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言 1
第1章 德国模式:工程教育的肇始 7
一、德国模式的实业学堂 7
二、工科设施建设与学科设置 11
三、富国裕民之计的迎合 19
第2章 中法合作:工程师大学校的引进 24
一、通商惠工——同济德文医工学堂的改办 24
二、校名的变更——工程师大学校的定位 28
三、课程设置、考核与学术交流 33
四、“八德”校训下的黄金期 48
五、校产保管与中法高工 58
第3章 国立高机:工程教育的中国化 68
一、办学规模与专业设置 68
二、军事化的管理模式 76
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84
第4章 职业化与服务社会:沪江的工程教育 89
一、理学院的实用取向 92
二、服务社会的建筑科 96
三、抗战时期的坚持 100
四、复员后理学院的工科化改造 106
五、沪东公社汽车专科学校 109
第5章 上海机专:颇具特色的工程教育 115
一、从上海高机到上海机专 115
二、专业调整、迁移及对外援建 121
三、教学与生产实习相结合 126
四、依托“对外开放单位”的国际化 131
五、面向企业的继续教育 134
六、教学改革与师资队伍建设 136
第6章 “制造业黄埔军校”的雏型 145
一、由中等工业学校向高等工业专科学校的跨越 145
二、上海机械学院初创时期的本科教育 160
三、师资队伍建设 165
四、形式多样的业余教育 169
五、科研工作的起步 175
第7章 跨入工程创造教育时代 178
一、办学层次的提升与混合式体系的形成 179
二、“教学与科研两个中心”下的变革与成就 196
三、研究生教育的三次飞跃 201
四、国际合作与交流 210
五、因应工程教育的图书馆 214
第8章 全新的“制造业黄埔军校” 222
一、基于国家和上海产业发展定位的学科布局与结构调整 223
二、本科教学工作评估与本科教学质量工程 233
三、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 237
四、培养质量实现历史性突破的研究生教育 242
五、国际化教育的新格局 247
六、培养工程意识的产学研结合 270
七、先进制造业的科技引擎——国家大学科技园 289
八、卓越工程教育——学校未来发展的核心 300
附录 303
一、上海理工大学百年沿革一览 303
二、上海理工大学工程学科专业历史沿革 306
三、学校历任主要负责人 308
四、学校各个时段培养的院士 310
五、钱学森在上海机械学院系统工程研究所成立大会上的讲话 311
六、高机校友在东锅 317
后记 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