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景观格局空间分析概述 1
1.1 景观生态学概述 1
1.1.1 景观和景观生态学的定义 1
1.1.2 景观生态学发展简史 1
1.1.3 景观生态学研究对象和内容 4
1.2 景观生态学基本原理 5
1.2.1 景观整体性与异质性原理 5
1.2.2 景观生态学研究的尺度性原理 5
1.2.3 景观生态流与空间再分配原理 6
1.2.4 景观结构镶嵌性原理 7
1.2.5 景观的文化性原理 7
1.2.6 景观的人类主导性原理 8
1.2.7 景观多重价值原理 8
1.2.8 景观结构与功能关系原理 9
1.2.9 景观格局与过程关系原理 9
1.3 “3S”技术与景观格局分析 10
1.3.1 GIS在景观格局分析中的应用 10
1.3.2 RS在景观格局分析中的应用 12
1.3.3 GPS在景观格局分析中的应用 12
1.3.4 “3S”集成技术在景观格局分析中的应用 13
参考文献 13
第2章 景观空间结构与变化 15
2.1 景观类型 15
2.1.1 景观系统分类依据 15
2.1.2 景观系统分类的原则 16
2.1.3 景观分类体系 16
2.1.4 主要景观类型及特征 17
2.2 景观结构 20
2.2.1 斑块 20
2.2.2 廊道 22
2.2.3 基质 24
2.2.4 网络 25
2.2.5 生态交错带 27
2.3 景观变化 30
2.3.1 类型水平的景观指数 30
2.3.2 景观水平的景观指数 31
参考文献 32
第3章 景观格局空间分析关键技术 33
3.1 景观单元选择技术 33
3.2 景观格局空间分析数据获取与处理 33
3.3 景观格局空间分析技术 34
3.3.1 景观多样性分析 35
3.3.2 景观均匀性和优势度分析 35
3.3.3 景观破碎化分析 35
3.3.4 景观聚集度分析 36
3.4 景观指数选择技术 36
3.4.1 多样性指数 36
3.4.2 优势度指数和均匀度指数 36
3.4.3 景观斑块数破碎化指数 37
3.4.4 聚集度指数 37
3.5 景观指数应用技术 37
参考文献 38
第4章 景观生态格局分析常用软件 40
4.1 Spatial Scaling Programs 40
4.1.1 1维空间分析程序 40
4.1.2 2维空间分析程序 42
4.2 APACK 44
4.2.1 安装和运行 44
4.2.2 APACK支持的数据格式 45
4.2.3 APACK命令概述 46
4.2.4 APACK命令的操作 46
4.3 SIMMAP2.0 48
4.3.1 修正随机聚类方法 48
4.3.2 模拟结果量化的景观特征指数 51
4.4 Patch Analyst 53
4.4.1 程序的运行 53
4.4.2 空间分析的步骤 54
4.5 Fragstats 58
参考文献 59
第5章 Fragstats的运行与操作 60
5.1 Fragstats使用说明 60
5.2 Fragstats数据格式 61
5.3 Fragstats输出文件 64
5.4 背景值、边界和边界线 66
5.5 Fragstats菜单项及其操作 72
5.5.1 打开Fragstats的开始窗口 72
5.5.2 设定运行参数 74
5.5.3 选择和限定斑块、类和景观指标 81
5.5.4 批处理文件的运行 86
5.5.5 编辑类属性文件(可选) 88
5.5.6 运行Fragstats 89
5.5.7 浏览和保存结果 89
参考文献 91
第6章 Fragstats中的指标度量 92
6.1 Fragstats指标概述 92
6.1.1 指标简介 92
6.1.2 指标分类 93
6.2 不同尺度水平的指标度量 93
6.2.1 斑块尺度水平的度量指标 93
6.2.2 斑块类型尺度水平的度量指标 95
6.2.3 景观尺度水平的度量指标 96
6.3 分类型的指标度量 97
6.3.1 面积/密度/边缘指标度量 97
6.3.2 形状指标度量 106
6.3.3 核心面积指标度量 111
6.3.4 独立/邻近指标度量 117
6.3.5 对比度指标度量 122
6.3.6 蔓延度与离散度指标度量 125
6.3.7 连通性指标度量 136
6.3.8 多样性指标度量 140
参考文献 144
第7章 尺度(粒度)与景观指数选取 147
7.1 景观时空尺度 147
7.1.1 景观时空尺度概述 147
7.1.2 景观变化的尺度依赖性 150
7.1.3 粒度与景观指数选取 153
7.2 景观指数间相关性及其选取 160
7.2.1 景观指数间关系的量化分析 160
7.3 景观分类对景观指数影响的量化分析 176
7.3.1 研究思路与方法 176
7.3.2 景观指数间的相关关系对景观分类的敏感性 177
7.3.3 景观指数对分类数敏感性空间分异 179
7.3.4 景观指数的局限性 180
参考文献 180
第8章 景观指数阈值分析 182
8.1 确定景观指数阈值的必要性 182
8.1.1 景观指数阈值是景观格局优化的基本判据 182
8.1.2 景观指数阈值是判断景观格局优化的前提 183
8.1.3 景观指数阈值是判断景观异质性的指示器 184
8.2 景观指数阈值确定的方法 186
8.3 景观指数参考阈值 188
参考文献 191
第9章 城市景观格局变化研究 192
9.1 研究方法的选取 192
9.2 数据的选取和处理 192
9.2.1 数据的来源 192
9.2.2 景观参数选取与设置 193
9.3 景观格局变化结果分析 196
9.3.1 景观要素的空间分布特征 197
9.3.2 3大圈层的景观结构特征 197
9.3.3 结论与建议 199
参考文献 199
第10章 低山丘陵区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分析 200
10.1 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分析 200
10.1.1 研究区域与方法的选取 200
10.1.2 景观格局分析结果 203
10.2 土地利用景观格局空间演变 206
10.2.1 研究区域与方法的选取 206
10.2.2 各土地利用景观类型的面积转移变化分析 206
10.2.3 景观格局空间演变分析 208
参考文献 209
第11章 农田景观格局演变规律分析 210
11.1 中捷友谊农场农田景观演变 210
11.1.1 建场前农田景观格局 210
11.1.2 1956年建场的农田景观格局 211
11.1.3 1985年包产到户前的农田景观格局 212
11.1.4 2003年包产到户后的农田景观格局 213
11.2 农田景观格局量化指数 213
11.3 中捷友谊农场典型区片农田景观指数特征 214
11.4 小结 216
参考文献 216
第12章 郑州市城区景观格局分析 217
12.1 数据来源与方法的选取 217
12.2 城市景观格局分析 219
12.2.1 城市景观格局的总体特征 219
12.2.2 不同功能区景观格局特征 220
12.2.3 城市绿地覆盖格局特征 222
12.2.4 公共绿地可达性分析 223
12.3 小结 223
参考文献 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