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课程基本问题研究》PDF下载

  • 购买积分:11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高有华著
  • 出 版 社:镇江:江苏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0
  • ISBN:9787811301793
  • 页数:270 页
图书介绍:本书共分四编分别,探讨了大学课程论的研究范畴、学科性质、研究内容和任务、大学课程的实质以及理论基础,阐述了中外诸国大学课程的演变、改革与发展趋势以及大学课程理论创建与创新,揭示了文化观、价值观、知识观、教学观与课程论的深层联系,从课程论的专业技术层面对大学课程的课程体系结构、课程分类、课程资源开发、课程编制、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等理论进行了系统剖析。本书既展现了世界各国大学课程演变的历史脉络,又昭示了课程理论工作者探索大学课程的心路历程;既具有深刻的理论探索,又关照现实、关照大学课程实践,具有很强的应用性。它对教育学科专业的学生、广大教师、教育研究人员和教育管理者提升课程意识,提高课程自觉理性,开拓宏观把握世界各国课程动态的视野,增强大学课程实践能力,提供了有价值的借鉴作用。

第一编 大学课程概论 3

第一章 大学课程论的研究对象、任务和内容 3

第一节 大学课程论的研究对象 3

一、关于课程论研究对象的主流观点 3

二、大学课程论以课程问题为研究对象 4

第二节 大学课程论的性质 4

一、课程论学科性质的主要观点 4

二、关于课程论学科性质观点的讨论 5

第三节 大学课程论的任务和内容 5

一、大学课程论的任务 5

二、大学课程论的内容 6

第四节 大学课程论的地位和研究方法 8

一、课程论的诞生 8

二、大学课程论的地位 9

三、大学课程论的研究方法 11

第二章 大学课程的内涵和探讨方法 13

第一节 大学课程的内涵 13

一、课程含义探索 13

二、大学课程的含义 17

第二节 课程内涵的探讨方法 17

一、关于课程本质的代表性观点 18

二、课程本质探索的方法论 19

第三章 大学课程论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24

第一节 大学课程的理论研究基础 24

一、课程的基础 24

二、课程的理论基础 25

三、课程研究的理论基础 25

第二节 大学课程论与哲学 27

一、哲学对大学课程论的意义 27

二、哲学对大学课程论的影响 28

第三节 大学课程论与文化学 30

一、文化对大学课程观的制约 30

二、文化对大学课程的制约表现 33

第四节 大学课程论与社会学 36

一、社会学对大学课程论的意义 37

二、社会学对大学课程的制约表现 37

第五节 大学课程论与心理学 40

一、心理学对大学课程论的意义 40

二、心理学对大学课程的作用 41

第二编 大学课程发展 47

第四章 中国古代、近代大学课程的发展 47

第一节 中国古代大学的课程 47

一、中国古代的大学 47

二、中国古代大学的课程 48

三、中国古代大学课程的特点 48

第二节 中国近代大学课程设置 50

一、中国近代大学的课程 51

二、课程整理与课程修订 52

第五章 西方古代、近代大学课程的发展 53

第一节 英国古代、近代大学课程设置 53

一、英国古代大学的课程设置及特点 53

二、英国近代大学的课程设置及特点 54

第二节 法国古代、近代大学课程的发展 61

一、法国中世纪大学的课程 61

二、法国近代大学课程的发展 62

第三节 德国近代大学课程的发展 67

一、德国中世纪的大学课程 67

二、德国近代的大学课程 68

第四节 美国早期、近代大学课程的发展 70

一、美国早期大学课程设置 70

二、美国近代大学课程设置 72

第五节 俄罗斯及前苏联近代大学课程的发展 76

一、高等学校的初创 76

二、实科学校的兴起 77

三、科学院的创设 77

四、19世纪俄国的大学课程设置及其特点 78

五、20世纪前半期前苏联的大学课程设置及其特点 79

第六章 20世纪后半期世界各国大学课程的发展 81

第一节20世纪后半期中国大学课程的改革 81

一、大学专业设置 81

二、大学课程设置改革 82

第二节20世纪后半期美国大学课程的改革 85

一、课程结构的改革 85

二、课程内容的改革 86

第三节20世纪后半期英国大学课程的改革 86

一、《罗宾斯报告》 86

二、《雷弗休姆报告》 87

第四节20世纪后半期日本大学课程的改革 87

一、新制大学的成立 87

二、新制大学的课程改革 87

三、大学课程的全面改革 88

第五节20世纪后半期德国大学课程的改革 90

一、改革课程和专业设置 90

二、新型大学的课程改革 90

第六节20世纪后半期前苏联及俄罗斯大学课程的改革 91

一、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的课程改革 91

二、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的课程改革 92

三、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的课程改革 92

第七章 当代中国大学课程的发展 94

第一节 中国大学课程发展的表现 94

一、体现课程的发展性理念 94

二、重视课程的多样化 95

三、强调课程的综合化 95

第二节 中国大学课程现状与问题 96

一、大学课程体系现状 96

二、陈旧课程理念的影响 96

三、大学课程结构问题 97

四、大学课程内容方面的问题 98

第三节 中国大学课程发展策略 98

一、以科学的课程理念指导课程建设 98

二、确立明确合理的课程目标 100

三、大学课程体系结构的弹性化 100

四、课程设置的改革 100

五、以课程开发为特色,塑造大学的课程形象 101

六、课程内容的改革 102

七、课程实施的改革 103

第八章 当代西方大学课程的发展 105

第一节 发达国家大学课程变改策略 105

一、英国大学“基于工作的学习”课程 105

二、日本大学“四年一贯”大学课程体系 107

三、法国巴黎理工学校科学与文化融合的多科性大学课程体系 108

四、美国哈佛大学的核心大学课程体系 109

第二节 发达国家大学三大新课程 111

一、生计教育课程 111

二、环境教育课程 111

三、创造性教育课程 112

第三节 发达国家大学课程发展趋势 112

一、大学课程变革的趋势 112

二、大学课程观发展的趋势 113

三、大学课程体系发展的趋势 114

第九章20世纪课程理论的发展 119

第一节20世纪初期的课程理论 119

一、改造主义课程理论 119

二、要素主义课程理论 121

三、永恒主义课程理论 124

第二节20世纪中叶后的课程理论 126

一、结构主义课程理论 126

二、人本主义课程理论 128

三、建构主义课程理论 131

四、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 133

第三编 大学课程理论 139

第十章 价值观与大学课程 139

第一节 大学课程价值观的演变 139

一、中国大学课程价值观的演变 139

二、西方大学课程价值观的演变 141

第二节 大学课程的三种价值观 142

一、知识本位的大学课程价值观 142

二、社会本位的大学课程价值观 143

三、人本位的大学课程价值观 144

第三节 大学课程三种价值观的关系 145

一、大学课程价值观的结构 145

二、大学课程三种价值观的关系 146

第十一章 文化与大学课程 148

第一节 大学课程文化的实质 148

一、大学课程文化的含义 148

二、大学课程文化的特征 150

三、大学课程文化的功能 151

第二节 大学课程与文化的关系 153

一、课程与文化关系的研究 153

二、大学课程与文化的关系 154

第三节 大学课程文化模式 156

一、课程即知识 156

二、课程即生活 157

三、课程即发展 157

第四节 大学课程文化标准 158

一、大学课程文化的客观价值 158

二、大学课程教育学性标准 158

第五节 大学课程文化建设 161

一、大学课程文化自觉 161

二、大学课程文化理性 161

三、大学课程文化建设的基准点 162

四、大学课程文化资源的本土化 162

五、建设独特的大学课程文化话语系统 162

六、大学课程文化的开放性 163

第十二章 知识观与大学课程 164

第一节 知识的含义、性质与分类 164

一、知识的含义 164

二、知识的性质 165

三、知识的分类 165

四、知识观 167

第二节 科学主义知识观制约下的传统课程观 167

一、科学主义知识观的形成 167

二、科学主义知识观的内涵 168

三、科学主义知识观制约下的传统课程形态 169

第三节 后现代主义知识观制约下的当代课程观 171

一、建构主义知识观 171

二、后现代主义知识观 171

三、后现代主义知识观制约下的当代课程观 172

第十三章 教学观与大学课程 174

第一节 教学论与课程论关系的研究 174

一、大教学论观 175

二、大课程论观 175

三、一体化的观点 176

四、并列论的观点 176

五、“制度课程”与教学分离 176

第二节 教学论与课程论的关系 178

一、教学论与课程论不是平行发展的 178

二、教学论与课程论是独立平行的两个分支 179

第三节 教学论与课程论整合的趋势 180

一、新的理念和实践形态:“解放兴趣”和“课程教学” 180

二、课程论与教学论的整合与创新 182

第四编 大学课程应用 187

第十四章 大学课程体系 187

第一节 大学课程体系的实质 187

一、大学课程体系的含义 187

二、大学课程体系的实质 189

三、大学课程体系的特征 191

第二节 大学课程结构 192

一、大学课程结构含义 192

二、大学课程结构分类 193

第三节 大学课程体系改革的对策 195

一、明确大学课程体系改革目标和价值理念 195

二、影响大学课程体系改革的因素 197

三、构建合理的大学课程结构 198

四、大学课程体系的改革 199

第十五章 大学课程的实施 201

第一节 大学课程实施的含义和价值取向 201

一、大学课程实施的含义 201

二、大学课程实施的价值取向 202

第二节 大学课程实施的认识和意义 203

一、对大学课程实施的认识 203

二、大学课程实施是课程系统进一步完善的过程 204

三、大学课程实施的意义 205

第三节 大学课程实施的方法 206

一、大学课程实施的目标策略 206

二、大学课程实施的教学过程策略 209

三、大学课程实施的教学类型 209

四、大学课程实施的影响因素 210

第十六章 大学课程编制 211

第一节 大学课程编制的含义和理论 211

一、大学课程编制的含义 211

二、大学课程编制的模式 212

第二节 大学课程编制的原则和过程 213

一、大学课程编制的原则 214

二、大学课程编制的过程 216

第三节 大学课程编制活动的三个层次 218

一、大学课程编制的方法 218

二、大学培养方案编制的结构 221

三、以学院为单位的课程编制活动 222

四、国外大学课程编制的方法 222

第十七章 大学课程的分类 226

第一节 常规的大学课程分类及其讨论 226

一、常规的大学课程分类 226

二、大学课程分类的讨论 227

第二节 大学课程分类的多元化 229

一、从课程型态上分类 229

二、从知识组织形式上分类 229

三、从课程开发理念上分类 229

四、从课程思潮上分类 230

五、从学习理论的角度分类 230

第三节 课程分类的理论 232

一、学问中心课程分类理论 232

二、“以人为中心”的课程分类理论 232

三、社会中心课程分类理论 233

四、学科中心课程分类理论 233

五、学生中心课程分类理论 234

第十八章 大学课程资源开发 235

第一节 大学课程资源的含义、类型和功能 235

一、大学课程资源的含义 235

二、大学课程资源的功能 236

三、大学课程资源的类型 236

第二节 大学课程资源开发的模式、过程和原则 238

一、大学课程资源开发的模式 238

二、大学课程资源开发的过程 240

三、大学课程资源开发的原则 241

第三节 大学课程资源的开发 243

一、大学课程物质资源的开发 243

二、大学课程非物质资源的开发 245

第十九章 大学课程评价 247

第一节 大学课程评价的含义及其分析 247

一、大学课程评价的定义 247

二、课程评价发展的阶段 249

三、课程评价功能与特性 250

第二节 课程评价理论 250

一、泰勒的目标达成评价理论 251

二、斯克里文的目标游离评价 251

三、CSE评价理论 252

四、鉴赏评价理论 252

五、外观评价理论 253

六、差距评价理论 254

七、CIPP评价理论 254

八、族志学评价理论 255

第三节 大学课程评价的过程 256

一、课程评价过程 256

二、课程评价组织 258

第四节 大学课程评价方法 259

一、课程评价方法论的演变 259

二、课程评价方法介绍 259

第五节 大学课程评价的发展趋势 260

一、从主体、客体对立到主体间协商 261

二、从关注课程方案到关注受教育者个体 261

三、从价值中立到价值负载 261

四、从寻求客观知识到关注教育过程中的价值和意义 261

五、从注重课程的外在价值到注重课程的内在价值 262

六、从实证化课程评价方法到重视人文化课程评价方法 262

七、从目标定向评价到目标游离评价 263

八、从结果评价到过程评价 264

九、从考察单一的变量到描述和阐释课程的整体情境 264

参考文献 265

后记 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