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纳米粒的制备技术 1
1 药物纳米粒的相关理论 3
前言 3
纳米粒的粒径 3
纳米粒的表面积 4
纳米粒的混悬和沉降 5
磁性和光学性质 6
纳米粒的制备 7
纳米粒的生物转运 10
结论 12
参考文献 13
2 研磨法和均质法制备纳米粒 15
前言 15
珠(球)研磨技术制备药物纳米结晶 16
高压均质法制备纳米结晶 18
喷雾干燥法制备化合物纳米结晶 21
在非水溶剂中制备纳米结晶 22
热熔法制备纳米结晶 24
微丸化技术 25
直接压片技术 28
参考文献 29
3 超临界流体技术制备纳米粒 32
前言 32
超临界CO2 33
超临界CO2流体的溶解性 34
超临界流体快速膨胀技术制备药物纳米粒子 37
固体潜溶剂超临界流体快速膨胀技术制备纳米粒子 38
超临界流体反溶剂技术制备纳米粒 41
提高传质速率的超临界流体反溶剂技术制备纳米粒子 42
RESS技术和SAS技术制备粒子的基本原理 44
超临界流体在粒子工程中的其他应用 45
脂质体 46
安全与健康问题 48
参考文献 48
4 乳剂法制备聚合物或蛋白质稳定的纳米粒 52
前言 52
乳化-溶剂蒸发法 52
乳化法 53
纳米粒的硬化 57
有机溶剂和乳化剂的残留 59
蛋白质稳定的纳米粒 60
结论 61
参考文献 62
第二篇 纳米粒的特征与性质 62
5 纳米粒的物理特征 67
前言 67
粒径测定 68
分析方法 69
体外释放 75
实例:粒径 77
结论 83
参考文献 83
6 纳米粒界面性质:药物(基因)传输纳米粒给药体系中一个重要决定因素 87
前言 87
乳化剂对纳米粒药剂学性质的影响 87
界面性质对细胞摄取、毒性、基因传递的影响 92
体内分布 94
结论 95
参考文献 95
7 工程化纳米粒的毒理学特征 99
前言 99
颗粒的吸入 101
纳米粒的生物效应 105
工程化纳米粒的毒理学危害 108
结论 113
致谢 113
参考文献 113
第三篇 纳米粒的药物传递应用 113
8 注射给药的药物纳米粒 121
前言:医学治疗用药物传递对纳米粒的需求 121
载体种类 126
包衣的功能性 129
外部辅助的靶向 129
装载的药物(应用实例) 130
临床研究 130
结论 132
参考文献 132
9 用于口服给药的聚合物纳米粒 137
前言 137
与粒子摄取有关的胃肠道生理条件 137
粒径与表面电荷:粒子吸收的关键因素 139
生物黏附 140
示踪技术 142
体内外模型 143
纳米粒的处方 144
应用 148
未来发展方向 153
致谢 153
参考文献 153
10 脑部传递的纳米粒 158
前言 158
生物分布 159
药理活性 167
聚合物纳米粒脑部药物传递机制 171
结论 178
参考文献 179
11 眼部给药纳米粒 183
前言 183
纳米粒在眼部的体内处置 184
纳米粒促进药物的眼部传递 192
纳米粒体系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197
结论 199
致谢 199
参考文献 199
12 DNA基因的纳米传递系统 204
基因传递载体 204
用于制备DNA纳米粒的聚合物 205
DNA纳米粒的物理特性 206
DNA纳米粒的体内分布与转运 209
结论 210
参考文献 210
第四篇 临床、伦理和行业管理问题 210
13 纳米技术和纳米粒:临床、伦理和行业管理问题 217
前言 217
临床方面 217
环境,社会和伦理问题 219
行业管理问题 220
结论 223
致谢 223
参考文献 223
索引 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