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3
大事记 9
第一编 地理 65
第一章 建置 区划 65
第一节 建置沿革 65
第二节 县治变迁 65
第三节 行政区划 66
第四节 乡镇简介 71
第二章 地貌 地质 77
第一节 地貌 77
第二节 地质 78
第三章 气候及自然灾害 83
第一节 气候 83
第二节 自然灾害 85
第四章 自然资源 94
第一节 水 94
第二节 土地资源 96
第三节 生物资源 97
第四节 矿藏 100
第二编 经济 113
第一章 经济综述 113
第一节 建国前经济概况 113
第二节 建国后经济发展 115
第三节 国民经济计划管理 122
第二章 农业 127
第一节 生产关系 127
第二节 农业生产条件 136
第三节 种植业 140
第四节 畜牧业 168
第五节 渔业 177
第六节 农机 183
第七节 气象服务 194
第三章 林业 197
笫一节 林业管理 197
第二节 林区环境 198
第三节 林业资源 200
第四节 造林育林 203
第五节 林业经营 205
第六节 森林保护 212
第四章 水利 216
第一节 水利管理 216
第二节 水利设施 220
第三节 防汛防旱 232
第五章 乡镇企业 238
第一节 概况 238
第二节 经营管理 239
第三节 企业门类 241
第六章 工业 246
第一节 工业概况 246
第二节 工业管理 250
第三节 工业行业 257
第四节 名优产品与主要产品产量 282
第五节 中央、省、市属工业企业概况 283
第七章 交通运输 285
第一节 交通设施 285
第二节 运输 297
第三节 交通管理 305
第八章 邮电 311
第一节 概况 311
第二节 邮电管理 312
第三节 邮政 314
第四节 电信 316
第九章 商业 320
第一节 商业体制 321
第二节 商品购销 327
第三节 饮食服务 350
第四节 集市贸易 351
第五节 对外贸易 360
第十章 粮油购销 363
第一节 粮食管理 363
第二节 粮油集市 365
第三节 购销 366
第四节 储运 377
第五节 饲料供应 382
第十一章 财政 384
第一节 建国前财政 384
第二节 建国后财政 390
第三节 公债 国库券 402
第十二章 税务 404
第一节 机构 404
第二节 农业税 405
第三节 工商各税 421
第十三章 金融 435
第一节 金融管理 435
第二节 货币与流通 441
第三节 金融业务 446
第四节 民间信贷 454
第十四章 工商管理 456
第一节 工商行政管理 456
第二节 物价 465
第三节 计量 487
第十五章 城乡建设 489
第一节 城镇建设 489
第二节 乡村建设 495
第三节 建筑业 496
第四节 房地产管理与开发 500
第五节 环境保护 502
第十六章 劳动工资 504
第一节 职工队伍 504
第二节 劳动管理 506
第三节 工资福利 508
第三编 政治 515
第一章 政党 515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翁源县地方组织 515
第二节 中国国民党翁源县地方组织 537
第三节 中国民主同盟翁源县地方组织 538
第二章 地方国家权力机关 539
第一节 民国时期参议会 539
第二节 各界人民代表会议 540
第三节 普选 541
第四节 历届人民代表大会 541
第五节 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544
第三章 地方国家行政机关 546
第一节 明、清时期县署、县衙 546
第二节 民国时期县公署、县政府 552
第三节 建国后行政机关 554
第四章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翁源县委员会 570
第一节 各届人民代表会议 569
第二节 历届政协全体委员会议概况 570
第三节 主要活动 571
第五章 群众团体 573
第一节 工会 573
第二节 农民组织 577
第三节 青少年组织 578
第四节 妇女组织 581
第五节 工商业者组织 584
第六章 公安 585
第一节 机构 585
第二节 治安管理 586
第三节 侦察 591
第四节 看守羁押 593
第五节 消防 593
第七章 检察 595
第一节 机构 595
第二节 检察业务 595
第八章 审判 603
第一节 机构与职能 603
第二节 审判案例 604
第三节 执行工作 606
第四节 案件复查 606
第五节 司法改革与人民调解 607
第九章 司法行政 608
第一节 机构 608
第二节 法制宣传 608
第三节 律师事务 609
第四节 公证业务 611
第五节 人民调解 612
第十章 民政 613
第一节 机构 613
第二节 优抚 613
第三节 革命老区建设 619
第四节 复员退伍军人安置 621
第五节 救灾救济 623
第六节 婚姻登记 629
第七节 殡葬改革 631
第十一章 人事 632
第一节 机构 632
第二节 干部来源 632
第三节 干部队伍 634
第四节 干部考核与奖惩 635
第五节 工资与福利 637
第四编 军事 645
第一章 地方武装 645
第一节 明、清时期的地方武装 645
第二节 民国时期的地方武装 646
第三节 建国后地方武装 650
第二章 兵役 652
第一节 民国时期的兵役 652
第二节 建国后的兵役制度 653
第三章 驻军 655
第一节 民国时期驻军 655
第二节 建国后驻军 657
第四章 民兵 658
第一节 民兵整组 658
第二节 民兵训练 659
第三节 武器装备与管理 660
第四节 主要活动 660
第五章 主要战例 662
第一节 抗日战例 662
第二节 打击国民党军队战例 663
第五编 文化 673
第一章 文化艺术 673
第一节 文化机构 673
第二节 群众文化 675
第三节 文艺创作 682
第四节 县志编纂 695
第五节 档案 695
第六节 文物 696
第七节 图书 707
第八节 广播 电视 电影 711
第二章 教育 720
第一节 行政机构 720
第二节 私塾 书房 县学 720
第三节 学前教育 721
第四节 小学教育 722
第五节 中学教育 725
第六节 中等专业学校 731
第七节 成人教育 733
第八节 教师队伍 736
第九节 校务管理 教学研究教育经费 738
第三章 科技 750
第一节 机构 750
第二节 科技成果与推广 752
第三节 科技队伍 756
第四节 科普 759
第四章 卫生 761
第一节 机构 761
第二节 医疗 767
第三节 防疫 774
第四节 公共卫生 783
第五节 妇幼保健 786
第六节 公费医疗与农村合作医疗 787
第七节 药政 789
第八节 医疗队伍与医疗设施 791
第五章 体育 793
第一节 机构 793
第二节 体育设施 793
第三节 学校体育 794
第四节 群众体育 795
第五节 体育竞赛 797
第六节 人才培训 800
第六编 社会 805
第一章 民族 人口 805
第一节 民族 805
第二节 人口 807
第三节 婚姻家庭 829
第四节 姓氏 830
第二章 人民生活 835
第一节 收入 835
第二节 饮食 843
第三节 居住 846
第四节 衣着 847
第五节 日用物品 848
第六节 消费结构 849
第三章 风俗 850
第一节 岁时节令 850
第二节 婚嫁礼俗 853
第三节 生育礼俗 855
第四节 丧葬礼俗 856
第五节 祭祀礼俗 857
第四章 宗教 860
第一节 佛教 860
第二节 道教 861
第三节 基督教 861
第四节 天主教 862
第五章 方言 863
第一节 语音 863
第二节 客家话和普通话语音比较 877
第三节 词汇 886
第四节 语法 887
第五节 标音举例 897
第七编 人物 901
一、人物传略 901
二、烈士名录 935
附录 965
一、翁源史事考略 965
二、翁源建置沿革考略 968
三、旧《翁源县志》简介 971
四、翁源县旧志序跋选 973
五、碑记选 975
六、文件辑录 978
七、修志文献 986
续记 989
编后记 1042
本志表格索引 1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