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走进西方音乐 1
一 音乐与信仰 2
二 声音分类 3
三 音之构成 4
四 音之游戏 10
五 倾听音乐 12
第二章 远古时期 15
一 远古时期音乐特征 16
二 古希腊音乐理论 17
三 悲剧与音乐 17
四 早期乐器 19
五 遥远的启示 19
第三章 中世纪 22
一 中世纪音乐特征 23
二 格里高利圣咏 25
三 仪式与弥撒 26
四 从单音走向复音 27
五 14世纪“新音乐” 28
第四章 文艺复兴时期 33
一 文艺复兴时期音乐特征 35
二 尼德兰乐派 36
三 积极探索复调 37
四 新教音乐 38
五 意大利天主教音乐 40
六 牧歌 41
七 器乐音乐 42
第五章 巴罗克时期 45
— 巴罗克时期音乐特征 46
二 歌剧的兴起 48
三 协奏(唱)风格 49
四 管风琴音乐 51
五 组曲及其他 53
六 宗教音乐 56
第六章 古典主义时期 61
一 古典主义时期音乐特征 62
二 维也纳古典乐派 63
三 奏鸣曲式 64
四 古典室内乐 66
五 宗教音乐 67
六 古典交响曲 69
七 歌剧 74
八 古典协奏曲 77
第七章 浪漫主义时期 82
一 浪漫主义时期音乐特征 83
二 音乐与其他艺术 85
三 艺术歌曲 87
四 钢琴音乐 89
五 19世纪交响曲 91
六 标题音乐 92
七 19世纪民族乐派 95
八 俄罗斯群体 97
九 协奏曲 98
十 室内乐 100
十一 意大利歌剧 101
十二 法国歌剧 104
十三 德国歌剧 106
十四 晚期浪漫主义音乐 108
第八章 20世纪现代音乐 112
— 20世纪音乐特征 113
二 印象主义音乐 116
三 新民族主义音乐 118
四 表现主义与12音序列音乐 120
五 新古典主义音乐 123
六 20世纪下半叶的音乐发展 129
七 古典与流行的融合 136
第九章 中国风 144
一 中国音韵 145
二 感悟儒道佛 151
三 华人西乐 154
1 拉威尔《波莱罗》(管弦乐) 11
2 奥尔加农《哈里路亚,正以犹如棕榈树》(无伴奏合唱) 28
3 马肖《圣母弥撒》慈悲经(无伴奏合唱) 30
4 杜费《最近玫瑰开放》经文歌(无伴奏合唱) 36
5 马丁·路德《我的主是坚固的堡垒》(合唱) 38
6 帕拉斯特里那《马切罗斯教皇弥撒》(无伴奏合唱) 41
7 拉索《回声》牧歌(无伴奏合唱) 42
8 蒙特威尔第《奥菲欧》(歌剧) 49
9 维瓦尔第《四季》(小提琴协奏曲) 50
10 巴赫《d小调托卡塔与赋格》(管风琴曲) 52
11 巴赫《第三乐队组曲》(管弦乐) 54
12 巴赫《马太受难曲》(乐队与合唱) 56
13 亨德尔《弥赛亚》(清唱剧) 57
14 贝多芬《悲怆》(钢琴奏鸣曲) 65
15 海顿《云雀》(弦乐四重奏) 66
16 海顿《“尼尔逊”弥撒》(乐队与合唱) 67
17 海顿《创世纪》(清唱剧) 68
18 莫扎特《第四十交响曲》g小调 71
19 贝多芬《第五“命运”交响曲》 73
20 莫扎特《魔鬼》(歌剧) 76
21 贝多芬《皇帝“钢琴”协奏曲》 79
22 舒伯特《致春天》(艺术歌曲) 88
23 肖邦《“革命”练习曲》(钢琴) 90
24 舒伯特《第八交响曲b小调“未完成”》 91
25 伯辽兹《幻想交响曲》 92
26 李斯特《交响诗“前奏曲”》 94
27 斯美塔那《沃尔塔瓦河》(管弦乐组曲) 96
28 穆索尔斯基《图画展览会》(钢琴套曲) 98
29 柴可夫斯基《第一钢琴协奏曲》 100
30 贝利尼《诺尔玛》(歌剧) 102
31 威尔第《弄臣》(歌剧) 103
32 威尔第《阿依达》(歌剧) 104
33 比才《卡门》(歌剧) 105
34 瓦格纳《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歌剧) 107
35 普契尼《蝴蝶夫人》(歌剧) 108
36 德彪西《牧神午后前奏曲》(管弦乐) 117
37 巴托克《乐队协奏曲》(管弦乐) 119
38 贝尔格《沃采克》(歌剧) 120
39 勋伯格《一位华沙幸存者》(朗诵、乐队与合唱) 123
40 布里顿《旋螺丝》(歌剧) 126
41 梅西昂《时间终结四重奏》(器乐) 127
42 瓦利兹《电子音诗》(电子音乐) 134
43 伯恩斯坦《西区故事》(音乐剧) 139
44 德彪西《塔》(钢琴曲) 147
45 马勒《大地之歌》(大型声乐交响) 147
46 斯特拉文斯基《夜莺》(童话歌剧) 149
47 克莱斯勒《中国花鼓》(小提琴曲) 150
48 周文中《渔歌》(管弦乐) 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