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戏曲历史 1
曲 1
戏曲 10
宋元南戏 17
元杂剧 21
明清传奇 31
清代地方戏 38
二、曲艺艺术 45
唐代“变文” 45
明代曲艺 46
子弟书和弹词 46
相声 47
三、戏剧作品 49
《张协状元》 49
《琵琶记》 51
《窦娥冤》 54
《望江亭》 59
《救风尘》 60
《单刀会》 63
《西厢记》 65
《赵氏孤儿》 72
《倩女离魂》 76
《宝剑记》 78
《浣纱记》 80
《红梅记》 83
《绣襦记》 85
《鸣凤记》 88
《牡丹亭》 91
《燕子笺》 97
《清忠谱》 99
《千钟禄》 104
《风筝误》 106
四、中国戏剧 110
戏剧 110
戏剧动作 111
戏剧情境 111
戏剧冲突 112
戏剧性 112
假定性 112
戏剧风格 113
戏剧流派 113
现实主义戏剧 114
浪漫主义戏剧 115
古典主义戏剧 115
自然主义戏剧 116
表现主义戏剧 116
象征主义戏剧 117
未来主义戏剧 117
超现实主义戏剧 118
存在主义戏剧 118
先锋派戏剧 118
荒诞戏剧 119
悲剧 119
喜剧 120
正剧 121
话剧 121
歌剧 122
舞剧 122
哑剧 123
宫廷剧 123
书斋剧 123
情节剧 124
多幕剧 124
独幕剧 124
街头剧 124
活报剧 125
儿童剧 125
神话剧 126
宗教剧 126
历史剧 126
社会问题剧 127
广播剧 127
戏曲 127
木偶戏 128
皮影戏 128
剧本 129
台词 129
舞台指示 130
行动整一律 130
三一律 130
戏剧悬念 130
戏剧场面 131
戏剧情节 131
时空交错 132
发现与突转 132
戏剧导演艺术 132
导演 133
演出总体形象 134
舞台节奏 134
舞台调度 134
舞台气氛 135
舞台停顿 135
舞台时间 135
舞台空间 136
舞台形体 136
话剧音乐 137
音响效果 137
舞台监督 137
戏剧场记 138
表演艺术 138
演员 139
演员技巧 139
表现派 140
体验派 140
舞台美术 141
舞台服装 141
舞台化妆 142
角色 142
舞台布景 143
舞台道具 143
舞台灯光 144
剧场 144
舞台设备 146
兰心大戏院 147
首都剧场 147
中国话剧 147
重庆雾季公演 149
孤岛戏剧运动 149
国防戏剧 150
苏区戏剧运动 150
新剧 151
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 151
五、戏曲常识 153
唱 153
念 153
做 153
打 154
科介 154
生 154
旦 154
净 155
末 155
丑 155
副末 156
副净 156
装孤 156
正末 156
正旦 156
杂 157
行当 157
毯子功 157
把子功 158
水袖功 158
功 158
声腔 159
海盐腔 159
余姚腔 159
弋阳腔 160
昆山腔 160
高腔腔系 160
梆子腔系 161
皮黄腔系 161
昆腔腔系 162
曲牌 162
腔调 163
板式 163
慢板 163
原板 164
流水板 164
二六板 164
垛板 165
导板 165
滚板 165
摇板 166
正板 166
赠板 166
锁板 166
腰板 167
上板 167
闪板 167
腰眼 167
散板 167
一板三眼 168
一板一眼 168
折 168
出 168
句式 168
句格 169
腔格 169
南北合套 169
南北联套 170
正弦 170
过门 170
行弦 170
四大徽班 171
草台班 171
文场 171
武场 171
十三辙 171
曲牌体 172
板腔体 172
唱工戏 173
科班 173
脸谱 173
变脸 173
俊扮 174
假发 174
梳水头 174
贴片子 174
头面 175
清装 175
旗装 175
古装 175
六、戏曲与表演艺术家 176
孔三传 176
张五牛 176
张山人 176
董解元 176
关汉卿 177
白朴 177
马致远 178
王实甫 178
纪君祥 179
郑光祖 179
李好古 179
康进之 179
高文秀 180
杨显之 180
乔吉 180
高明 180
高潦 181
苏复之 181
朱权 181
王济 182
李开先 182
徐渭 182
梁辰鱼 183
汤显祖 183
冯梦龙 184
贾凫西 185
吴伟业 185
李渔 185
洪升 186
孔尚任 186
魏良辅 187
许自昌 187
郑之珍 187
叶时章 188
柳敬亭 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