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认知食用菌 3
第一章 绪论 3
第一节 食用菌的概念与研究内容 3
一、食用菌的概念 3
二、食用菌栽培学的研究内容 3
第二节 我国的食用菌资源及其分区 3
一、我国野生食用菌资源 3
二、我国食用菌资源的分区 4
第三节 发展食用菌产业的重要性 5
一、营养丰富,改善人们的食物结构 5
二、变废为宝,促进生态良性循环 6
三、开拓就业门路,增加社会财富 6
第四节 食用菌产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6
一、食用菌产业现状 7
二、存在主要问题 8
三、食用菌产业发展趋势 9
第二章 食用菌基础 11
第一节 食用菌的分类 11
一、自然界生物的分类 11
二、真菌、大型真菌及食用菌 11
第二节 食用菌形态结构 12
一、菌丝体 12
二、子实体 13
第三节 食用菌的环境条件 14
一、温度 14
二、水分与湿度 14
三、氧和二氧化碳 15
四、光线 16
五、酸碱度(pH值) 16
第四节 食用菌营养 17
一、碳素营养的种类和作用 17
二、氮素营养的种类和作用 19
三、矿质营养的种类和作用 20
四、生长因子的种类和作用 22
第五节 食用菌遗传育种 24
一、遗传学基础 24
二、常用育种方法 27
第二篇 菌种制作 33
第三章 食用菌菌种生产 33
第一节 概述 33
一、食用菌菌种的概念 33
二、食用菌菌种的分级 33
三、优质食用菌菌种的特性 33
第二节 制种场地及设备 33
一、场地的选择及菌种厂的设计 33
二、制种设备及用具 35
三、药品 38
第三节 菌种分离 39
一、制种的基本程序 39
二、母种培养基的制作 39
三、菌种分离 42
第四节 母种制作 46
一、母种的来源 46
二、母种的扩大繁殖技术 46
三、母种的质量鉴定 47
第五节 原种制作 48
一、原种培养基的制备 48
二、原种的接种 49
三、原种培养 49
四、原种质量鉴定 49
第六节 栽培种制作 50
一、栽培种培养基的制备 50
二、栽培种的接种 51
三、栽培种的培养 51
四、栽培种的质量鉴定 52
第七节 液体菌种的制作 52
一、液体菌种的特点 52
二、液体菌种的生产设备 53
三、液体菌种制作工艺流程 53
四、液体菌种的制作方法 53
第八节 制种过程中异常现象及其处理 55
一、杂菌感染 56
二、菌种长速较慢或菌种不萌发 56
三、菌种生长不良 56
第九节 菌种的衰退、复壮和保藏 56
一、菌种的衰退 57
二、菌种的复壮 57
三、菌种的保藏 57
第三篇 栽培技术 63
第四章 木腐型食用菌栽培 63
第一节 香菇栽培 63
一、概述 63
二、生物学特性 64
三、品种与菌种生产 66
四、棚内袋栽技术 67
五、露地套种技术 74
第二节 平菇栽培 75
一、概述 75
二、生物学特性 75
三、品种与菌种生产 77
四、栽培技术 79
第三节 黑木耳栽培 82
一、概述 82
二、生物学特性 83
三、生长发育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84
四、栽培技术 85
第四节 银耳栽培 90
一、概述 90
二、生物学特性 91
三、栽培技术 93
第五节 金针菇栽培 97
一、概述 97
二、生物学特性 97
三、栽培技术 99
第六节 灵芝栽培 103
一、概述 103
二、生物学特性 104
三、栽培技术 105
第七节 天麻栽培 111
一、概述 111
二、生物学特性 111
三、栽培技术 112
第五章 草腐型食用菌栽培 118
第一节 双孢蘑菇栽培 118
一、概述 118
二、生物学特性 118
三、栽培技术 120
第二节 草菇栽培 129
一、概述 129
二、生物学特性 130
三、栽培技术 134
第三节 鸡腿菇栽培 142
一、概述 142
二、生物学特性 143
三、栽培技术 144
第四节 竹荪栽培 148
一、概述 148
二、生物学特性 149
三、常规栽培技术 151
四、福建省古田栽培模式 156
五、生态棘托竹荪栽培技术 158
第六章 珍稀食用菌栽培 162
第一节 茶薪菇栽培 162
一、概述 162
二、生物学特性 163
三、栽培技术 165
第二节 白灵菇栽培 172
一、概述 172
二、生物学特性 172
三、栽培技术 173
第三节 杏鲍菇栽培 177
一、概述 177
二、生物学特性 177
三、栽培技术 178
第七章 食用菌病虫害防治 182
第一节 食用菌病害及防治 182
一、概述 182
二、病原病害 182
三、非病原病害 188
第二节 食用菌害虫及防治 191
一、眼菌蚊 191
二、蚤蝇 191
三、螨类 192
四、线虫 192
五、跳虫 193
六、蛞蝓 193
第三节 食用菌病虫害综合防治 194
一、农业防治 194
二、物理防治 195
三、生物防治 195
四、化学防治 195
第四篇 实践技能 199
第八章 食用菌实验技术 199
第一节 食用菌形态 199
实验一 食用菌子实体形态结构观察 199
一、目的和要求 199
二、基本原理 199
三、材料和器具 199
四、操作与观察 199
五、作业与思考题 200
实验二 食用菌子实体显微结构观察 200
一、目的和要求 200
二、基本原理 200
三、材料和器具 201
四、操作与观察 201
五、作业与思考题 202
实验三 伞菌菌丝体制片和显微观察 202
一、目的和要求 202
二、基本原理 202
三、材料和器具 202
四、操作与观察 202
五、作业与思考题 203
实验四 伞菌孢子印形态的观察 203
一、目的和要求 203
二、基本原理 203
三、材料和器具 204
四、操作与观察 204
五、作业与思考题 204
第二节 食用菌生理 204
实验一 伞菌菌丝生长速度测定 204
一、目的和要求 204
二、基本原理 204
三、材料和器具 205
四、操作与测定 205
五、作业与思考题 205
实验二 伞菌菌落生长速度测定 206
一、目的和要求 206
二、基本原理 206
三、材料和器具 206
四、操作与测定 206
五、作业与思考题 207
实验三 食用菌菌种培养特征的识别 207
一、目的和要求 207
二、基本原理 207
三、材料和器具 207
四、操作与观察 207
五、食用菌营养阶段培养特征 208
六、作业与思考题 210
第三节 食用菌生态 210
实验一 营养物质对食用菌生长发育的影响 210
一、目的和要求 210
二、基本原理 210
三、材料和器具 211
四、操作步骤 211
五、作业与思考题 213
实验二 温度对食用菌生长发育的影响 213
一、目的和要求 213
二、基本原理 213
三、材料和器具 213
四、操作步骤 213
五、作业与思考题 214
实验三 湿度对食用菌生长发育的影响 214
一、目的和要求 214
二、基本原理 214
三、材料和器具 215
四、操作步骤 215
五、作业与思考题 216
实验四 水分对食用菌生长发育的影响 216
一、目的和要求 216
二、基本原理 216
三、材料和器具 216
四、操作步骤 217
五、作业与思考题 218
实验五 酸碱度对食用菌生长发育的影响 218
一、目的和要求 218
二、基本原理 218
三、材料和器具 218
四、操作步骤 219
五、作业与思考题 219
实验六 通气对食用菌生长发育的影响 220
一、目的和要求 220
二、基本原理 220
三、材料和器具 220
四、操作步骤 221
五、作业与思考题 221
实验七 光线对食用菌生长发育的影响 221
一、目的和要求 221
二、材料和器具 222
三、操作步骤 222
四、作业与思考题 223
第九章 食用菌实习 224
食用菌标本采制 224
一、实习目的 224
二、实习用具及材料 224
三、实习季节安排 224
四、采集方法 224
五、制作与保存 226
六、确定标本学名 226
七、作业 226
附录 229
附录 主要名词解释 229
主要参考文献 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