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泉草堂遗稿 3
前言 3
本传 5
记 6
员山里记 6
铭 7
明赐进士第升授奉政大夫工部都水司郎中周务斋公墓志铭 7
序 10
奉政大夫广西按察司佥事竹庵吴公墓志铭并序 10
表 13
大明武昌府通判懒斋周公墓表 13
诗 16
贞节莫孺人三首 16
送周清溪先生福州司训 17
哭周岳父追忆前事 并序 17
过丈人墓有感而作 18
挽冬官周务斋先生三首 19
校勘记 20
梁中丞集 23
前言 23
书 25
背水战书与带川书 25
碑文 29
荡空松山碑文 29
行状 34
海忠介公行状 34
诗 49
塞上曲七首 49
附梁必强遗稿 51
琼州府儒学正乐碑记 51
赠吴省斋先生荣荐序 53
层峦耸翠二首 55
青草孝贻祠堂和张子翼韵 55
附录 56
本传 56
御祭云龙公文 57
许忠直集 61
前言 61
序 63
赠贺定斋邑侯仁政荣满序 63
赠县尹贺定斋家居六十一寿序 65
记 67
喻义亭朱陆同然记 67
尚友书院记 69
陈邑侯去思记 71
巡按蔡公散澳党碑记 72
会同学田记 73
儋兰村德义书馆记 74
迁建儒学记 76
浚河记 78
祭文 80
祭海忠介公文 80
诗 81
文笔峰 81
五指山和丘文庄公韵 82
海口渡 82
挽海忠介公 82
玉阳书院 83
皋塘馆喜晴拟回玉阳书院祀白沙先生 83
游青山三首 83
马鞍冈 84
附录 85
本传 85
赐进士吏户兵三科给事中许忠直公墓表 85
松溪小草 91
前言 91
松溪小草序 93
新刻松溪小草序 96
序 98
学庸浅言序 98
史评序言 99
历代帝王圣贤将相图序 100
樊侯称觞序 101
胡母周孺人八秩开一序 102
陈亦先七十有一序 104
引 106
丘君雨长暨贤配潘孺人六十双寿引 106
金莲庵募化重修大士堂引 107
铭 108
涌玉泉铭 108
续龙梅四景 小引 108
万松垄 108
龙梅塔 108
记 109
寄傲轩记 109
重修庙宇题名记 110
赞 111
小影自赞 111
陈亦先像赞 111
题周端臣岳翁遗像 112
祭文 112
祭张葳宇文 112
祭符仪山先生文 114
祭王漫叟文 116
诗 118
古珠崖 118
别友人梁兰村 118
梁兰村为予作松石歌以答之 119
松 120
寄题试剑峰大小洞天 120
戊寅清和月喜八闽老友燕及偕诸子过松溪遍探名胜为挥六图纪游作此志盛 121
戊寅冬怀儿北征二首 122
雨中观壁间书画忆亡友 123
松间挂笠 124
赠东河友人吴邃章 124
石浪濯足 124
悬崖听泉 125
题董宗伯书画册 125
冰霜节操歌为吴明府李太君作 126
李滨江广南游归舟泊琼岛握手言欢道及广南之盛为赋广南八咏选四 127
题韩夫人捞月图 128
柬何心斗 128
十月海棠花开琼庠为琼山王明府贽作 129
赠云载青 130
七星岭 130
中秋阻雨步樊明府韵二首 131
上滩 131
下滩 131
移花就雨 132
岭下村雨宿 132
答漫叟 132
石浪亭落成 132
友人吴于庵邮致新诗有池十亩搆轩临焉命以名斋偶记杜陵有残夜水明楼之句聊以水明额之不知轩中人午夜读倦四壁无声斗转星稀水明之致果有当否当为予道之 133
丙子八月廿三日飓风 133
候渡 133
丙子九月登文笔峰 134
听友人谈遗事 134
不寐 134
扁舟晓泛 135
寄题澹庵泉 135
文峰览胜 135
题莲华庵 135
过云齐滩 136
太平道中 136
海安即事 136
奉和樊明府重阳登高四韵 137
寄怀叶苍崖 137
步张卓盈见赠原韵 137
庚寅仲春访家元有山中茅斋 137
登苍屹山 138
约梁兰村同登建江楼二首 138
走笔柬兰村兼索题笺 139
初冬偕梁兰村郊外访友马上口占 139
李滨江广南游归舟泊琼岛赋此赠之 139
访林桂如村庄 139
叠石先生漫叟翁暨诸同人集石浪亭听松 140
和漫叟韵 140
登郡城鼓楼选四 140
丙子仲春偕家怀晋永日泛舟分韵共赋 141
九日问友吴旭升病 142
秋日访张嘉湖 142
丙子秋建江买舟入桃谿访漫叟 142
别施澄庵归携李 142
赠漫叟 143
赠家怀晋兄 143
丁丑花朝访家印白弟 143
晚登慈云岩 144
月夜赠梁瑞桢 144
寄怀李苑超世侄 144
游惠液泉 144
山产晓发马上口占 145
赔覃丹溪 145
建江清晓 145
癸未仲春望日过石门访江祥文不遇 146
仲夏访东河吴邃章友人山居 146
赠宁波周汉雯 146
依原韵答林文若 146
重九雨霁偕友人蔡天三由龙门塔过溪至松林 147
谢樊明府遥寄诗笺 147
秋淋阻约寄怀樊明府 147
陈掞章招饮 秋雨阻行赋谢 148
癸未除夕 148
癸未杪冬喜陈惕若过访松溪书舍赋赠 148
入临高道中同叶苍崖作 148
奉和樊明府后堂落成原韵 149
甲申雨中七夕 149
甲申九日偕诸友人登文笔峰 得高字 149
菊月偕何心斗莫式翁携樽过金莲精舍剧谈 150
步原韵赠周洛臣 150
冬月过嘉湖赠张惟简 150
寄怀卢韩五 150
寄怀邱雨长 151
冬日与周洛臣登九曲尖峰 151
那山雅集即席分赋 151
仲冬纪异 152
甲申杪冬喜晤叠石先生重游建江 152
遣怀呈吴于庵 152
答莫介梧原韵 152
清晓泛舟 153
戊子重九后二日志感 153
九日偕同人登万松垄 得松字 153
家鹤洲自万春解组过访喜晤有用故友连宵共谈 154
九日会阳道中 已丑年 154
别李友生归东莞 154
莫介梧公车北上绕道定襄家晋予署中诗以讯之 155
喜嘉禾陆世兄过访龙梅村居 155
答潘秃翁下榻茉莉轩韵 155
送陈望云归余姚 156
庚寅暮春访家鹤洲 156
五指参天 156
过愈村访王石君不遇 156
春日酌酒 157
春日途次 157
题樊明府潇湘夜月图 157
偶成 157
附录 158
本传 158
扬斋集 163
前言 163
序一 169
序二 170
策 172
策问一 172
策问二 174
对 176
拟王赞襄琼南人物风俗对 176
记 180
孝贻祠堂记 180
官隆田沟记 181
序 183
重修族谱序 183
文昌吕氏族谱序 185
风檐录序 186
呈 188
呈请丘文庄海忠介二公崇祀两庑 188
书 191
复于邑侯改建雁峰书院书 191
与诸生论经学书 193
与诸生论史学书 194
与诸生论理学书 197
与诸生论古文书 200
上冯鱼山先生书 201
寄羊城同学书 201
传 202
李卓斋先生传 202
王由之彦清二义士传 204
碑铭 206
青草海忠介公祠碑 206
慎斋明经周先生墓志铭 207
诗 209
拟张茂先励志诗 次原韵 209
读史 210
读大学衍义补有怀丘文庄公五古百韵 212
浮粟泉歌 214
落花曲 215
及门询古诗源流聊成韵语答之 215
喜及门韩紫东举进士膺馆选赋诗赠之 218
月夜忆弟 218
乌江 218
红桥 219
晓色 219
寄子经墨峰诸弟四律俱以何处青山是越州作结 219
观杜少陵遗像敬题一律以志向往 220
谒韩文公祠 220
咸阳怀古 220
姑苏怀古 221
春游得句 221
春 221
夏 222
秋 222
冬 222
春日集高鹤亭别野漫占呈教 222
偶题 223
九日集调风阁即席奉和杨制军太夫子见示原韵 223
花田怀古 223
舟泊清远峡寄子经四弟 224
飞来寺 224
舟中口占寄弟 224
朱仙镇谒岳王祠 225
舟次平沙寄江南诸友 225
闲居遣怀 225
题山斋壁 225
寄友 226
秋雁 226
秋柳 226
卜居城南即事书怀 227
琼台怀古 227
贺儋州李文广七十寿诗 229
题苏文忠公笠屐图 230
吟秋集古四首 230
秋声 230
秋色 231
秋晴 231
秋阴 231
海棠桥 232
秋日送友之衡阳口占 232
途中复次前韵却寄陈明也司马 232
题河田官舍应卓斋师见示韵 232
河田竹枝词 233
次黄天章原韵十绝 234
西湖十景次友人韵 235
苏堤春晓 235
平湖秋月 235
曲院荷风 236
断桥残雪 236
柳浪闻莺 236
花港观鱼 236
雨峰插云 237
三潭印月 237
南屏暮钟 237
雷峰夕照 237
杂感集唐十绝 238
过兰石书室因雨止宿时有珠江之行聊成一绝 239
风雨夜小酌 239
闺怨十绝 239
集古十绝寄琼南诸友 240
辑拙作成编漫题二绝 241
附录 242
本传 242
墓志铭 244
白鹤轩集 249
前言 249
文集 251
奏疏 251
奏广东英夷滋扰情形疏 251
奏英夷滋扰督臣玩延贻误疏 253
奏逆夷窜入省城须分路夹攻以图收复疏 255
奏广东江面土匪聚掠请旨严饬查办以靖地方疏 256
奏外省例设书胥誊写词状应严行查禁以杜弊端疏 258
奏畿疆业已肃清从前被贼裹胁难民来京生理者恳恩免究疏 260
奏督抚参劾属员应据实陈奏从严惩办以儆贪墨而肃官箴疏 262
奏海运司员保举过优比例沥陈疏 264
奏各州县考试文童受财枉法请旨严禁以肃吏治疏 267
围攻英夷檄 268
补授云南粮储道员缺谢恩疏 272
兼署云南臬篆谢恩疏 272
记 273
重阳度昭化天雄关记 273
三溪社学记 275
序 276
四川己未恩科武乡试题名录后序 276
云南武乡试录后序 277
昌述村翻刊族谱序 278
林环溪先生八旬晋四寿序 280
钦加同知衔署琼州府海防同知知琼山县事加三级培生金老父台大人五旬大庆荣寿序 282
传 284
李母杨太宜人传 284
颂 286
署文昌县刘望三德政颂 286
赞 287
崖州营游戎唐泰清像赞 287
陈清如先生像赞 288
李万年先生像赞 289
潘子善余母吴太孺人像赞 289
卢迪甫像赞 290
铭 290
韩碧湖暨郭安人合葬墓志铭 290
赋 292
石鼓赋 292
文 294
哭孙肇元文 294
信 296
寄文渊先生信 296
诗集 297
丙寅五月十九夜梦中得诗云冠裳采色唐虞盛草木恩晖日月长醒后记去年放粮道即是日也一官瓜及万里蓬飘吉梦为何因用其词及其意作七律二首 297
彭子嘉由南书房京察一等转补御史升授云南盐道前途阻梗淹留川僰所植兰一朵九出馥郁异常余赴粮道任同处逆旅作此以破岑寂丙寅五月二十日 298
盐粮道署在滇省城内彭子嘉不乐赴任以当事者皆武人也作此以促其行 298
彭子嘉苦病思归见于词色作此以慰之 299
丁卯上巳宋小墅前辈招往龙潭修禊同游者二十三人分韵赋诗肴核具陈笙歌迭奏比右军兰亭实为过之余拈韵得集字 299
和李铭珊刺史龙潭修禊原韵 300
丁卯重九马培之协戎招饮席上读宋小墅前辈赏菊诗次韵奉和① 300
丁卯重阳偕寮佐登五华山时迤西军务未息各赋诗写怀仍用宋小墅赏菊原韵 300
周漱泉山长植梅二株于五华书院学半堂前并纪以诗此梅乃龙泉寺道人所赠时昆垣戒严余办防剿事务草草致和工拙不计也 301
和沈朗山海心亭公燕诗二首 301
戊辰封篆日作 302
和沈朗山赠余封篆诗 302
沈朗山玉笙楼诗稿各体皆备人目为诗狂作此以戏之 302
沈朗山答余诗云迩来遇敌侬先怯咫尺军中有一韩余非敌也依韵奉酬 302
沈朗山赠红顶一颗以诗报之 303
沈朗山眷口在蜀无以为家屡思弹铗为居停所留咏此代柬 304
和沈朗山寒夜排闷诗 304
和沈朗山宜园感旧绝句 304
朗山悼忘姬诗情辞悱恻忆拙荆于前年弃世作此写怀亦以歌当哭也 305
朗山办滇点军务奉旨赏强都巴图鲁字清语谓其聪明肯任事好汉也旋补授云南盐道作此以颂之 305
寿迤东道蔡芥舟并贺新加奇车伯巴图鲁之喜 306
贺沈朗山进盐道署新任之喜 306
和沈朗山即事感怀诗四首 306
中秋夜雨 滇乱人民离散故诗中及之 307
同治癸酉年八月初四日自昆垣进京司道各官出郊饯别是日濒行时盐道沈意文赠扇题诗余酬以所养双鹤依韵和二首 308
甲戌二月出京龚叔雨世兄赠扇题诗余依韵奉酬 308
寿宋引恬方伯七十 309
寿盐道沈朗山 310
琴苋图 311
和蔡芥舟赠别诗四首 312
续和前韵四首 313
宋小墅前辈依韵和四章再次韵奉酬 313
小墅再用前韵赋诗四首老有退志作此以留之 314
寿蔡小霞年伯 314
闱中遇雨 315
闱中交卷甚迟作此以示多士 315
张桐厢先生之孙小名福寿英华露爽如虎豹之驹虽未成文已有食牛之气五岁开蒙余名之曰堂杰作诗以勉之 315
张堂杰开蒙甫周月屡来署向余背诵三字经聪颖出群作此以为前程之券 316
与迤东道蔡芥舟话别诗五首 317
松鹤图 317
附录 319
本传二 319
韩紫东先生传 321
志亲堂集 327
前言 327
记 329
重修永丰城垣庙宇河堤各工记 329
新建徐闻琼文会馆记 330
重修关帝庙记 东郊墟 331
东阁里友文社记 332
崇文社宾兴记 334
拟会同变通社仓置产碑记 334
序 336
重修文昌县志序 代张邑侯撰 336
邓絅堂贰尹诗序 337
林旸谷诗集序 338
永丰岭南王氏谱序 339
李氏续修合族谱序 340
冯御史支谱序 341
竹?宗谱序 343
马村房谱序 344
琼山苍一图兴贤宾兴序 345
虎山书院宾兴序 347
焕文社宾兴序 348
韩洪美宾兴序 349
溪西创捐宾兴序 350
邑侯张浴汀公德政并寿序 351
传 353
孝廉郑柏山先生传 353
邢养愚先生传 355
岁贡周壮其传 357
节妇蔡林氏传 358
行述 360
先考行述① 360
跋 364
陈中秘稿跋 364
书后 365
书陈萃田诗后 365
书 366
上熊璧臣师书 366
复南昌县尹张兰江同年书 367
复刘詹岩殿撰书② 368
上广饶九南兵备道某书 369
与王汉桥同年书 370
示 372
编排保甲示 372
保甲章程 373
诗 378
送刘詹岩殿撰应诏入都即次述怀原韵 378
刘詹岩殿撰入都陈情恩准归养再次述怀原韵 379
题张子光兰菊竹三友图 379
题友人友鹤图真照 380
题罗灌余安澜图 380
奉先考讳归里刘詹岩殿撰以诗送行次韵志别 381
壬辰北上同行者为广宁程毓澜德庆李犹龙梁维城皆系新科沿途行店车夫要挟需索不堪言状至王营起旱更倍于前程李诸君愤极然会试期迫无可奈何因以贫身春尘人五字为韵各赋七律 382
对月怀友 382
九月登赵王楼思亲而作 382
赴礼部试家伯环溪夫子以诗送行即次其韵 附来诗 383
闻生弼儿口占 383
登五层楼 384
严子陵钓台 384
续娶张氏韩太史紫东以诗寄赠即次其韵 附来诗 384
题邹云池忆母授经图 385
壬子奉调晋省永邑士民饯送兼赠诗章率成七律四首志别 385
刘生煜璋以诗寄怀即次其韵 387
崇义署中登楼思亲 388
题张仲玉孔雀画扇 388
西南望月 388
祝某年伯大人双寿 388
跋 389
附录 390
本传 3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