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学科与学说视野中的哲学 1
一、关于哲学的不同界定 1
二、区分学科与学说 4
三、作为学科的哲学 7
四、作为学说的哲学 9
五、树立自觉的学科与学说意识 12
思考题 14
第一章 哲学的形态 16
第一节 哲学发生与存在的基础 16
一、哲学的主体根基 16
二、哲学的对象视域 21
第二节 哲学的思维特性 31
一、抽象性 31
二、批判性 34
三、反思性 38
第三节 哲学的理论形态 42
一、哲学的理论表达 42
二、三大基础理论构成 50
思考题 60
第二章 哲学的样式与方法 62
第一节 哲学学科形式的演化 62
一、从“广场辩论”到“雅典学园” 62
二、从“知识总汇”到“第一哲学” 65
三、从“理性知识”到“科学的科学” 67
四、回归实践批判的哲学 69
第二节 哲学与其他学科 71
一、哲学与科学 71
二、哲学与宗教(信仰) 79
三、哲学与艺术 83
第三节 哲学的方法 88
一、通向哲学之路 89
二、研究哲学的方法 93
三、叙述哲学的方法 98
思考题 104
第三章 哲学的价值 106
第一节 哲学与“有用”、价值 106
第二节 哲学的人类一般价值 111
一、哲学的普遍工具价值 111
二、哲学的人类目的价值 117
三、哲学的人类价值是其全部具体历史价值的总和 122
第三节 哲学的个体现实价值 126
一、哲学的民族文化意义 126
二、哲学与个人的生命智慧 130
第四节 哲学价值的生成 136
一、哲学的潜在价值与现实价值 136
二、哲学价值生成的社会条件 138
三、哲学价值生成的主体因素 141
四、哲学价值生成和演化的规律 143
第五节 哲学与哲学家 148
一、人人都是哲学家? 148
二、哲学家的社会角色 152
三、大众哲学素养的提升 156
思考题 163
第四章 西方哲学 165
第一节 哲学在西方的诞生 165
一、西方文明的开端 166
二、人的自我认识 171
三、人的思维的理论化 175
四、哲学学科的确立 179
第二节 西方哲学的历史演变 181
一、古代哲学的存在论思考 181
二、近代哲学的认识论形态 185
三、现代哲学的“语言转向” 193
四、当代价值哲学的形成 198
五、现代与后现代 201
第三节 西方哲学的主要传统 203
一、思辨的形而上学 203
二、理性的科学方法 206
三、宗教式的人文关怀 210
四、社会意识和批判精神 214
五、实践智慧和实践理性 218
思考题 222
第五章 中国哲学 224
第一节 哲学与中国哲学 224
一、哲学观念的引进:背景和意义 225
二、从“哲学”观念到哲学学科 229
三、“中国哲学”还是“哲学在中国” 232
第二节 中国哲学的形态转换 236
一、中国哲学的发生 236
二、形态转变与历史分期 238
三、中国哲学的特质 250
第三节 中国哲学的主要传统 257
一、儒家 258
二、墨家 264
三、道家与道教 267
四、法家 272
五、阴阳家 275
六、名家 276
七、佛教的传入与儒释道的融合 279
思考题 281
第六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 283
第一节 马克思的哲学变革 283
一、马克思的哲学之路 284
二、马克思哲学的创立 292
三、人类解放的思想宝库 302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发展 313
一、恩格斯的理论贡献 313
二、苏联的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 321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多样化探索 330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哲学进程 335
一、毛泽东的哲学思想 335
二、新中国建设的哲学探索 342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精神 351
思考题 363
主要参考书目 365
后记 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