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解厚黑学大全集 全本插图典藏版》PDF下载

  • 购买积分:14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李宗吾著
  • 出 版 社:南昌: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0
  • ISBN:9787539040615
  • 页数:425 页
图书介绍:本书广泛收集了李宗吾的大量论文和专著,其中包括《厚黑学》、《厚黑原理》、《厚黑丛话》、《厚黑别论》、《社会问题之商榷》、《中国学术之趋势》等篇章,收录了张默生、林语堂、南怀瑾、柏杨等文化名流对李宗吾其人、其书的深度解读,并配有精美的插图和详细的图解,让您在最短的时间内领略厚黑的思想精髓,是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图文并茂的“厚黑学大全集”。

编者序 厚黑殿堂,唯吾独尊 2

第一部 厚黑学 16

自序:闲来无事话厚黑 16

一.绪论:厚黑是天性中的固有之物 17

二.厚黑学论:古人深知其精髓所在 19

三.厚黑经:一切都因人而异 24

四.厚黑传习录:官场中的厚黑妙用 28

五.结论:厚黑不可以赤裸裸 34

附:古文体原版《厚黑学》 35

第二部 厚黑原理(心理与力学)自序一:我的思想出发点 40

自序二:心理变化也有规律可循 42

一.性灵与磁电:心理现象与磁电现象相似 44

二.孟荀言性之争点:人性之初究竟是善还是恶 50

三.宋儒言性误点:没有去除一己之私 57

四.告子言性正确:人性善恶皆可 64

五.心理依力学规律而变化:凡物都有极限 75

六.人事变化之轨道:事物发展都有相应规律 82

七.世界进化之轨道:上升的螺旋式 90

八.达尔文学说之修正:种源论讲解的是禽兽社会 96

九.克鲁泡特金学说之修正:不提倡无政府主义 102

十.我国古哲学中含有力学原理:中西学说可以相互借鉴 108

十一.经济、政治、外交三者应采用合力主义:齐心合力才能强大 118

第三部 厚黑丛话 124

自序:我也不敢强自立异 124

致读者诸君:真理不必出自我口 126

厚黑丛话卷一:宗吾学说的诞生 128

厚黑丛话卷二:学说要义 146

厚黑丛话卷三:吾学与力学的关系 169

厚黑丛话卷四:用我的观点看圣人 185

厚黑丛话卷五:古今的政治外交 213

厚黑丛话卷六:脸厚心黑的妙用 236

第四部 厚黑别论 260

自序:宗孔子不如宗自己 260

我对于圣人也之疑:不可盲目崇拜 262

怕老婆的哲学:怕妻可成功 271

六十晋一妙文:厚黑圣人低调庆生 278

第五部 社会问题之商榷 282

自序:对于社会问题的一些看法 282

一.公私财产之区分:只有个人脑力体力归私 284

二.人性善恶之研究:可谓无善无恶 286

三.世界进化之轨道:曲折中前进 299

四.解决社会问题之办法:处理好土地问题 308

五.各种学说之调和:必先寻出本源 323

第六部 中国学术之趋势 330

自序一:心理变化随着力学变化而改变 330

自序二:任何思想都有自己的规律 332

一.老子与诸教之关系:分分合合 333

(一)中国学术分三大时期 333

(二)《老子》一书是周秦学派之总纲 334

(三)无为的意义 336

(四)“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之意义 337

(五)老子绝圣弃智的作用 339

(六)什么是盈虚消长 342

(七)老子之兵法 343

(八)史记老庄申韩同传的根源 344

(九)老子与其他诸子 345

(十)孔子不言性与天道之原因 347

(十一)三教异同之点 349

(十二)宋学是融合儒释道三家学说而成 351

(十三)宋学含老学成分最多 354

(十四)程明道死后之派别 358

(十五)学术之分合 359

二.宋学与蜀学:融合贯通 361

(一)二程与四川之间的关系 361

(二)四川之易学 361

(三)四川之道教 363

(四)四川之佛教 364

(五)二程讲道台 365

(六)孟蜀之文化 366

(七)苏子由之学说 368

(八)学术之演进 370

三.宋儒之道统:破除门户之见 371

(一)道统之来源 371

(二)道统之内幕 374

(三)宋儒之缺点 377

四.中西文化之融合:化解根本中突 381

(一)中西文化冲突之点 381

(二)中国学说可救印度西洋之弊 382

(三)中国学术界之特点 386

(四)圣哲也有等级 389

(五)老子学说可贯通西洋最优秀的民主思想 391

(六)学道应走融合中西印三方学术的途径 393

附录一 名家谈李宗吾与《厚黑学》狂人李宗吾&南怀瑾 398

评李宗吾《厚黑学》&林语堂 401

论《厚黑学》&柏杨 403

一颗思想界的“彗星”&张默生 409

怪诞寂寥的李宗吾&寒爝 411

狂狷嘲世一教主&许倬云 414

附录二 宗吾与孔子 416

宗吾家世 416

亲访宗吾答客问 421

孔子办学记 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