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导论 1
1.1 研究背景 1
1.2 研究意义 16
1.3 基础概念界定 18
1.4 研究假设前提 28
1.5 研究思路与方法 31
1.6 结构 33
1.7 创新与不足 35
第2章 农村财政制度变迁理论及其解释变量 38
2.1 制度与制度变迁的一般理论 38
2.2 财政制度变迁的两种理论解释及评析 48
2.3 财政制度变迁的合法性与有效性假设 56
2.4 农村财政制度变迁及其制度生态 59
第3章 民国时期的农村财政(1912~1949年):掠夺型财政 66
3.1 民国时期的经济社会状况与掠夺型财政 67
3.2 掠夺型财政的合法性危机:沉重的农民负担 78
3.3 掠夺型财政的有效性危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断裂 90
3.4 小结 105
第4章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农村财政(1949~1952年):恢复型财政 107
4.1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财政压力与恢复型财政 108
4.2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农民负担 116
4.3 恢复型财政的合法性与有效性 121
4.4 小结 125
第5章 计划经济时期的农村财政(1953~1978年):动员型财政 126
5.1 计划经济与动员型财政 128
5.2 财政动员与农业集体化:财政压力释放的必然逻辑 143
5.3 动员型财政的合法性基础:公共产品低水平的集体供给制 154
5.4 动员型财政的有效性危机:低下的农业生产率 161
5.5 小结 165
第6章 市场经济过渡时期的农村财政(1979~2000年):治理型财政 167
6.1 市场经济过渡与治理型财政 168
6.2 治理型财政的合法性危机:乱收费 174
6.3 治理型财政的有效性危机:甩包袱 197
6.4 小结 208
第7章 新时期农村财政改革及其展望(2000年以来):和谐型财政 209
7.1 和谐型财政的序曲:农村税费改革 210
7.2 新时期农村财政的合法性:农民减负增收 215
7.3 合法性与有效性两难困境中的乡级财政 224
7.4 新时期县乡财政改革路径及评析 226
7.5 新时期农村财政改革展望:和谐型财政 234
7.6 小结 262
后记 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