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我们对自己知道多少? 1
第一章 他人比我们更了解自己吗?——尼斯贝特关于“方便理论”的实验 1
第二章 我们真的有自知之明吗?——“杜宁—克鲁格效应”实验 13
第三章 人什么时候不再自以为是?——克鲁格的“平均以下效应”实验 26
第四章 我们什么时候感到丢脸了?——乔纳森&布朗等关于自我价值感的实验 40
第五章 我们为什么不诚实?——阿诺森等关于“21点(黑杰克)”的实验 56
第六章 比上不足比下就会有余吗?——基洛维奇等人关于奥运奖牌获得者的反事实思维研究 72
第七章 自我控制有多难?——米歇尔等人的“棉花糖测验”系列实验 86
第八章 心灵何处是家园?——纽卡姆在贝宁顿学院的纵向研究 114
第九章 谁期望“外星人”的拯救?——费斯汀格等关于认知失调的经典研究(一):“追随者案例” 130
第十章 把你卖了还帮着数钱吗?——费斯汀格等关于认知失调的经典研究(二):“一美元与二十美元实验” 144
第十一章 心口不一究竟为哪般?——布雷姆等关于认知失调的言语化实验 158
第十二章 谁最怕暴露真实的思想?——布拉默等人关于防御性投射机制的实验研究 171
第十三章 内与外:心灵的生存空间有多大?——米勒以及勒温等人的系列实验研究 192
第十四章 群众是推动潮流的力量?——戴纳等人的“万圣节实验” 216
第十五章 群体值得信赖吗?——阿希的“线段实验” 232
第十六章 迫害基于人性之恶吗?——米尔格莱姆电击实验与斯坦福大学监狱实验 249
第十七章 人多的地方更安全吗?——拉藤和达利关于“责任分散”的系列实验 274
第十八章 偏见何时向合作转变?——谢里夫的“匪穴”实验 292
第十九章 模范的影响有多大?——班杜拉的“充气娃娃实验” 306
第二十章 癞蛤蟆为什么吃不到天鹅肉?——凯斯勒等关于“般配假设”的实验研究 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