绪论 1
一 选题缘起 1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4
三 思路及主要内容 12
四 几点说明 15
五 创新 19
六 资料 22
第一章 明清山西戏台的时空分析 23
第一节 明清时期山西的自然与社会 23
一 山西地理与文化 23
二 晋北 25
三 晋中 27
四 晋东南 29
五 晋南 33
第二节 明清以前山西戏台的状况 38
第三节 明清山西戏台的发展与特点 47
一 发展与完善 47
二 明清山西戏台的特色 50
第四节 明清山西戏台的空间分布状况及原因 59
一 地域分布 59
二 层级分布 62
第二章 戏台的社会功能(上) 67
第一节 社会教化功能 68
一 “神道设教”的社会意义 68
二 山西的迎神赛社 73
三 戏台对迎神赛社的促进 77
第二节 娱乐功能 82
一 戏曲的娱乐性 82
二 赛社的娱乐性 88
三 心灵的释放 92
第三章 戏台的社会功能(下) 100
第一节 文化传承功能 100
一 知识传承的载体 100
二 道德教化的讲堂 102
三 地域文化的展现 105
第二节 社会交往功能 113
一 作为乡村公共场所的戏台 114
二 以戏台为中心的行为交往及其意义 122
第四章 戏台中的国家与社会 128
第一节 地方社会力量与社会控制的相关研究 129
第二节 公共祭祀活动中的国家与社会 133
一 祭祀活动的公共性 133
二 祭祀活动中国家的在场 143
第三节 地方社会力量与戏台修建 148
一 戏台在地域社会中的象征意义 148
二 明清山西地方社会力量的构成 153
三 地方社会力量积极修建戏台 157
四 地方社会力量对地域神灵的塑造 161
第五章 戏台与民间信仰:个案分析 165
第一节 城隍庙戏台 165
一 民间城隍信仰 167
二 城隍庙戏台的修建及其社会意义 173
第二节 文昌庙戏台 180
一 文昌神考辨 181
二 戏台与文昌信仰的相互影响 186
第三节 三教堂戏台 193
一 三教合一思想 194
二 两种信仰体系的冲突与协调:三教信仰与国家正祀 196
结论 203
附表一 明清山西地方志中的明代戏台 207
附表二 明清山西地方志中的清代戏台 211
附表三 清代湖北戏台分布 224
附表四 城隍庙相关内容 227
参考文献 242
后记 267
插图1 山西地形图 24
插图2 清代山西商路图 36
插图3 长子县丹朱镇南鲍村汤王庙宋代碑 39
插图4 高平市寺庄镇王报村二郎庙戏台 42
插图5 壶关县辛村乡北皇村龙王庙重修碑 44
插图6 沁水县土沃乡西文兴村关帝庙东西看楼 49
插图7 长子县紫云山三嵕庙门外对台 52
插图8 万荣县荣河镇庙前村后土祠品字台 53
插图9 潞城市翟店镇贾村赛社时所搭草台 80
插图10 闻喜县桐城镇下阳村戏台匾 84
插图11 长治市郊区南陲村赛社表演场面 89
插图12 稷山县西社镇三界庄龙王庙戏台及楹联 104
插图13 潞城市翟店镇贾村庙宇分布图 117
插图14 沁水县郭壁镇郭壁村崔府君庙戏台筹资比例图 143
插图15 壶关县集店镇集店村古戏楼 149
插图16 壶关县神郊镇树掌村真泽宫三连台 164
插图17 榆次区城隍庙乐楼、戏台 166
插图18 襄汾县汾城镇城隍庙戏台 177
插图19 文昌神 181
插图20 榆次区太赵乡后沟村文昌阁 187
插图21 泽州县李寨乡陟椒村三教堂戏台 193
插图22 潞城市东邑乡成家川村三教堂戏台 199
表1-1 明代山西戏台分布统计表 59
表1-2 清代山西戏台分布统计表 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