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1
第二节 概念的界定 5
一、人口行为 5
二、传统社会 6
三、经济理性 7
四、人口过剩 7
第三节 研究的方法 8
一、经济学帝国主义的性质 9
二、历史主义和逻辑方法 13
三、理性与演化 17
四、分析框架的假说性质 21
第四节 研究价值及意义 24
第五节 研究思路及结构安排 26
一、研究思路 26
二、结构安排 27
第二章 产权界定与人口行为 29
第一节 产权界定与人口过剩 29
一、基本框架 30
二、另一个角度 35
第二节 制度系统的“过剩”人口 36
第三节 生产系统的过剩人口 38
第四节 发展中国家人口剩余的特殊原因 40
第五节 小结 41
第三章 人口的产权分析模型 43
第一节 一般均衡分析 43
一、不考虑产权保护的子女数量 43
二、考虑产权保护的子女数量 44
第二节 理论模型:局部均衡分析 47
一、基本假设 47
二、均衡结果 49
第三节 理论模型:比较静态分析 51
第四节 动态均衡的简单描述 52
第五节 对相关学术争论的分析 54
第六节 中国传统人口行为模式 55
第四章 中国传统社会的生育控制 57
第一节 房事控制 58
一、伊懋可的概率模型 58
二、节欲文化基础 62
第二节 婚内节育技术 64
一、由江浙到中国 64
二、避孕技术 66
三、堕胎技术 69
四、绝育技术 72
第三节 节育技术的传播 74
一、传播途径 74
二、“三姑六婆” 75
第四节 溺婴 76
一、溺婴行为界定 77
二、溺婴的道德约束 78
三、溺婴的法律约束 80
四、溺婴的实际状况 81
第五节 间接证据 82
一、娼妓与节育史 82
二、经济政策对人口行为的影响 86
三、“花蓝瑶”的节育行为 88
第六节 中国传统人口控制技术评价 89
第五章 中国传统社会产权界定制度及其效率 91
第一节 中国传统社会的共同体性质 91
一、传统社会的共同体性质 91
二、共同体之争 93
三、“大共同体”的特征 97
四、两种不同性质的共同体 98
五、大共同体本位的中国传统社会 101
第二节 中国传统法律体系 102
一、中央司法机构 103
二、地方司法机构 106
第三节 传统司法体系的特点及效率 107
一、“息讼”原则 107
二、地方官责任制度 108
三、技术缺陷 109
四、传统司法体系的腐败 111
第四节 乡里组织及其效率 112
一、变迁过程 113
二、由“乡官”到“职役” 117
三、职役化乡里组织的产权界定功能 121
第五节 传统社会的产权界定效率 122
第六章 宗族与产权界定 123
第一节 传统社会中宗族的不均衡分布 123
一、“南盛北衰” 123
二、原因分析 129
第二节 宗族的产权界定功能 132
一、族规约束与产权界定 132
二、直接方式 133
三、间接方式 135
四、执行方式 136
第三节 产权界定效率的地区差异 139
第七章“理性的”人口过剩 143
第一节 宏观人口的“马尔萨斯”现象 143
一、人口过剩的标准 143
二、宏观人口行为 146
三、人口迁移 149
第二节 人口宏观行为的南北差异 152
一、总体人口历史变迁 152
二、明代“南减北增” 153
三、家庭规模 156
第八章 结论 160
参考文献 164
后记 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