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的观念 时空秩序与伦理》PDF下载

  • 购买积分:10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郑冬子,郑慧子著
  • 出 版 社:北京: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0
  • ISBN:9787030294746
  • 页数:249 页
图书介绍:本书讨论了地表区域和人地关系等地理学的核心理论问题,在哲学高度上提出了地理学的科学要素和哲学成分,围绕区域的现代意义上的空间与时间、事件与秩序、空间变革与相关的人地伦理等范畴与领域做系统的深入分析与论证,形成了一个关于地理学区域理论的新逻辑构架,提出了地理学的空间秩序、空间变革、区域环境变异、区域演变中新的伦理等时代新问题,从而使得研究具有了一个新的学术面貌。讨论的主要方面包括新区域观与地理学的内涵、地理学的科学形象、地理学的科学与哲学问题、地表空间的意义、现实世界的时空系统、地理实在与时空完备性、区域的时空类型、区域事件与空间秩序、地理事件的观测、空间性质与结构的变革、区域空间变化与人性、环境变异、人地关系、区域中人类的基本问题、区域和谐的制约、区域共同体的形成、终极关怀与可持续发展等章节。

第一章 经典地理学的特征、经验和理论 1

第一节 经典地理学特征的延续 1

第二节 经验和理论 6

第二章 地理学的科学形象与科学主题 17

第一节 地理学的科学形象 17

第二节 地理学是一门成熟的科学吗? 20

第三节 地理学的科学主题 24

第三章 新区域观与地理学的科学内涵 32

第一节 秩序与新区域观 32

第二节 地理学内涵的考察 37

第三节 两个本质:地理与人性 44

第四节 空间存在与空间变换 53

第四章 地理学中的哲学问题 59

第一节 主观基础与客观基础 59

第二节 新方法论与实质性表达 61

第三节 时间与空间的意义和价值 63

第四节 秩序的意义 67

第五节 变革的意义 70

第六节 人性的意义 75

第七节 环境伦理 76

第五章 地表空间的意义 78

第一节 地表充填着区域 78

第二节 地表及基于地表的空间 82

第六章 现实世界的时空系统 89

第一节 两类时空系统 89

第二节 信息时代的时空系统 104

第七章 时空完备性 110

第一节 秩序中的时空观及时间的可能来源 110

第二节 时空归并及引入“能量”概念 112

第三节 时间的历时性和钟 115

第八章 区域的时空类型 122

第一节 对哈维及现代地理学时间属性的考察 122

第二节 类型:理由与结构 125

第三节 时空分类后的区域问题 130

第九章 区域事件与空间秩序 133

第一节 事件与空间秩序 133

第二节 秩序中的空间价值 138

第三节 空间优势 140

第十章 地理事件的观测 142

第一节 观测的观念 142

第二节 区域的系统值 145

第十一章 空间性质与结构的变革 149

第一节 经典区位论的意义 149

第二节 经典区位论的考察与实际的分析 150

第三节 区位动态属性的形成 155

第四节 生产性空间结构变革的发生 163

第五节 现代产业分布的空间秩序变革 166

第六节 环境的空间价值 169

第七节 新型伦理:湿地红柳的消失与主题公园 172

第十二章 区域空间变革与人性 174

第一节 人性对文化的意义 174

第二节 区域空间变革与人性的结合 176

第三节 微观地理中“宏观-微观秩序”及彻底的人文地理研究方式 178

第十三章 环境变异与新空间差异 182

第一节 环境的逻辑结构:运转的机器 182

第二节 现代科技中的人和社会脑纲 185

第三节 未来科技中的环境与新空间差异 188

第十四章 人地关系 191

第一节 规律与图式 191

第二节 分支学科的两种描述方式 193

第三节 人地关系的区域影响及未来模式 197

第十五章 区域中人类的基本问题 199

第一节 人作为类存在时的基本问题 199

第二节 区域中人类社会内部存在的基本问题 202

第十六章 区域共同体的形成 208

第一节 关于区域共同体的几个基本假定 208

第二节 走向区域共同体:文化的批判 212

第三节 走向区域共同体的理性通道 216

第十七章 地理学与审美理性 221

第一节 统一中的多样性及美的意义 221

第二节 比较的及审美理性的完善 222

第十八章 终极关怀与人类可持续发展问题 225

第一节 终极关怀在人类可持续发展问题上的价值 225

第二节 地理学的科学图景与人地关系 226

第十九章 区域理念中的发展与技术 230

第一节 发展的基本规定 230

第二节 技术的性质与界限 232

第二十章 理论与对话 236

第一节 理论的认识 236

第二节 对话的方式与条件 238

第三节 面对变革 240

参考文献 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