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安县志》PDF下载

  • 购买积分:23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东安县志编纂委员会编
  • 出 版 社:长沙:湖南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5
  • ISBN:7543809672
  • 页数:868 页
图书介绍:

卷首 1

概述 1

大事记 7

卷一 建置 39

第一章 建置沿革 39

第一节 境域变动 39

第二节 历史隶属 39

第二章 行政区划 41

第一节 清朝 41

第二节 民国时期 41

第三节 新中国成立后 42

第三章 县城 44

第一节 旧县城 44

第二节 今县城 45

第四章 区、乡、镇简况 46

第一节 大庙口区 46

第二节 紫溪市区 48

第三节 石期市区 50

第四节 井头圩区 51

第五节 鹿马桥区 53

第六节 芦洪市区 55

第七节 花桥区 57

卷二 自然环境第一章 地质 59

第一节 地层 59

第二节 构造 63

第二章 地貌 64

第一节 地势 64

第二节 类型 64

第三章 气候 68

第一节 特征 68

第二节 气象要素 68

第三节 农业气候分区 76

第四章 土壤 77

第一节 土壤类型分布 77

第二节 土壤生产力评级 79

第五章 水文 80

第一节 河流 80

第二节 伏流 81

第三节 水能蕴藏量与利用 82

第六章 野生动植物 82

第一节 植物 82

第二节 动物 84

第七章 矿藏 85

第一节 金属矿 85

第二节 非金属矿 88

第八章 自然灾害 92

第一节 水旱灾害 92

第二节 低、高温灾害 96

第三节 风雹、冰冻 98

第四节 虫灾 101

卷三 人口 103

第一章 人口发展与分布 103

第一节 人口发展 103

第二节 人口分布 104

第二章 人口素质 106

第一节 身体素质 106

第二节 文化素质 107

第三节 劳动技能 109

第三章 人口构成 110

第一节 民族构成 110

第二节 性别、年龄构成 110

第三节 婚姻构成 112

第四节 职业构成 112

第四章 计划生育 114

第一节 机构队伍 114

第二节 节育措施 115

第五章 姓氏 116

第一节 姓氏录 116

第二节 主要姓氏人口分布 117

第三节 部分姓氏来历 120

卷四 经济综述第一章 国民经济发展概况 121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前 121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后 122

第二章 国民经济中主要比例关系 123

第一节 社会总产值中各业比重 123

第二节 农、轻、重之间的比例关系 124

第三节 农业生产内部的比例关系 125

第四节 工业生产内部的比例关系 126

第五节 国民收入与投资建设 127

第六节 商品流通结构 129

第三章 经济效益 130

第一节 社会生产效益 130

第二节 投资效益 131

第三节 劳动生产率 133

第四章 人民生活 134

第一节 农民生活 134

第二节 城镇居民生活 135

卷五 农业 139

第一章 生产资料与劳力 139

第一节 耕地 139

第二节 农机具 139

第三节 劳力 140

第二章 生产关系变革 142

第一节 封建土地所有制 142

第二节 土地改革 143

第三节 合作化 143

第四节 人民公社化 144

第五节 联产承包责任制 145

第三章 种植业 145

第一节 水稻 145

第二节 旱粮 150

第三节 柑桔 151

第四节 经济作物 153

第五节 其他作物 155

第四章 农技农艺 156

第一节 耕作制度 156

第二节 肥料使用 158

第三节 农作物保护 159

第四节 农田改造与开发 161

第五章 养殖业 162

第一节 生猪 162

第二节 耕牛 165

第三节 家禽 166

第四节 鱼类 167

第五节 其他养殖 169

第六节 疫病防治 170

第六章 经营管理 172

第一节 计划管理 172

第二节 劳动管理 172

第三节 财务与财产管理 173

第四节 收益分配 174

卷六 林业 177

第一章 森林资源 177

第一节 林地与蓄积量 177

第二节 树种与分布 178

第二章 造林育林 180

第一节 采种 180

第二节 育苗 181

第三节 植树 183

第四节 封山育林 186

第五节 水土保持 187

第三章 山林管理 188

第一节 山林权属 188

第二节 森林保护 189

第四章 采运与经营 192

第一节 采伐 192

第二节 运输 192

第三节 经营 193

第四节 林副产品 193

附 国营林业场圃选介 195

卷七 水利 水电第一章 水利建设 199

第一节 引水工程 199

第二节 蓄水工程 201

第三节 提灌工程 203

第四节 喷灌工程 204

第二章 水利管理 205

第一节 工程管理 205

第二节 用水管理 206

第三节 综合经营 206

第三章 水电建设 208

第一节 湘江水电站 208

第二节 其它小水电站 208

第四章 输配变电设备 210

第一节 输电设备 210

第二节 配电设备 211

第三节 变电设备 212

第五章 供电用电 212

第一节 供电 212

第二节 用电 213

第六章 电力管理 214

第一节 管理机构 214

第二节 安全用电 214

附 重大安全事故实例 214

第三节 电力调度 215

第四节 经营效益 215

卷八 工业 217

第一章 经济成分 217

第一节 私营工业 217

第二节 集体工业 218

第三节 国营工业 219

第二章 门类 220

第一节 化学工业 220

第二节 食品工业 222

第三节 建材工业 224

第四节 冶金工业 225

第五节 采掘工业 226

第六节 电力工业 229

第七节 缝纫 皮革 制伞工业 230

第八节 机械 电气工业 231

第九节 造纸 印刷工业 232

第十节 纺织工业 233

第十一节 陶瓷工业 234

第十二节 其他工业 234

第三章 管理 235

第一节 管理机构 235

第二节 管理制度 236

第四章 名优、特产品 239

第一节 名优工业产品 239

第二节 手工业特产 240

附 一、湘南器材厂 241

二、湘钢东安石灰石矿 242

卷九 乡镇企业第一章 发展概况 243

第二章 企业隶属 246

第一节 乡镇办企业 246

第二节 村(队)办企业 247

第三节 组办、联户办与户办企业 247

第三章 主要门类 247

第一节 农业企业 247

第二节 工业企业 248

第三节 商业及服务业 251

第四节 其他企业 252

第四章 总收入与效益 253

第一节 总收入 253

第二节 效益 255

附一:重点乡、镇企业选介 257

一、白牙市镇企业简况 257

二、井头圩镇企业简况 257

三、金江乡企业简况 257

附二:厂、场选介 258

一、东安县第二水泥厂 258

二、东安县金锡冶炼厂 258

三、狮子铺柑桔场 258

卷十 交通 259

第一章 交通线路 259

第一节 大路 259

第二节 公路 260

第三节 铁路 262

第四节 航道 262

第二章 桥梁 渡口 263

第一节 桥梁 263

第二节 渡口 266

附 凉亭 266

第三章 码头 车站 268

第一节 码头 268

第二节 汽车站 269

第三节 火车站 270

第四章 客货运输 271

第一节 公路运输 271

第二节 铁路运输 272

第三节 水路运输 273

第五章 交通管理 274

第一节 公路管理 274

第二节 车辆管理 275

第三节 航运管理 276

第四节 渡口管理 276

卷十一 邮电第一章 邮电机构 279

第三节 电信 280

第四节 邮电 280

第二章 邮电网络 282

第一节 邮递线路 282

第二节 电话线路 284

第三章 邮政业务 285

第一节 业务种类 285

第二节 邮件递送 288

第四章 电信业务 290

第一节 电话 290

第二节 电报 292

卷十二 商业第一章 经济成分 295

第一节 私营商业 295

第二节 集体商业 296

第三节 国营商业 298

第二章 网点与集市 300

第一节 城镇商业网点 301

第二节 农村商业网点 303

第三节 集贸市场 304

第三章 商品购销 306

第一节 农业生产资料购销 306

第二节 工业生产资料购销 308

第三节 生活资料购销 309

第四节 农副产品收购 312

第四章 粮油购销 315

第一节 粮食购销 315

第二节 油脂购销 322

第五章 饮食服务 325

第一节 饮食业 325

第二节 服务业 326

附 东安县招待所简介 327

第六章 对外贸易 328

第一节 出口产品 329

第二节 出品产品培植 329

第七章 管理 330

第一节 私营商业管理 330

第二节 国营、集体商业管理 330

卷十三 财政 税务 审计第一章 财政 333

第一节 财政收入 333

第二节 财政支出 337

第三节 财政管理 344

第二章 税务 349

第一节 农业税 349

第二节 工商税 353

第三节 税务管理 363

第三章 审计 364

第一节 国家审计 364

第二节 内部审计 365

卷十四 金融第一章 金融机构 367

第一节 银行 367

第二节 信用合作社 369

第三节 保险公司 370

第二章 货币 370

第一节 货币种类 370

第二节 货币流通 372

第三节 货币管理 372

第三章 存款 储蓄 373

第一节 存款 373

第二节 储蓄 375

第四章 贷款 376

第一节 农业贷款 376

第二节 工业贷款 378

第三节 商业贷款 379

第四节 基本建设贷款 379

第五节 其他贷款 380

第六节 清欠豁免 381

第五章 结算 382

第一节 现金结算 382

第二节 转账结算 382

第六章 公债 国库券 383

第一节 公债 383

第二节 国库券 384

附 期票 384

第七章 保险业务 384

第一节 人身保险 385

第二节 财产保险 385

第三节 社会保险 386

第八章 民间金融 387

第一节 当铺 387

第二节 钱庄 387

第三节 高利贷 387

第四节 互助储金会 388

卷十五 城乡建设第一章 县城建设 389

第一节 街道、桥梁、堤防 389

第二节 公共设施建筑 390

第三节 其它房屋建筑 391

第四节 供水排水 391

第二章 乡镇建设 392

第一节 集镇建设 392

第二节 村庄建设 393

第三章 建筑业 395

第一节 建筑队伍 395

第二节 机械设备 395

第三节 建筑技术 396

第四章 房产管理 396

第一节 公房管理 396

第二节 房屋普查 397

第五章 环境保护 397

第一节 污染与监测 397

第二节 治理 398

卷十六 综合经济管理第一章 计划管理 401

第一节 管理体制 401

第二节 生产计划管理 401

第三节 流通计划管理 403

第四节 固定资产投资计划管理 403

第二章 劳动管理 404

第一节 劳动计划管理 404

第二节 劳动就业 405

第三节 劳动工资 407

第四节 劳保福利 408

第三章 物价管理 410

第一节 物价调整变化 410

第二节 物价检查监督 415

第四章 物资管理 416

第一节 物资计划 416

第二节 物资采购 416

第三节 物资供应 417

第五章 计量标准化管理 419

第一节 计量管理 419

第二节 标准化管理 422

第六章 工商行政管理 423

第一节 市场管理 423

第二节 工商企业登记 424

第三节 经济合同管理 426

第四节 商标管理 427

第七章 统计管理 427

第一节 管理体制与制度 427

第二节 统计调查与监督 429

第三节 统计分析与服务 429

第八章 国土管理 430

第一节 管理体制 430

第二节 权属管理 430

第三节 征用管理 431

卷十七 政党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东安县地方组织 433

第一节 机构 433

附 历届县委正副书记名录 435

第二节 党员代表大会 439

第三节 组织建设 440

第四节 思想建设 443

第五节 作风建设 446

第六节 统战工作 450

第七节 其他党务 452

第八节 重大活动纪略 453

第二章 中国国民党东安县地方组织 461

第一节 组织概况 461

附 历任县党部主要负责人名录 462

第二节 主要活动 462

第三章 其他党派 463

第一节 中国青年党东安县筹备委员会 463

第二节 民主社会党东安筹备委员会 463

第三节 共和党 464

第四节 三民主义青年团东安分团 464

卷十八 政权 政协第一章 权力机构 465

第一节 县各届人民代表会议 465

第二节 县人民代表大会 466

第三节 县人大常务委员会 469

附 历届正副主任(主席)名录 469

第四节 乡镇人民代表大会 472

附:县议事机构 473

第二章 县衙 县署 县政府 474

第一节 机构设置 474

附 宋至民国时期县令、县尹、知县、知事、县长名录 475

第二节 基层政权 482

第三节 政事举要 483

第三章 县人民政府 485

第一节 机构设置 485

附 历任正、副县长(含县革委会正、副主任)名录 486

第二节 基层政权 489

第三节 政事纪要 490

第四节 其他政务 495

第四章 县人民政协 497

第一节 机构 497

附 历届正、副主席名录 497

第二节 政协委员 498

第三节 政协会议 498

第四节 主要活动 499

卷十九 人事第一章 干部队伍 503

第一节 干部来源 503

第二节 人员编制 505

第三节 基本状况 506

第四节 工资 507

第二章 干部管理 508

第一节 调配 508

第二节 任免 509

第三节 奖惩 509

第四节 支边 511

第三章 离休 退休 退职 511

第一节 离休 511

第二节 退休 511

第三节 退职 512

第四节 管理服务 512

卷二十 公安 司法第一章 公安 515

第一节 机构 515

第二节 政治保卫 516

第三节 刑事侦察 517

第四节 治安管理 518

第五节 户口管理 522

第六节 消防管理 523

第七节 看守看押 524

第二章 检察 525

第一节 机构 525

第二节 刑事检察 525

第三节 经济检察 526

第四节 法纪检察 526

第五节 监所检察 526

第六节 控告申诉 527

第三章 审判 527

第一节 机构 527

第二节 刑事审判 528

第三节 民事审判 529

第四节 经济审判 529

第五节 行政审判 530

第六节 执行 530

第七节 案件复查 531

第四章 司法行政 531

第一节 法制宣传 532

第二节 纠纷调解 532

第三节 律师事务 533

第四节 公证业务 533

卷二十一 社会团体第一章 农民团体 535

第一节 县农民协会筹备处 535

第二节 县农会 535

第三节 县农民协会 536

第四节 县贫下中农协会 536

第二章 工人团体 537

第一节 民国时期的工会 537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后的工会 537

第三章 青少年团体 540

第一节 共产主义青年团东安县地方组织 540

第二节 中国少年先锋队 542

第四章 妇女团体 543

第一节 县女界联合会 543

第二节 县新生活运动会促进妇女工作委员会 543

第三节 县妇女联合会 543

第五章 工商业者团体 545

第一节 东安县商会 545

第二节 县工商业联合会 545

第三节 县个体劳动者协会 546

卷二十二 民政第一章 救济扶贫 547

第一节 灾害救济 547

第二节 社会救济 549

第三节 扶贫 551

第二章 社会福利 552

第一节 五保户供养 552

第二节 残疾人安置 553

第三节 孤儿弃婴收养 553

附 福利厂 553

第三章 优抚安置 554

第一节 拥军优属 554

第二节 复员、退伍军人安置 556

附 军干所 557

第四章 婚丧管理 557

第一节 婚姻登记 557

第二节 殡葬改革 558

第五章 收容遣送 558

第一节 收容 558

第二节 遣送 559

卷二十三 军事第一章 机构 561

第二章 要地设施 562

第一节 要地 562

第二节 设施 562

第三章 武装力量 563

第一节 地方武装 563

第二节 民兵 565

第三节 驻军 567

第四章 兵役制度 568

第一节 募兵制 568

第二节 征兵制 569

第三节 志愿兵役制 569

第四节 义务兵役制 569

第五章 防空 570

第一节 设施 570

第二节 演习 570

第六章 重要战事 570

第一节 明清时期 570

第二节 民国时期 572

第三节 解放前后 573

卷二十四 教育第一章 教育行政机构 575

第一节 县教育行政机构 575

第二节 区乡镇教育行政机构 575

第三节 学校行政机构 576

第二章 学宫 书院 社学 私塾 576

第一节 学宫 576

第二节 书院 577

第三节 社学 577

第四节 私塾 578

第三章 普通教育 578

第一节 幼儿教育 578

第二节 小学教育 579

附 小学选介 581

第三节 中学教育 583

附 中学选介 585

第四章 职业技术教育 587

第一节 师范教育 587

第二节 工业职业教育 587

第三节 农林职业教育 588

第四节 卫生职业教育 588

附 职业技术学校选介 588

第五章 成人教育 589

第一节 初等成人教育 589

第二节 中等成人教育 591

第三节 高等成人教育 592

第六章 教育改革 593

第一节 学制、课程演变 593

第二节 教学改革 596

第三节 教学设备 599

第七章 教师队伍 600

第一节 来源与任用 600

第二节 队伍状况 602

第三节 队伍建设 603

第四节 待遇 605

第八章 教育经费 608

第一节 经费来源 608

第二节 经费支出 610

第三节 经费管理 610

第四节 勤工俭学 611

卷二十五 科技第一章 科技机构 613

第一节 科技组织 613

第二节 科技队伍 615

第二章 科普活动 617

第一节 科普宣传 617

第二节 科技培训 617

第三节 科技扶持 618

第四节 四级农科网活动 619

第五节 能源开发利用 619

第三章 科技成果 620

附 重点成果简介 624

卷二十六 文化第一章 文化机构 627

第一节 县属文化机构 627

第二节 乡镇文化机构 630

第三节 文化市场管理 630

第二章 文学艺术 631

第一节 民间曲艺 631

第二节 民歌 632

第三节 民间故事 636

第四节 民间舞蹈 637

第五节 书画 工艺美术 638

第六节 文艺创作 641

第三章 戏剧 642

第一节 祁剧 642

第二节 其他剧种 643

附 大盛乡茶山业余剧团 644

第四章 电影 647

第一节 电影放映 647

第二节 影片发行 648

附 幻灯 649

第五章 图书 649

第一节 图书发行 649

第二节 图书阅览 650

第三节 馆(室)藏图书 650

第六章 档案 651

第一节 档案收藏 651

第二节 档案管理与利用 652

第七章 文物胜迹 653

第一节 古遗址 653

第二节 古窑址 654

第三节 古建筑 654

第四节 古墓葬 656

第五节 古碑刻 657

第六节 馆藏文物 659

第七节 游览胜地 660

第八节 舜皇山国家森林公园 662

第八章 广播 电视 录像 666

第一节 广播 666

第二节 电视 668

第三节 录像 668

第九章 报刊 通讯报道 669

第一节 报刊 669

第二节 通讯报道 670

第十章 县志修纂 670

第一节 历代旧县志 670

第二节 新编《东安县志》 672

卷二十七 医药卫生第一章 卫生医疗机构 673

第一节 县卫生医疗机构 673

第二节 区卫生医疗机构 675

附 县人民医院芦洪市分院简介 675

第三节 乡镇卫生医疗机构 676

附 渌埠头乡卫生院简介 676

第四节 村卫生室 677

第五节 学校、厂矿卫生医疗室 677

第六节 个体药店 678

第七节 卫生业务团体 679

第二章 公共卫生 680

第一节 环境卫生 680

第二节 饮水卫生 680

第三节 食品卫生 681

第四节 工业卫生 682

第五节 文明卫生单位 682

第三章 防疫保健 683

第一节 防疫 683

第二节 妇幼保健 689

第三节 学校卫生保健 691

第四章 医疗 692

第一节 中医 692

第二节 西医 693

第三节 中西医结合 695

附1 各级医疗门诊、住院及工作效率情况 696

附2 重大医疗事故 696

第五章 医疗制度 697

第一节 公费医疗 697

第二节 合作医疗 699

第六章 医疗队伍建设 699

第一节 中医学徒 700

第二节 离职进修 700

第三节 在职培训 701

第七章 药品 701

第一节 中药材资源 701

第二节 药品购销 702

第三节 药品生产 703

第四节 药政管理 704

卷二十八 体育第一章 群众体育 707

第一节 农民体育 707

第二节 职工体育 708

第三节 老年人体育 708

第二章 学校体育 709

第一节 体育师资 709

第二节 体育教学 710

第三节 劳卫制锻炼与达标活动 710

第四节 课外活动 711

第三章 体育培训与竞赛 711

第一节 体育培训 711

第二节 体育竞赛 712

第四章 体育经费与设施 714

第一节 体育经费 714

第二节 场地设施 715

卷二十九 武术第一章 源流与继承发展 717

第一节 源流 717

第二节 继承发展 717

第二章 武术组织 718

第一节 武术协会 718

第二节 武术馆 718

第三节 拳社 719

第三章 武术活动 719

第一节 农村武术 719

第二节 学校武术 721

第三节 职工武术 722

第四节 军警武术 722

第四章 武术竞赛 723

第一节 擂台赛 723

第二节散手赛 723

第三节 表演赛 724

第五章 人才培训与输送 726

第一节 人才培训 726

第二节 人才输送 727

附 武术名师简介 727

卷三十 风俗 宗教 帮会第一章 风俗 729

第一节 生产习俗 729

第二节 生活习俗 730

第三节 岁时习俗 733

第四节 礼仪习俗 735

第五节 交易习俗 739

第六节 信仰旧习 740

第七节 新风尚 742

第二章 宗教 743

第一节 道教 743

第二节 佛教 743

第三节 天主教 744

第四节 基督教 745

第三章 帮会 746

第一节 归根教 746

第二节 同善社 746

第三节 鸿钧教 747

第四节 一贯道 747

第五节 青帮 洪帮 748

卷三十一 方言第一章 语音 749

第一节 声母 749

第二节 韵母 749

第三节 声调 750

第四节 声韵配合 750

第五节 与普通话语音比较 751

第二章 词汇 754

第一节 词汇特点 754

第二节 常用词汇选录 755

第三章 语法特点 766

第一节 词法 766

第二节 句法 767

第四章 谚语 歇后语 768

第一节 谚语 768

第二节 歇后语 769

卷三十二 人物一、人物传 773

二、人物表 811

(一)抗日阵亡将士名录 811

(二)烈士英名录 821

(三)东安县部分知名人士表 831

附录 845

一、重要文献辑录 845

二、古人咏东安 852

三、旧县志序跋 860

四、传说 863

五、奇闻异事 864

六、本志编修始末 8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