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1
理学家伦理思想编 15
概论 15
第一章 元代理学伦理思想体系构成的基本问题及其特征 16
一、元代版道统说 17
(一)道统论的重建 18
(二)诠释道统之学 21
二、具有元代理学品性的人性论思想 23
(一)“人之性犹是性原于天而附于人” 24
(二)“舍心则无以见性,舍性又无以见心” 26
三、以“修身为本”和修养中的“戒惧工夫” 28
(一)“一切都要以修身作根本” 28
(二)修养中的“戒惧工夫” 31
第二章 许衡理学伦理思想 35
一、道统与“惟仁与义也”的道学 37
(一)接续“君子之道统而为不世出之臣” 39
(二)“圣人之道惟仁与义也” 42
二、《大学直解》的伦理要义 48
(一)“大学之教最紧要全在修身上” 49
(二)“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也” 61
三、《中庸直解》的人伦道德本义 69
(一)“《中庸》是说事之行得恰好处” 71
(二)“君子诚之为贵” 77
第三章 陈天祥《四书辨疑》理学伦理思想 81
一、《四书辨疑·论语》理学伦理思想 83
(一)忠恕不是“夫子之道”辨 83
(二)关于夏、商、周“三纲五常所损益”辨 88
二、《四书辨疑·孟子》理学伦理思想 96
(一)“但可以为善不可以为恶,惟性为然”的善本论 97
(二)“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伦理道德意蕴 102
三、《四书辨疑·大学·中庸》理学伦理思想 107
(一)《四书辨疑·大学》理学伦理思想 108
(二)《四书辨疑·中庸》理学伦理思想 114
第四章 刘因理学伦理思想 119
一、人伦道德源于天 120
(一)“有是理,方有是物事” 120
(二)“人之明德即天之所命” 123
二、心性论 127
(一)“舍心则无以见性,舍性又无以见心” 127
(二)“性本同,气禀异” 130
三、“明明德”的修养论 137
(一)“无待于外也”的内省工夫 138
(二)“致知者,诚意之本也” 141
(三)“天下之人皆可无欲,然则天下之人皆可为圣人” 145
第五章 吴澄理学伦理思想 151
一、天人一体的人伦道德理论系统 152
(一)“仁、义、礼、智之得于天谓之德” 152
(二)“道之大元出于天”的道统和道学 160
(三)“人之性犹是性原于天而附于人” 167
二、“人人可尧舜可夫子也”的道德实施系统 174
(一)“欲下实工夫惟敬之一字是要法” 175
(二)“知行兼该” 179
第六章 许谦《读四书丛说》理学伦理思想 186
一、《读〈大学〉丛说》 188
(一)“《大学》之道是教人修为之方尔,如君子深造之以道之道” 188
(二)“明明德” 193
(三)“正其心” 198
二、《读〈中庸〉丛说》 203
(一)“《中庸》是言道” 204
(二)戒惧工夫“惟《中庸》言之” 214
三、《读〈孟子〉丛说》 221
(一)性是“仁义礼智之性” 222
(二)“仁体义用” 227
(三)“君子利己之心不可有,利物之心不可无” 231
理学伦理普及编 237
概论 237
第七章 儒家孝文化高度浓缩的元代《二十四孝》 238
一、《二十四孝》的思想渊源 239
(一)“孝”的思想渊源 239
(二)孝子的历史追溯 243
二、《二十四孝》的辑成 246
(一)元代选辑出《二十四孝》 247
(二)《二十四孝》的人伦道德价值 251
第八章 把儒家伦理思想推向通俗化和普及化的元曲伦理剧 269
一、褒扬诚信道德的《晋陶母剪发待宾》 271
(一)“人无信不立” 274
(二)兑现“信”字的承诺 275
(三)守信而“剪发待宾” 277
二、扬善抑恶的《赵氏孤儿大报仇》 280
(一)忠良赵盾一家被害 281
(二)救孤,程婴舍儿取义 283
(三)救孤,公孙杵臼杀身成仁 286
(四)赵氏孤儿报仇,正义得伸张 291
三、挞伐贪财嗜利的《看钱奴买冤家债主》 295
(一)贪财嗜利的穷贾儿 295
(二)背信弃义的穷贾儿 298
(三)“一文不使,半文不用”的金钱奴隶 302
(四)损人利己者的应得下场,不义之财受清算 304
后记 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