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学思想史 第4卷 下》PDF下载

  • 购买积分:23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姜广辉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0
  • ISBN:7500484615
  • 页数:900 页
图书介绍:《中国经学思想史》第一、二卷已于2003年9月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其研究范围是从先秦至唐代;本课题是全书的第三卷和第四卷,研究范围是从宋至清末。本课题的完成即是《中国经学思想史》全书的最终完成。

清代经学 3

第八十一章 解构与重构:走向近代的经典诠释——清代经学思想演变历程的三个阶段 3

一 清代初期对理学的总结与批判思潮 7

二 清代中期的经典考据学思潮 19

三 清代后期的春秋公羊学思潮 35

第八十二章 士风流变与经典尊黜——陈确对《大学》一书的批判 48

一 《大学》经学地位变化的社会历史背景 49

二 《大学》文本及其诠释取向 54

三 陈确对《大学》的批判 60

第八十三章 王夫之“六经责我开生面”的经学思想 66

一 “六经责我开生面”的提出 67

二 《周易外传》的道器观 70

三 《尚书引义》的能所观和知行观 76

四 《读四书大全说》的理气、理欲观 83

五 《春秋家说》的民族观 87

第八十四章 清初学者对宋儒图书易学的批判 92

一 黄宗羲的《易学象数论》 93

二 黄宗炎的《图学辨惑》 104

三 毛奇龄对宋儒图书之学的考辨 111

四 胡渭的《易图明辨》 117

第八十五章 李光地与《周易折中》 124

一 折中于朱熹 127

二 准天之道,推生民之用 130

三 穷理尽性至命 138

四 君臣交以实心 142

五 养贤以及万民 147

第八十六章 顾炎武:清代经典考据学的先行者 150

一 顾炎武的生平与学行 151

二 “经学即理学”学术纲领的提出及其意义 155

三 通经致用的治经宗旨 159

四 顾炎武的古音韵研究 165

第八十七章 阎若璩与《古文尚书》公案 173

一 阎若璩曾大量抄袭梅鷟《尚书考异》吗? 174

二 《尚书古文疏证》找到了《古文尚书》辨伪的关键点 181

三 阎氏定的“铁案”还能再翻过来吗? 195

第八十八章 姚际恒《诗经通论》的疑古精神 209

一 生平与学术 209

二 对前人解《诗》的疑古态度 211

三 对《诗经》的诠释原则 228

四 对近代疑古派的影响 246

第八十九章 乾嘉考据学形成的历史原因 250

一 关于“乾嘉考据学”的成因问题 251

二 关于乾嘉时期的“学派”问题 263

三 明清考据学的四个发展阶段 265

第九十章 惠栋:标帜“汉学”的吴派宗师 271

一 重新强调汉儒家法,亦重视贯通诸家家法 273

二 勤于考证,信而好古——以《古文尚书考》为主要评析对象 284

三 批判宋明理学 295

四 汲取西学 300

第九十一章 戴震:学主“求是”的皖派领袖 304

一 戴震的生活环境及其学术思想的形成 305

二 “由字以通其词,由词以通其道”的治经方法 312

三 见“道”之作:《孟子字义疏证》 317

四 戴震的治经成绩 323

五 从戴学的接受史看戴震经学思想的意义 333

第九十二章 章学诚“六经皆史”的思想 344

一 “六经皆史”:“经”的“还原” 347

二 从“史”到“经”:“经”的演生 353

三 实践意识:“经”与“经世” 357

四 “六经皆史”与“六史为经” 362

第九十三章 洪亮吉《春秋左传诂》评述 372

一 洪亮吉入朱筠幕府之后的学术转向 373

二 洪亮吉的《春秋左传诂》 376

第九十四章 倡复古典礼学的凌廷堪 398

一 凌廷堪礼学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 399

二 凌廷堪礼学研究的方法与观点 404

第九十五章 一代通儒焦循的经学思想 416

一 考据不是经学 417

二 “实测”与贯通——以易学的“旁通说”为主要评析对象 425

三 “惟经学可以言性灵” 431

第九十六章 乾嘉汉学的殿军——阮元 439

一 阮元的经典诠释思想 440

二 阮元的经典版本校勘学思想 454

第九十七章 庄存与:清代公羊学的发轫者——兼论孔广森的《公羊通义》 463

一 从《春秋属辞》到《春秋正辞》 464

二 上接董、何,阐明《春秋》大义 468

三 “章疑别微,《春秋》之大教也” 477

四 善说《春秋》者,贵“知权”,戒“执一” 483

五 孔广森自立“三科九旨”的失误 488

六 孔广森《公羊通义》的评价问题 496

第九十八章 刘逢禄与清代公羊学的发皇壮大——附论凌曙和陈立 503

一 公羊家法与今文学复兴之统绪 503

二 内部开掘和外部廓清之功 506

三 阐发“张三世”,传达时代变动的信息 508

四 阐发“通三统”,论治国“穷则必变”之道 515

五 阐发“王鲁”、“黜周”,论“大一统”思想的意义 519

六 继往开来,壮大公羊学派的力量 525

七 从凌曙和陈立反观清代公羊学复兴之艰辛历程 532

第九十九章 龚自珍与晚清经学的嬗变 543

一 “衰世”之音与嘉道时期学术风气的转变 545

二 青年龚自珍对晚清社会弊端的揭露和批判 550

三 探讨上古文明起源之阶段演进 558

四 《春秋决事比答问》对《春秋》大义的阐发 563

五 有关古文经学的看法 571

第一○○章 魏源的今文经学与晚清思想解放 577

一 《诗古微》推进学术风气革新的价值 578

二 《书古微》以新的视角论述学术史变迁 588

三 追求社会改革的思想 594

四 倡导向西方寻找真理 599

五 龚自珍、魏源今文经学的历史地位 604

第一○一章 马瑞辰治《诗经》之立意与方法 613

一 马瑞辰诗经学的基本理路 614

二 复圣人之志的治经立意 617

三 译圣人之意的治经方法 623

四 对《毛诗传笺通释》的总体评价 630

第一○二章 “调和汉宋”的经学思想家:陈澧 636

一 陈澧经学观的演变 637

二 义理与考据并重 642

三 解经之法与读经之法 651

四 会通汉宋回归孔孟 664

第一○三章 清后期的春秋谷梁学 679

一 钟文烝《春秋谷梁经传补注》的经学思想 680

二 廖平《谷梁古义疏》的思想 693

三 江慎中会通中学西学的《春秋谷梁传条指》 705

第一○四章 廖平的“经学六变”及意义 729

一 早年的两次思想转变 730

二 “经学六变”的时间与变因 734

三 廖平在经学史研究上的成就 741

四 廖平的尊孔尊经理论 755

五 对廖平“经学六变”的评价 763

第一○五章 康有为的今文经学及其变法思想 769

一 今文经学思想的确立 770

二 “托古改制”之“通三统” 781

三 “与时进化”之“张三世” 789

四 “大同世界”之“大一统” 802

五 儒学向近代转化的尝试 812

第一○六章 皮锡瑞的今文经学思想 826

一 生平与著述大要 827

二 “通经所以致用” 835

三 “尊孔必先明经” 839

四 “治经必宗汉学” 844

五 “义理必兼考证” 847

六 “学求心得,勿争门户” 851

结语 儒家经学中的十二大价值观念——中国经典文化价值观念的现代解读 862

一 从哲学层面来看中国传统的价值观 864

二 从政治层面来看中国传统的价值观 868

三 从家庭、社会观念来看中国传统的价值观 873

四 从国家、邦族、天下层面来看中国传统的价值观 878

后记 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