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 实践“三个代表”要求推进党的伟大事业 1
一、始终坚持“三个代表”是时代的要求 1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的时代背景 1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内涵 4
(三)“三个代表”之间的辩证关系 6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大意义 8
(一)“三个代表”是党的先进性和社会主义本质的体现 8
(二)“三个代表”是新时期党的建设的伟大纲领 9
(三)“三个代表”是做好各项工作的行动指南 11
三、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实现党的目标而奋斗 13
(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面临重大历史关头 13
(二)共产党员要在新世纪的新征程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17
第二讲 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19
一、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19
(一)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基本含义 19
(二)当代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20
(三)党的一切奋斗都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22
二、始终站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最前列 23
(一)洞察世界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趋势 23
(二)坚持党的基本路线 26
(三)抢占先进生产力发展的制高点 27
三、致力于推进生产力在新时期的新发展 29
(一)牢牢把握发展这个主题 29
(二)紧紧抓住结构调整这条主线 30
(三)坚持把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作为动力 32
(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开发好人才资源 34
第三讲 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36
一、党是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代表 36
(一)先进文化是历史前进的火车头 36
(二)党在长期奋斗中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38
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大意义 40
(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支柱 40
(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坚强思想基础 41
(三)抵御“西化”、“分化”图谋的锐利思想武器 44
三、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大力推进文化建设 45
(一)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 45
(二)大力弘扬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不懈奋斗的崇高精神 47
(三)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思想道德体系 50
(四)着力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 51
(五)繁荣发展文化事业,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 51
第四讲 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53
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 53
(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人 53
(二)一切为了人民是党的根本出发点 55
(三)人心向背决定着事业的成败 57
二、努力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58
(一)实现、发展、维护好群众利益是做好工作的根本标准 58
(二)坚持群众路线,做好群众工作 60
(三)共产党员要争做爱民、为民、富民、安民的模范 61
三、坚决反对腐败,纯洁党的队伍 62
(一)反腐败是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严重政治斗争 62
(二)党内决不允许腐败分子有藏身之地 65
第五讲 科学认识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67
一、社会主义的兴起和发展 67
(一)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的飞跃 67
(二)社会主义由理论到实践的飞跃 70
(三)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发展 73
(四)社会主义发展的伟大意义 74
二、社会主义发展中的严重挫折 76
(一)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潮流 76
(二)苏东剧变的原因和经验教训 77
(三)正确看待社会主义发展中的挫折和失误 79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振兴和发展 81
(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 81
(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取得了巨大成功 83
(三)中国社会主义事业振兴的历史启示 85
第六讲 正确认识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88
一、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和发展 88
(一)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生和确立 88
(二)资本主义的发展过程 89
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91
(一)科技和生产力有很大发展 91
(二)生产关系的自我调整 93
(三)上层建筑领域的改良 94
三、正确看待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95
(一)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没有改变 95
(二)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依然存在 97
(三)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必然性和长期性 98
第七讲 深刻认识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实践过程对人们思想的影响一、深刻的社会变革必然引起人们精神世界的深刻变化 100
(一)改革开放带来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巨大进步 100
(二)改革开放开创了文化建设的新局面 102
(三)改革开放实践对人们思想产生的深远的积极影响 105
二、改革开放为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的历史课题 107
(一)改革开放过程中出现的一些思想误区 107
(二)改革开放实践引发的一些思想问题 108
三、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思想政治工作 112
(一)辩证看待改革开放对人们思想的影响 112
(二)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 113
(三)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 115
第八讲 清醒认识当今国际环境和国际政治斗争带来的影响 117
一、当今世界新变化带来的影响 117
(一)科技新变化带来的影响 117
(二)世界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影响 119
(三)国际政治斗争新变化带来的影响 120
二、西方敌对势力的“和平演变”战略 122
(一)“和平演变”战略的由来 122
(二)“和平演变”战略的发展 123
(三)“和平演变”战略对东欧和原苏联的影响 125
三、警惕并战胜西方敌对势力“西化”、“分化”的图谋 126
(一)在台湾问题上的斗争 126
(二)在民族和宗教问题上的斗争 128
(三)在人权问题上的斗争 132
第九讲 世纪之交的世界形势 134
一、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的主题 134
(一)国际形势总体稳定与局部动荡并存 134
(二)综合国力的较量日益激烈 137
(三)霸权主义、强权政台严重威胁世界和平 139
二、世界格局多极化进程不可阻挡 140
(一)多极化发展初见端倪 140
(二)美国竭力谋求单极霸权地位 142
(三)世界将在曲折中走向多极化 145
三、中国的周边安全环境与对策 147
(一)我国周边安全形势缓中有紧 147
(二)当务之急在于自身的发展与稳定 151
第十讲 积极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新挑战 154
一、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 154
(一)经济全球化的含义 154
(二)经济全球化的新发展 156
(三)经济全球化的成因 159
二、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 161
(一)发达国家是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 161
(二)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冲击 163
三、趋利避害,在参与中求发展 165
(一)我们需要世界各国共赢的经济全球化 165
(二)在积极参与中努力实现后发优势 167
(三)提高国际竞争力,实施“走出去”战略 169
(四)维护国家经济主权,保证我国经济安全 170
第十一讲 迎接加入世贸组织积极发展开放型经济 173
一、世界贸易组织的概况 173
(一)世界贸易组织的由来 173
(二)世贸组织的基本规则 175
二、入世是我国对外开放的新阶段 178
(一)入世对中国经济发展的重大意义 178
(二)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进程 181
三、认真做好入世的各项准备工作 183
(一)入世给中国经济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183
(二)转变政府管理经济的方式 186
(三)进一步提高企业竞争力 187
(四)人才准备是最重要的准备 189
第十二讲 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 190
一、世界各国文化的相互交织与渗透 190
(一)中西方文化的相互借鉴与矛盾 190
(二)文化激荡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斗争 192
(三)在文化问题上维护自己的民族尊严 193
二、时刻警惕西方国家的文化扩张与霸权图谋 194
(一)文化扩张是为“和平演变”战略服务的工具 194
(二)文化霸权是帝国主义称霸全球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195
(三)防止和反对西方国家的文化倾销 197
三、坚持对外开放,弘扬优秀文化 199
(一)积极开展文化交流,汲取世界文化营养 199
(二)继承历史遗产,弘扬民族文化 200
(三)努力推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发展 202
第十三讲 国内经济形势和经济前景展望 204
一、20世纪末国内经济形势回顾 204
(一)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水平 204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 205
(三)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 206
(四)国民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矛盾和问题 207
二、“十五”规划描绘了经济发展的宏伟蓝图 208
(一)“十五”期间的奋斗目标 208
(二)“十五”期间的指导方针 210
(三)“十五”期间的发展思路 212
三、我国经济发展前景展望 213
(一)人民生活将普遍达到小康 213
(二)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215
(三)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 216
(四)我国GDP增幅将稳中有升 218
第十四讲 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 222
一、科技进步和创新是增强综合国力的决定性力量 222
(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222
(二)科技突飞猛进是重要的时代特征 225
(三)发达国家的科技领先地位 228
二、大力实施科技兴国战略 230
(一)中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230
(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巨大成就 234
(三)我国科技发展的主要方针和战略 236
三、建立国家创新体系和人才机制 239
(一)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 239
(二)科学技术的发展关键在人才 242
第十五讲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244
一、可持续发展关系中华民族的长远大计 244
(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本含义 244
(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大意义 245
二、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实现人口可持续发展 247
(一)严格控制人口增长 247
(二)努力提高人口素质 249
三、保护和合理利用战略资源 252
(一)突破水资源制约,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252
(二)树立油气危机意识,提高石油利用效率 254
(三)加强耕地保护,维护国家粮食安全 255
四、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 257
(一)加强生态建设,遏制生态恶化 257
(二)加大环境保护和治理力度 259
第十六讲 做好新形势下的农业和农村工作 262
一、巩固和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 262
(一)把农业放在发展国民经济的首位 262
(二)确保农民增收和农村的稳定 264
(三)农业发展要靠干部队伍建设和提高农民素质 266
二、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267
(一)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原则和措施 267
(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深化农村各项改革 269
(三)发展外向型农业,迎接“入世”挑战 272
三、实施产业化经营,促进农村经济的大发展 274
(一)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性和必然性 274
(二)政府在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地位和作用 276
(三)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组织模式和运作机制 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