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1
一 文献综述和相关研究现状 1
(一)中国的日本企业雇佣体制研究综述 1
(二)日本国内和美国学者对日本企业雇佣体制的研究综述 4
二 本书的研究意义 6
三 本书的分析框架 7
四 本书主旨与结构安排 8
第一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济恢复和高速增长奠基时期的雇佣体制(1945—1960年) 11
一 终身雇佣制的形成 11
(一)终身雇佣定义的界定及其特征 11
(二)终身雇佣制形成的历史根源及其社会背景 14
二 企业集团的形成及其终身雇佣制的体现 23
(一)金融系企业集团的形成和终身雇佣制度的体现 24
(二)独立系企业集团的形成和终身雇佣制的体现 26
三 对非正式雇佣的限制发展 31
(一)《职业安定法》和对劳动者派遣部门发展的禁止 31
(二)“社外工”制度形态下劳动者派遣部门的复苏 32
第二章 经济高速增长时期的雇佣体制(1961—1973年) 35
一 终身雇佣制的成熟发展 35
(一)劳动力市场的变化与终身雇佣制的发展 35
(二)经济高速增长时期的雇佣政策 38
二 重、化学工业中的雇佣体制 40
(一)经济高速发展与重、化学工业化 40
(二)重、化学工业企业中终身雇佣制的特征 43
三 非正式雇佣体制的确立 48
(一)劳动力流动化政策和非正式雇佣体制的确立 48
(二)重、化学工业中的非正式雇佣形态 53
第三章 不稳定增长时期的雇佣体制(1974—1991年) 63
一 终身雇佣制的经济合理性和逐步体现的非合理性 63
(一)日本企业中终身雇佣制所具有的经济合理性 64
(二)终身雇佣制逐步体现的非合理性 70
二 终身雇佣制的弱化 71
(一)日本企业的产业结构变化 71
(二)日本企业雇佣政策的变化及终身雇佣体制的衰落 73
三 非正式雇佣的扩大发展 79
(一)日本出口企业的变化 79
(二)钢铁行业中非正式雇佣的状况 80
(三)泡沫经济前后非正式雇佣的扩大发展 86
第四章 泡沫经济崩溃后的雇佣体制(1992—2005年) 93
一 日本雇佣制度的转变及其要因 93
(一)20世纪90年代后日本经济的停滞和经济产业结构的调整 94
(二)经营团体的终身雇佣维持政策的转换 98
二 企业雇佣体制的新变化 104
(一)大企业中终身雇佣体制的变化 104
(二)各大企业雇佣体制发生转变的状况 109
三 非正式雇佣的加速发展及其形态的多样化 112
(一)非正式雇佣加速发展的原因分析 114
(二)现代日本企业中雇佣形态多样化的现状 119
第五章 日本雇佣体制的现状及趋势分析(2006年至今) 128
一 日本企业雇佣体制的现状 128
(一)2006年以后非正式雇佣现象的深化 128
(二)雇佣体制的转变对日本社会的影响 129
二 日本企业雇佣体制的展望和趋势分析 132
(一)日本社会面临的新课题 132
(二)日本企业雇佣体制的展望和趋势分析 133
结语 139
一 结论 139
(一)日本雇佣制度的特征和形成要因 139
(二)日本终身雇佣制度的合理性和局限性 141
(三)终身雇佣制度和非正式雇佣的相互消长 142
(四)2006年以后日本非正式雇佣现象的深化及其解决方案 143
二 日本雇佣制度对中国雇佣制度的启示 146
(一)终身雇佣制度对中国《劳动合同法》实施的启示 146
(二)非正式雇佣制度对中国雇佣制度的启示 147
(三)日本企业强化社会责任和环境责任的经验 148
参考文献 150
一 论著 150
二 论文 153
后记 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