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由「误入桃源」到「修炼成仙」 1
导论 1
上篇 由故事流变论六朝志怪小说之「传承」问题 7
第一章 波澜壮阔之小说:以「吴堪」故事为例 8
第一节 引言——由谢端「白水素女」到吴堪「白螺天女」 8
第二节 皇甫氏《原化记》「吴堪」故事释义 11
第三节 《湖海新闻夷坚续志》对「吴堪」故事之承继与更易 16
第四节 冯梦龙《情史》对「吴堪」故事之承继与更易 19
第五节 周楫《西湖二集》对「吴堪」故事之承继与更易 22
第六节 民间故事类型之检讨——以「田螺姑娘」为中心 25
第七节 结语 28
第二章 迭出新义之故事:以「如愿」故事为例 41
第一节 引言 41
第二节 六朝之如愿故事 42
第三节 唐代之如愿故事 44
第四节 宋元明之如愿故事 49
第五节 清代之如愿故事 55
第六节 民间之如愿故事 58
第七节 结语 59
第三章 雅俗交流之典型:以「紫姑」故事为例 70
第一节 引言 70
第二节 六朝迄唐之紫姑故事 71
(一)六朝之紫姑故事 71
(二)唐代之紫姑故事 74
(三)六朝迄唐对厕神之营设 75
第三节 宋代之紫姑故事 80
第四节 明清之紫姑故事 86
第五节 紫姑与行业神 92
第六节 结语 94
中篇 由故事内容论六朝志怪小说之「虚实」问题 111
第一章 学术冲突之产物:以「王弼」故事为例 112
第一节 引言 112
第二节 易学流传概说 114
第三节 刘义庆与其著作之关系 115
第四节 结语 120
第二章 语言咒术之迷思:以「山精」故事为例 126
第一节 引言 126
第二节 六朝志怪之山精及其源流述考 128
第三节 物魅作人语及期人回应之意义 134
第四节 结语 139
第三章 人鬼争胜之奥秘:以「定伯」故事为例 145
第一节 引言 145
第二节 「宗」、「宋」分化之由厘测 146
第三节 人事与鬼事——以「定伯」故事为中心 148
第四节 鬼魅与人唾 151
第五节 结语——六朝志怪人鬼地位之升沉 159
第四章 洞察幽微之范例:以「宗岱」故事为例 167
第一节 引言 167
第二节 三个外缘问题 169
(一)「宗」、「宋」讹误之由 170
(二)「一事数见」简释 175
(三)「有鬼」、「无鬼」之辨 176
第三节「青牛」、「髯奴」的奥秘 177
(一)「青」与「青牛」 178
(二)「髯奴」之秘 186
第四节 结语 192
下篇 由文学手法与影响论六朝志怪小说之「传承」、「虚实」问题 203
第一章 以虚寓实——以中国文字特点经营文学作品:以「文字游戏」为例 205
第一节 引言 205
第二节 六朝志怪之文字游戏类型 206
(一)以「音」示意之志怪故事 206
(二)以「形」示意之志怪故事 220
第三节 谐辞隐语之流变及志怪文字游戏之特色 229
(一)谐辞隐语之流变及其功用 229
(二)六朝志怪小说文字游戏之特色 232
第四节 六朝志怪对后世小说文字游戏之影响举隅 235
(一)旧瓶新酒——以「唐传奇」为例 235
(二)意念旁出——以《西游记》为例 239
(三)隐晦词意——以《金瓶梅》为例 241
(四)寄寓虚实——以《红楼梦》为例 245
(五)自炫才华——以《镜花缘》为例 248
第五节 结语 251
第二章 虚实相间——科学治疗与心理治疗双轨并进:以「病疟故事」为例 269
第一节 引言 269
第二节 疫鬼之由来及其能力 271
第三节 疫鬼之形貌 275
第四节 致病之缘由 278
(一)鬼神致病之说 278
(二)饮食致病之说 279
第五节 疗疾之概念 283
(一)具相克、相应原理者 284
(二)具巫医、巫术想法者 287
(三)借助「宗教」力量者 290
第六节 结语 291
引用及参考书目 305
后记——期待另一种「不朽」 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