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文·批评不能没有风骨 1
第一方阵:理念批评 3
01 可以被“看到”的声音 3
02 不敢以身试“法” 4
链接一:《东方时空》:没完没了——一桩长达十年的医患纠纷 5
03 “担当”外衣下的封建遗存 15
04 从“村长”称谓看官本意识 17
05 谁应该成为“69个矿工”的主角 18
06 质疑“五个一” 19
07 逆向思维奏华章 20
08 “世界”的概念不是西方 22
09 莫让个体取向替代普世价值 23
10 关注“钓鱼岛撞船风波” 24
链接二:钓鱼岛撞船风波的各方考量 25
11 以最大诚意消弭误读 26
12 一面之词难免成为一孔之见 31
链接三:一部关于医生的DV电影 32
13 强势面孔下的强词夺理 40
14 人性可以在解剖中升华 41
15 审慎地看待网民的胜利 41
16 突发事件报道不可中规中矩 45
第二方阵:内容批评 49
01 “嫦娥”的叹息 49
02 “东方之子”在搞恶作剧吗 51
03 “吴老虎”不及“周老虎” 52
04 请给崔楼植一点人文关怀 54
05 初识人大代表胡小燕 55
06 大庆的经验在哪里 56
07 世上有矛就有盾 58
链接四:男孩培养出神奇细菌降解塑料仅3个月 59
08 三百万侵华日军与一个东史郎 61
09 通缉“猪头”协会 62
10 文明城市的“差距” 63
11 小李瑞到底得到多少捐款 64
12 电视文化的社会负效应 65
13 对狗年电视的临别赠言 78
14 央视敢碰“潜规则”吗 80
15 告诉世界一个真实的西藏 81
16 久违的舆论监督精神 83
17 “人祸”报道的重大突破 84
18 中国电视的2008记忆 86
第三方阵:手段批评 103
01 “达尔富尔问题”不容回避 103
链接五:“达尔富尔”是个什么问题 104
02 香港回归十周年报道的缺憾 112
03 记者招待会不应是“新闻秀” 113
04 要保持刑侦工作的神秘感 114
05 调侃“部长周”的价值 115
06 感悟姜文 117
07 下“剪刀”应慎之又慎 118
08 “冠生园”毁灭的背后 119
09 “反射式”手法的妙用 120
10 “藏独”激发民族凝聚力 122
链接六:CNN主持人狂言:让中国人丢 124
11 我赞扬这次直播行动 125
12 还不到媒体自我表彰的时候 127
13 奥运会开幕式展示了什么 129
14 首金失利与揭秘行动 130
15 刘翔退赛之后 132
16 人们有权拒绝“周老虎”式判决 133
第四方阵:形式批评 137
01 给《东方时空》的“3·24”祭文 137
02 假如我是何振梁 139
链接七:何振梁·梦圆奥运 140
03 和晶的眼泪 155
04 又一种“很黄很暴力” 156
05 肥头大耳的官员能送走瘟神吗 157
06 把传销的伎俩多暴露一些 159
07 广告表演十忌 159
08 一个成人搭建的童话世界 162
09 让人想起“纸做的包子” 165
10 虫橘不知何处寻 165
11 高楼如此平地行 166
12 水哥为何“点头” 168
13 “观察员”不是“主持人” 169
14 “民生新闻”的裂变与派生 170
15 改版不是呼之即来的口号 179
16 让我们走进新闻的改革时代 181
链接八:栏目中的巨无霸 186
第五方阵:素养批评 191
01 白岩松价值几何 191
02 阿丘仅属于《社会记录》 191
03 说说和晶式挑逗 192
04 谁来感动和晶 194
05 “感天”须先“动地” 194
06 王小节尚需“马国力时间” 195
07 让年老体衰的慰安妇休息一下 196
08 记者绝不能吃报道对象的“饭” 197
09 “追星事件”与媒介素养 197
10 以建设性心态消除丑恶 199
11 网友纠错是媒体前进的动力 202
12 不要过度关注灾区孩子 205
13 抗震救灾报道应制定中长期规划 207
14 谁是对灾区贡献最大的人 208
15 女孩儿,你为什么哭泣 209
16 莫以“科学”的名义葬送科学 210
17 电视文艺为谁而办 214
18 读书是为了什么 224
第六方阵:片语立言 233
01 “英模”不是拔出来的 233
02 不合格食品哪儿去了 233
03 跟猎奇没什么两样 233
04 人们宁愿相信不完美 234
05 艺术教育不可异化 234
06 “新秩序”不是一天建成的 235
07 温温吞吞的《会客厅》 235
08 莫以善小而不为 236
09 卖关子的结局是抓了个毛贼 236
10 漂移的《法治在线》 236
11 “法治”落脚点是“治” 237
12 “碎片”背后是什么 237
13 此“直播”非彼“直播” 238
14 “宫爆鸡丁”的启示 238
15 《奥运来了》平稳上升 239
16 别埋没《奥运来了》 239
17 来不及检查的奥运细节 239
18 微瑕难掩速度之“光” 240
19 没有细节=概念堆砌 240
20 说说“危险的游戏” 241
21 好事也须守法做 241
22 想起天下父母 241
23 漂亮的错位竞争 242
24 又见“老鼠的儿子会打洞” 242
25 与十年前香港回归报道没法比 242
26 好材料还需好烹调 243
27 “胡同串子”与“精神贵族” 243
28 《反垄断法》能做什么 244
29 幽默不是一种“恩赐” 244
30 活脱脱的世界图景 245
31 依据内容取形式 245
32 启迪与警世并重 246
33 不要追求“宏大”叙事 247
34 央视不应貌似“公益” 248
35 告诉人们什么可以“为” 248
36 让走出国门的企业学会自律 249
37 应当感谢王志 250
38 小水怎么啦 250
39 看!警察在“撞钟” 250
第七方阵:作品赏析 255
01 现实版的“最后一分钟营救”——评现场短新闻《崽伢子,莫过来》 255
02 真实虽然粗糙,却很美丽——评新闻纪录片《潜伏行动》 257
03 对补拍说“不”——评人文纪录片《农村电影放映员的故事》 259
04 一个被歪曲的动物王国——评自然纪录片《猴子趣谈》 266
05 对“民族脊梁”的突破性表现——评人文纪录片《望长城》 271
06 “真实电影”与“新纪录电影”的有机嫁接——评自然纪录片《接近白色的精灵》 277
07 节奏是作用于审美的“脉搏”——评人文纪录片《壁画后面的故事》 278
08 一鸣惊人DV片——评人文纪录片《天池人家》 280
09 在伸张正义中普及法律——评新闻述评《校舍?兔舍?》 282
10 形象化说理的魅力——评新闻述评《吉烟现象》 286
11 “透明发票”与规则意识——评新闻述评《发票:期待“透明”》 288
12 好一个“调查式”评论——评新闻述评《造林还是“造字”》 290
13 “民生新闻”路正长——评新闻栏目《民生直通车》 291
14 “关注大众”与“大众关注”——评新闻栏目《每日新闻》 295
15 “夜航”传递着先进文化的生长基因——评新闻栏目《新闻夜航》 297
16 以“发展报道”重塑“民生新闻”——二评新闻栏目《新闻夜航》 301
17 把真情投放到人间——评情感类栏目《真情旋律》 307
18 情感类栏目的升级与再造——二评情感类栏目《真情旋律》 312
19 外域文化的“中国制造”——评文化类栏目《正大综艺》 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