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4
一、后现代主义只存在于后现代吗? 4
二、后现代主义与佛学的契合点 14
三、解构:从后台运行走向前台 17
第一章 本体的“踪迹” 30
第一节 实体本体论的颠覆 30
一、“空论”:本体的缺场 31
二、法界缘起:本体的“踪迹” 34
三、“即事而真”:本体的消解与泛化 36
第二节 “踪迹”的“踪迹” 38
一、有无之间 38
二、以名为本:概念本体论 42
三、本体的内化 44
第三节 一心开二门:非同一性的本体 47
一、真如与无明 48
二、不变与随缘 50
三、空相与实相 52
四、觉与不觉 53
第二章 主体的涅槃 56
第一节 主体的否弃 56
一、“假名人”:一个“伪主体” 57
二、“无位真人”:主体的否定性 63
第二节 主体的复活 70
一、从无神到神不灭 70
二、从无我到真我 79
三、“不与万法为侣”:主体的重新挺立 88
第三节 主体复活的策略 116
一、自我剥夺 116
二、替补与置换 128
三、自我理解与诠释 133
第三章 理性的零度 141
第一节 佛学的异质性思维方式 141
一、“二道相因”与“性具善恶”:拒斥同一性思维 144
二、天台宗“恶”的楔入 148
三、不定原则 153
第二节 否定性思维 161
一、本体论化思维的转向 162
二、作为否定性的“空”与“无” 164
三、清除前见与成见 171
第三节 零度思维 176
一、般若:得无所得 176
二、止观:定慧合一,进入澄明之境 180
三、“截断众流”:终止判断与推理 183
第四节 生活化思维 189
一、“削平神圣” 190
二、弥合此岸与彼岸 195
三、由玄思到行动 204
四、人间佛教与人生佛学:回归现实生活世界 208
第四章 语言的解构 217
第一节 佛法:说不可说 217
一、“名实无当”:言与意的断裂 217
二、“方圆默契”与“绕路说禅”:不说破原则 222
三、“一指头禅”与“德山棒”:动作性语言 225
第二节 逃脱语言的牢笼 228
一、此中读出彼 228
二、默照禅:不落言诠的思 230
三、荒诞语:不循理路的言说 237
四、法空:佛学的解毒药 244
第三节 遮诠:否定性言说 248
一、所说皆是可破 248
二、“道”与“非道” 253
三、遮诠:否定性言说 256
第四节 言默之间:宗杲、德宝与真可等 259
一、两面作战的宗杲 259
二、即语言即道 266
第五章 修养方法的流变 269
第一节 从出世到入世 269
一、从自渡到自渡渡人 270
二、佛学的伦理化 274
三、有为与无为 275
第二节 禅法的嬗变 277
一、由追求枯寂到追求神异与智慧 277
二、由限制行为到限制动机 282
三、悟空与悟心 284
四、从渐修到顿悟 286
五、禅净合一 288
第三节 从偶像崇拜到偶像的黄昏 292
一、从智慧到信仰——佛学的偶像崇拜 292
二、偶像与教法的边缘化 297
参考文献 300
后记 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