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选题源起 1
第二节 基本概念 4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11
第二章 中国社会组织发展的理论基础 26
第一节 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的来源 26
第二节 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的三维解读 37
第三节 西方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的发展 45
第四节 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的当代意蕴 55
第三章 中国社会组织发展的历史资源 59
第一节 传统中国的封建宗法社会结构 59
第二节 近代中国社会组织的产生 60
第三节 近代中国社会组织的特征与作用 63
第四节 近代中国社会组织的马克思主义解读 69
第四章 中国社会组织发展的现实状况 73
第一节 语式转换:从马克思市民社会到中国社会组织 73
第二节 改革开放后中国社会组织的兴起 78
第三节 中共十六大后的社会建设 88
第五章 中国社会组织发展的模式选择 96
第一节 中国社会组织“良性互动”发展模式的条件 97
第二节 中国社会组织“良性互动”发展模式的辩证解读 104
第三节 中国社会组织“良性互动”发展模式的实现机制 119
第六章 中国社会组织发展的互动路径 132
第一节 强化政府社会职能 132
第二节 强化企业社会责任 138
第三节 矫正社会组织的异化现象 146
第四节 培育公民自主意识 155
附录 165
附录1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 165
附录2 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 170
附录3 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 174
附录4 基金会管理条例 182
附录5 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 191
附录6 外国商会管理暂行规定 197
附录7 关于进一步加强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管理工作的通知 200
附录8 关于党政机关领导干部不兼任社团领导职务的通知 201
附录9 关于加强社会团体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 202
附录10 全球公民参与联盟指数(CIVICUS-CSI)指标体系 206
附录11 约翰霍普金斯全球社会指数(GCSI)的维度和指标 209
附录12 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企业所得税征收管理办法 210
附录13 财政部关于加强企业对外捐赠财务管理的通知 217
参考文献 221
后记 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