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金融危机的“危”与“机”经济危机中的国家“焦虑” 3
苏联在1929年经济危机时做了什么 4
100年来4次经济危机的启示 5
我们的优势在哪里 9
国库殷实成为了绊脚石? 10
那些崛起的大国们 11
知识经济时代需要怎样的人才 13
第二章 留给中国的时间并不多工业:心酸的“微笑曲线” 19
环境:低端制造业付出极高的环境成本 20
资源:枯竭和稀缺 22
农业:耕地哪去了? 25
人口:庞大的就业压力如何消化? 27
国际:反倾销的压力 29
竞争:向成本更低的地区转移 31
第三章 中国科技发展道路的阻碍联想收购IBM:美国政府的担心 37
日本:要让中国落后20年 38
微软对中国的“晃点”(欺骗) 39
创新是找死,不创新是等死 40
研发人员多,但科技竞争力低下 41
研发效率不容乐观 42
第四章 美国模式的本质 47
美国的诞生就是一个创新 47
让发明家等于富人 49
培养大学生成为真正人才 50
科学战略观,永远领先一步 52
创投历史伴随着美国的霸权史 53
第五章 大公司的学费和收获 59
“黄鼠狼计划”和“粮仓计划” 59
美孚创投:恐龙也可能半途而废 60
施乐创投:光做奉献可不行 64
活着就是硬道理 65
天堂不过如此 66
第六章 硅谷:信息社会的心脏竞争危机催生了硅谷 73
人才从何而来 74
硅谷之王 75
亿万富翁的门票 78
纳斯达克没有耐心 81
政府不要去造就“商神” 82
军工拉动:成败萧何 84
第七章 欧洲式科研:贵族的瑰宝瑞典:制造业的精益求精 91
以色列:农业的榜样 94
德国:从制造工厂到思想工厂 96
第八章 日韩的“立国转折”和新型的企业观资源贫瘠下的创新 101
中庸之道 102
政府对创新的主导 103
先天的尴尬 109
韩国式奇迹和韩国式危机 110
创新的正红心 111
KTB的宗旨:价值创造 113
第九章 “创新之国”新加坡 119
领跑亚洲的“华人国家” 119
新加坡国父李光耀 120
管进不管出 121
廉政保证创新 123
遭遇中国式尴尬 124
第十章 台湾的创新之路 129
台湾的创新环境 129
新竹科学园区 130
从王永庆看台湾的创新精神 131
施振荣:华人企业领袖的思考 132
第十一章 中国的王道——发展,创新 132
25年前的缘 141
2012,中国不当世界民工 142
创投要当“阿贾克斯” 144
恐惧不是生产力 145
心态平和即人和 148
危“机”四伏,决战或在低碳 149
第十二章 创投式“无产阶级”革命蚂蚁啃大象 155
资本指挥棒 157
缺少创投的世界会怎样 159
官商勾结:商神的没落 161
联想式危机:如果投资方能更尽职 163
蒙牛对赌:财务数字换不来社会责任 166
“坏VC(创业投资)”的五大问题 169
第十三章 创新精神:东方文化能否孕育创新追求价值的本质 173
关公的义气与职业经理人的操守 176
以人为本,说得轻巧 178
英雄悲剧,劣根本质 179
第十四章 创业是行动,创投是桥梁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 183
团队就是胜负手 185
在水中才能学会游泳 190
激发热情才是好创投 192
钱从何来 197
热情和严谨,硬币的两面 204
诞生创投的沃土 209
第十五章 创投与政府:淮南为橘,淮北为枳政府该怎样支持 215
给“民族产业”一个温室 220
勿成王败寇,要容忍失败 221
打破“上行下效”的常规 222
如何才能“千秋万载,永续发展” 223
中国创业板的两难 225
放开步伐,打造冒险家的乐园 227
没有雄心,何来创新 228
附录A 我的一生 231
附录B 中国政府推进创投大事记 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