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临床药物学总论 1
第一节 临床药物学概述 1
一、我国药物学的发展简史 2
二、临床药物学的研究内容 2
三、临床药物学与药理学的关系 2
第二节 药物的来源及植物药的成分 2
一、药物的来源 2
二、较重要的植物药化学成分 2
第二章 药物的体内过程与药物效应动力学 5
第一节 药物的作用及药物效应动力学 5
第二节 药物的体内过程 6
一、药物的吸收 6
二、药物的分布 8
三、药物的生物转化 9
四、药物的排泄 9
第三节 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 10
一、剂量 10
二、制剂及给药途经 10
三、联合用药 11
四、病人的因素 11
第三章 临床药物代谢动力学 13
第一节 基本概念 13
一、临床药物代谢动力学概念 13
二、药物在体内的过程 14
三、房室模型 15
四、药物代谢动力学参数 16
第二节 单室模型药物代谢动力学 18
一、静脉注射血药浓度 18
二、静脉滴注血药浓度 22
三、血管外给药血药浓度 25
第三节 双室模型药物代谢动力学 32
一、双室模型的静脉注射 32
二、双室模型的静脉滴注 35
三、血管外给药 35
第四节 非室模型药物代谢动力学简介 37
一、概念 37
二、统计矩原理 38
第五节 药物代谢动力学的研究方法 40
一、特殊人群的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 40
二、生物利用度研究及生物等效性研究 42
第六节 中药临床药物代谢动力学简介 45
一、中药临床药物代谢动力学概念 45
二、中药临床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46
三、中药临床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应注意的问题 47
第四章 治疗药物监测与临床给药方案的设计 49
第一节 治疗药物监测的基本知识 49
一、血药浓度与药理效应 49
二、决定血药浓度的药动学参数 52
三、影响血药浓度的因素 52
四、药物治疗浓度范围的确定 53
第二节 治疗药物监测应考虑的基本因素 54
一、药效学原因 54
二、药动学原因 54
第三节 需测定药物浓度进行监测的主要药物 55
一、地高辛 55
二、苯妥英 57
三、卡马西平 59
四、丙米嗪 60
五、碳酸锂 61
六、茶碱 62
七、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63
八、环孢素A 64
第四节 药物血药浓度测定常用技术 66
第五节 个体化给药方案的设计 68
一、给药方案设计的一般程序 68
二、临床常用的几种给药调整方法 69
第六节 个体化给药方案设计的新进展 76
第七节 治疗药物监测的临床应用 77
一、获取个体药动学参数 77
二、制订用药方案 77
三、指导调整剂量 78
四、肝、肾功能损伤时剂量的调整 79
第八节 治疗药物监测网络模型的建立 79
一、临床药师参与个体化给药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79
二、治疗药物监测网络 80
三、治疗药物监测网络模型建立的基础 80
四、治疗药物监测网络模型 81
五、信息的发布 83
六、讨论 83
第五章 药物相互作用及其临床意义 84
第一节 概述 84
第二节 药物相互作用的机制 85
一、药剂学方面的相互作用 85
二、药效学方面的相互作用 86
三、药代动力学方面的相互作用 87
四、其他 95
第三节 临床用药易发生的药物相互作用 95
一、易发生相互作用的药物 95
二、易受影响的病人 97
第六章 药物不良反应 98
第一节 概述 98
一、国外严重药物不良反应事件 98
二、国内严重药物不良反应事件 99
第二节 药物不良反应 99
一、药物不良反应的定义 99
二、药物不良反应的分类 100
三、药物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 101
第三节 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机制 103
一、A型不良反应的发生机制 103
二、B型不良反应的发生机制 104
第四节 药物不良反应监测 105
一、国外药物不良反应监测概况 105
二、药物不良反应监测范围 105
三、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内容 106
四、药物不良反应因果关系评价 106
第五节 药物不良反应的监测方法 106
一、自发呈报系统 106
二、集中监测系统 107
三、病例对照研究 107
四、队列研究 107
五、记录联结 107
第七章 药源性疾病 109
第一节 药源性疾病概述 109
一、定义 109
二、药源性疾病和药物不良反应的区别 109
第二节 药源性疾病的分布特征 109
第三节 药源性疾病的分类 110
第四节 药源性疾病的基本类型 111
第五节 药源性疾病的发病机制和发病因素 112
一、药源性疾病的发病机制 112
二、药源性疾病的诱发原因 112
第六节 药源性疾病的诊断原则和防治原则 113
一、诊断 113
二、处理原则 113
三、防治原则 113
第八章 临床合理用药 114
第一节 药物在临床治疗中的作用 114
一、药物的基本作用 114
二、药物治疗在临床医学中的地位 114
第二节 合理用药的意义 115
一、合理用药的含义和原则 115
二、影响合理用药的因素 115
第三节 药物的选择及用药注意事项 117
一、药物的选择 117
二、用药注意事项 117
第四节 中药合理用药 119
一、复方配伍相互作用 119
二、中西药合用相互作用 121
三、中成药合理用药 125
四、中药不良反应监测及药源性疾病 126
第五节 药物经济学与合理用药 127
一、概述 127
二、药物经济学研究方法 128
三、成本-效用分析 132
四、最小成本分析 133
第九章 特殊生理病理状态下的合理用药 134
第一节 妊娠期及哺乳期用药 134
一、妊娠期临床用药 134
二、哺乳期临床用药 137
三、新生儿用药特点 137
四、婴幼儿期用药特点 138
五、儿童期用药注意事项 138
第二节 老年病人合理用药 138
一、老年人生理生化特点及用药特殊性 139
二、老年人的药代动力学改变 139
三、老年人临床药效学变化 140
四、老年人用药原则 140
第三节 肝功能不全时的用药特点 141
一、肝脏在药物代谢中的作用 141
二、肝脏疾病对药物代谢的影响 141
三、肝脏疾病对药物效应的影响 142
四、药物对肝脏的不良影响 142
五、肝功能不全病人用药原则 142
第四节 肾病患者对药物处置的影响 142
一、肾脏疾病对体内过程的影响 143
二、肾脏疾病对药效的影响 143
三、给药方案调整 144
四、药物的肾毒性 144
五、肾功能不全时药物使用原则 144
第五节 其他疾病与合理用药 145
第十章 临床常见药物的不合理使用 146
一、抗生素 146
二、解热镇痛药 146
三、中药 146
四、“补药” 147
五、激素及其他药物 148
六、联合用药 148
第十一章 临床常见药物中毒与解救 150
第一节 概述 150
一、毒物的分类 150
二、毒性分级 150
三、毒物进入体内及其消除的过程 151
四、中毒发生的机制 157
五、急性中毒的一般救治 158
第二节 常见药物急性中毒的抢救与治疗 164
一、临床常见药物中毒 164
二、天然药物中毒的救治 180
第十二章 临床药物利用评价 187
第一节 概述 187
一、药物利用评价的概念及其意义 187
二、药物利用评价方法的产生与进展 188
第二节 药物利用评价的方法 189
一、药物利用评价的必要性 189
二、评价方法 189
第三节 美国的药物使用评价(DUE) 191
一、DUE的基本概念 191
二、DUE选择药物的标准 191
三、DUE评价标准的制定 191
四、DUE的基本要素 192
五、DUE中药师的职责 192
六、DUE的经济性质 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