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例 1
概述 1
大事记 7
第一篇 建置区划 65
第一章 建置 65
第一节 位置 面积 65
第二节 建置沿革 65
第二章 行政区划 68
第一节 明清行政区划 68
第二节 中华民国行政区划 69
第三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 72
第三章 县城 乡镇 77
第一节 县城 77
第二节 乡镇 79
第四章 圩集 村落 97
第一节 圩集 97
第二节 村落 104
第二篇 自然环境 119
第一章 地质 119
第一节 地质构造 119
第二节 矿藏 123
第二章 地貌 125
第一节 地貌特点 125
第二节 地貌分区 125
第三章 气候 130
第一节 日照 130
第二节 温度 130
第三节 气压和风 131
第四节 降水 132
第五节 蒸发和湿度 133
第六节 潮候 133
第七节 物候 133
第八节 气象谚语 134
第四章 水文 137
第一节 地表水 137
第二节 地下水 139
第三节 水质 141
第五章 海洋 142
第一节 海域 142
第二节 港湾 142
第三节 岛礁 143
第四节 沙滩 145
第六章 土地 146
第一节 土地类型 146
第二节 土壤类型 150
第三节 土壤质量 155
第七章 动植物 158
第一节 植物 158
第二节 动物 159
第八章 自然灾害 160
第一节 风灾 160
第二节 水灾 162
第三节 旱灾 163
第四节 低温冷害 164
第五节 雷暴 冰雹 165
第六节 地震 166
第七节 病虫害 167
第三篇 人口 169
第一章 人口规模 169
第一节 人口变化 169
第二节 人口分布 171
第二章 人口构成 173
第一节 性别构成 173
第二节 年龄构成 175
第三节 文化构成 179
第四节 职业构成 179
第三章 计划生育 180
第一节 生育状况 180
第二节 节育 182
第三节 优生优育 183
第四节 政策措施 184
第四章 民族 姓氏 185
第一节 民族 185
第二节 姓氏 186
第五章 人民生活 190
第一节 农民生活 190
第二节 职工生活 194
第四篇 农业 199
第一章 农业体制 199
第一节 土地改革 199
第二节 农业合作化 200
第三节 人民公社 201
第四节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01
第二章 农业区划 202
第一节 东北海滨平原粮食、渔业、林业发展区 202
第二节 东南台地农业区 202
第三节 中部沿江平原粮食经济作物发展区 203
第四节 西部熔岩台地果、林、牧区 203
第三章 农业技艺 203
第一节 耕作制度 203
第二节 种子改良 204
第三节 病虫害防治 206
第四节 肥料施用 208
第四章 农机具 209
第一节 种类 209
第二节 管理 211
第五章 粮食作物 213
第一节 水(坡)稻 213
第二节 杂粮 215
第六章 经济作物 218
第一节 油料 218
第二节 甘蔗 219
第三节 水果 220
第四节 蔬菜 223
第五节 红、黄麻 223
第七章 热带作物 224
第一节 橡胶 224
第二节 胡椒 225
第三节 椰子 225
第四节 咖啡 226
第五节 香茅 226
第六节 其他 226
第五篇 林业 230
第一章 林木种类与分布 230
第一节 本地树种 230
第二节 引进树种 231
第三节 保护树种 231
第二章 红树林 232
第一节 红树林类型 232
第二节 经济价值 234
第三章 植树造林 235
第一节 采种引种 235
第二节 育苗 235
第三节 植树造林 237
第四章 林场 苗圃 240
第一节 林场 240
第二节 苗圃 243
第五章 林木购销与管理 244
第一节 购销 244
第二节 管理 245
第六篇 畜牧 渔业 249
第一章 畜牧业 249
第一节 牲畜饲养 249
第二节 家禽饲养 252
第三节 养蜂 253
第四节 疫病防治 254
第五节 畜牧业机构 255
第二章 渔业 256
第一节 资源 256
第二节 海洋捕捞 257
第三节 水产养殖 259
第七篇 水利电力 263
第一章 排涝防洪工程 263
第一节 河道治理 263
第二节 排涝 265
第三节 防洪 265
第四节 防潮 266
第二章 蓄水、引水、提水工程 266
第一节 蓄水工程 266
第二节 引水工程 270
第三节 提水工程 273
第三章 电力 274
第一节 火力发电 274
第二节 水力发电 275
第三节 电网建设 276
第四节 电力分配 278
第四章 水利电力管理 279
第一节 水利管理 279
第二节 电力管理 281
第八篇 农场 283
第一章 农垦农场 283
第一节 红明农场 283
第二节 大坡农场 284
第三节 桂林洋农场 286
第四节 三江农场 289
第二章 省办农场 290
第一节 海南省岭脚热带作物场 290
第二节 海南省罗牛山热带作物场 291
第三章 县办农场 291
第一节 琼山县冲坡岭热带作物场 291
第二节 琼山县中税热带作物场 292
第九篇 工业 乡镇企业第一章 工业 294
第一节 工业所有制 294
第二节 管理机构 295
第三节 管理体制 297
第四节 工业门类 300
第五节 名优工业产品 314
第二章 乡镇企业 320
第一节 企业所有制 320
第二节 企业门类 323
第十篇 商贸 旅游 327
第一章 商业体制 327
第一节 私营商业 327
第二节 国营商业 328
第三节 集体商业 329
第二章 商品购销 330
第一节 日用工业品 332
第二节 糖烟酒 334
第三节 农副产品 334
第四节 生产资料 334
第三章 粮油购销 338
第一节 粮油征购 338
第二节 粮油销售 344
第三节 粮油储藏 353
第四节 粮油调运 354
第四章 药材收购与药品购销 356
第一节 药材收购 356
第二节 药品购销 357
第五章 饮食服务业 357
第六章 集市贸易 358
第一节 圩集 358
第二节 交易 360
第七章 对外贸易 361
第一节 出口 361
第二节 进口 365
第八章 土特产 365
第一节 农产 366
第二节 工艺 366
第九章 旅游 367
第一节 旅游景点 367
第二节 旅游开发规划 371
第十一篇 交通 邮电 373
第一章 交通 373
第一节 公路桥梁 373
第二节 航道渡口 384
第三节 交通工具 386
第四节 运输 389
第五节 交通管理 396
第二章 邮电 400
第一节 邮政 400
第二节 电信 406
第三节 经营管理 410
第十二篇 财税 金融 413
第一章 财税 413
第一节 机构 413
第二节 财税收入 414
第三节 财政支出 422
第四节 主要税况 432
第五节 财税管理 444
第二章 金融 447
第一节 机构 447
第二节 货币 450
第三节 存款结算 454
第四节 信贷 458
第五节 债券 463
第六节 保险 463
第十三篇 城乡建设 467
第一章 县城建设 467
第一节 古城概貌 467
第二节 城区规划与建设 469
第二章 圩镇乡村建设 475
第一节 圩镇建设 475
第二节 乡村建设 476
第三章 建筑业 477
第一节 建筑队伍 477
第二节 设计施工 481
第四章 土地房产管理 481
第一节 征地管理 481
第二节 房产管理 482
第五章 环境保护 483
第一节 污染 483
第二节 三废治理 484
第十四篇 综合经济管理第一章 计划经济 487
第一节 计划管理机构 487
第二节 计划管理制度 487
第三节 计划编制与执行 487
第二章 统计 审计 491
第一节 统计 491
第二节 审计 491
第三章 物价 492
第一节 物价演变 492
第二节 交换比价 500
第三节 物价管理 501
第四章 工商行政管理 502
第一节 工商企业登记 502
第二节 商标注册 503
第三节 经济合同管理 505
第四节 市场管理 505
第五章 物资供应管理 508
第一节 物资分配 508
第二节 物资经营 510
第六章 计量 514
第一节 度量衡制度 514
第二节 度量衡器演变 514
第三节 度量衡器管理 514
第四节 标准化管理 515
第十五篇 政党 517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地方组织 517
第一节 解放前党组织的创建和发展 517
第二节 中共琼山县委 518
第三节 基层党组织 528
第四节 历次党代会 531
第五节 宣传工作 534
第六节 统战工作 538
第七节 纪检工作 542
第八节 信访工作 543
第九节 重要活动纪略 544
第二章 其他政党组织 552
第一节 中国国民党琼山县党部 553
第二节 民革琼山县支部 554
第三节 民盟府城支部、民盟琼山县支部 554
第四节 农工党府城支部 555
第五节 民进琼山县支部 555
第六节 台盟琼山县小组 555
第七节 民主建国会琼山县支部 555
第十六篇 社会团体 557
第一章 工会组织 557
第一节 解放前工会组织 557
第二节 解放后工会组织 558
第三节 主要活动 559
第二章 农民组织 561
第一节 组织机构 561
第二节 主要活动 561
第三章 青少年组织 562
第一节 共青团 562
第二节 少先队 565
第四章 妇女组织 566
第一节 组织机构 566
第二节 历次妇代会 566
第三节 主要活动 567
第四节 维护妇女合法权益 568
第五章 科学文化团体 569
第一节 科学技术普及协会 569
第二节 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569
第三节 档案学会 570
第四节 卫生工作者协会 570
第五节 农村卫生协会 570
第六节 体育协会 571
第六章 其他团体 571
第一节 工商界联合会 571
第二节 归国华侨联合会 572
第三节 个体劳动者协会 572
第十七篇 政权 政协 573
第一章 人民代表大会 573
第一节 代表选举 573
第二节 各界人民代表会议 573
第三节 人民代表大会 574
第四节 县人大常委会 576
第二章 政府 580
第一节 县衙 580
第二节 县政府 585
第三节 县苏维埃政府和民主政府 587
第四节 县人民政府 589
第五节 基层政权 595
第三章 人民政协 597
第一节 组织机构 597
第二节 县政协会议 597
第三节 重要活动 601
第十八篇 公安司法 605
第一章 公安 605
第一节 机构 605
第二节 政权保卫 606
第三节 治安管理 608
第四节 监所 612
第五节 消防 614
第二章 检察 615
第一节 机构沿革 615
第二节 刑事检察 615
第三节 法纪检察 616
第四节 经济检察 616
第五节 控告申诉检察 617
第六节 监所检察 618
第三章 审判 618
第一节 机构沿革 618
第二节 审判制度 619
第三节 刑事审判 619
第四节 民事审判 621
第五节 经济审判 621
第六节 申诉复查 622
第四章 司法行政 622
第一节 法制宣传 623
第二节 民事调解 623
第三节 公证律师 623
第十九篇 民政 625
第一章 拥军优抚 625
第一节 拥军支前 625
第二节 优待抚恤 626
第三节 烈士褒扬 628
第二章 安置 628
第一节 复退、离退休军人安置 628
第二节 移民安置 630
第三章 赈灾救济 631
第一节 赈灾 631
第二节 社会救济 633
第三节 扶贫 635
第四章 社会福利 636
第一节 敬老院 光荣院 636
第二节 福利厂 637
第五章 婚姻家庭 637
第一节 婚姻 637
第二节 家庭结构 639
第六章 老区工作 640
第一节 老区划定 640
第二节 老区建设 648
第二十篇 人事劳动 653
第一章 人事 653
第一节 干部状况 653
第二节 人事制度 656
第三节 干部管理 656
第二章 劳动 660
第一节 劳动就业 660
第二节 劳动管理 662
第三章 工资福利 664
第一节 工资 664
第二节 福利 666
第二十一篇 侨务 外事第一章 侨务 669
第一节 华侨始末 669
第二节 侨乡建设 669
第三节 华侨贡献 670
第四节 侨务工作 676
第二章 外事 677
第一节 出访 677
第二节 援外 677
第三节 外宾来访 677
第二十二篇 军事 679
第一章 地方武装 679
第一节 民国时期地方武装 679
第二节 解放后地方武装 681
第二章 驻军 683
第一节 汉至清驻军 684
第二节 民国时期驻军 685
第三节 解放后驻军 686
第三章 重大兵事 687
第一节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687
第二节 土地革命时期 688
第三节 抗日战争时期 688
第四节 解放战争时期 692
第五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 694
第四章 兵役 700
第一节 兵役制度 700
第二节 兵员征集 702
第五章 民兵 703
第一节 组织 703
第二节 训练 704
第三节 活动 704
第六章 人民防空 706
第一节 机构与职责 706
第二节 防空工事 706
第二十三篇 教育 科技第一章 教育行政 707
第一节 行政机构 707
第二节 教育团体 708
第二章 学塾书院 708
第一节 学塾 708
第二节 书院 710
第三章 普通教育 712
第一节 幼儿教育 712
第二节 小学教育 714
第三节 中学教育 719
第四节 教学研究 726
第四章 其他教育 727
第一节 专业教育 727
第二节 成人高等教育 729
第三节 业余教育 730
第五章 教师队伍 732
第一节 教师来源 732
第二节 学历结构 733
第三节 培训 734
第四节 待遇 735
第六章 教育设施与经费 736
第一节 设施 736
第二节 经费 737
第七章 科技 742
第一节 机构队伍 742
第二节 科技活动 746
第三节 科技成果 749
第二十四篇 文化艺术 753
第一章 文化事业单位 753
第一节 文化馆、宫、站 753
第二节 图书馆(室) 754
第三节 书店 754
第四节 电影公司 755
第五节 琼剧团 756
第六节 影剧院(场) 757
第七节 民间文化组织 757
第二章 文学艺术 758
第一节 文学创作 758
第二节 琼剧 760
第三节 音乐 舞蹈 761
第四节 美术 书法 摄影 762
第三章 诗文辑存 764
第一节 文选 764
第二节 诗词 781
第四章 民间文艺 796
第一节 木偶戏 796
第二节 舞狮 796
第三节 雕刻 797
第四节 民歌 民谣 797
第五节 故事 传说 801
第六节 民谚 804
第五章 广播电视 806
第一节 广播 806
第二节 电视 808
第六章 报刊 通讯 809
第一节 报纸 刊物 809
第二节 通讯报道 810
第七章 档案与史志 811
第一节 档案工作 811
第二节 地方志工作 811
第三节 党史资料征集 812
第八章 文物 812
第一节 古遗址 812
第二节 古建筑 814
第三节 古墓葬 817
第四节 碑匾 818
第五节 纪念物 821
第六节 馆藏文物 823
第二十五篇 卫生 体育第一章 卫生 827
第一节 卫生机构 827
第二节 卫生防疫 832
第三节 妇幼保健 837
第四节 医疗 839
第五节 医药 841
第二章 体育 843
第一节 体育设施 843
第二节 群众体育 843
第三节 学校体育 845
第四节 人才培养 846
第五节 体育竞赛 848
第二十六篇 风俗 宗教 方言第一章 风俗 859
第一节 生活习俗 859
第二节 岁时习俗 861
第三节 礼仪习俗 862
第四节 行业习俗 864
第五节 陋习 865
第二章 宗教 865
第一节 道教 865
第二节 佛教 866
第三节 基督教 867
第四节 天主教 868
第三章 方言 869
第一节 海南话 869
第二节 琼山土语 870
第二十七篇 人物 877
第一章 人物传 877
第一节 古代人物 877
第二节 近现代人物 886
第二章 人物录 927
第一节 革命烈士英名录 927
第二节 离休干部名录 940
第三节 中共50年以上党龄党员名录 942
第四节 劳模先进名录 943
第五节 高级职称科技人员名录 950
第六节 历代进士举人乡贤名录 955
附录 961
一、文告辑存 961
二、旧志序录 981
三、珠崖郡治遗址考证 985
四、琼山市(县)1991~1998年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统计表 990
编后记 991
《琼山县志》编纂委员会及编纂人员名单 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