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科技服务体系探索与创新》PDF下载

  • 购买积分:10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贺和初编著
  • 出 版 社:海口:海南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8
  • ISBN:7544308724
  • 页数:250 页
图书介绍:

第一章 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的理论基础 1

1.1 创新平台(Innovation Platform)理论 1

1.2 公共产品(Public Goods)理论 4

1.2.1 公共产品的含义 4

1.2.2 公共产品的类型 6

1.2.3 公共产品供给的特点 8

1.2.4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的变迁 10

1.3 公益性农村科技服务的经济学属性 11

1.3.1 公益性与经营性服务职能的界定 12

1.3.2 公益性农村科技服务的经济学属性 14

第二章 国外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现状与启示 17

2.1 国外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的现状与主要特点 17

2.1.1 政府与大学联合的农村科技服务体系 17

2.1.2 以政府推广机构为主导的农村科技服务体系 23

2.1.3 以非政府组织为主体的农村科技服务体系 28

2.2 国外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经验及启示 31

2.2.1 政府在农村科技服务体系中发挥“看得见的手”的重要作用 31

2.2.2 多渠道资金投入机制与完善的法律法规制度 31

2.2.3 借助大学等社会组织参与并建立规范化管理机制 32

2.2.4 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应保证科研、教育、推广三者有机结合 33

2.2.5 注重发展农村教育,加强农民职业培训,培养新型农民 34

第三章 我国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的发展与变迁3.1 发展历程 35

3.1.1 初创期(1951~1957年) 35

3.1.2 波动期(1958~1977年) 36

3.1.3 改革期(1978~1998年) 36

3.1.4 创新期(1999~2005年) 38

3.1.5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期(2006年至今) 40

3.2 改革开放以来的三个嬗变 40

3.2.1 传统农技推广组织加速转型 41

3.2.2 各类新兴农村科技服务组织快速发展 41

3.2.3 农村科技服务主体多元化格局基本形成 42

(案例1)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43

第四章 新农村科技服务模式创新 48

4.1 新农村科技服务中涌现出的新模式 48

4.1.1 科技特派员制度 48

(案例2)湖南湘西自治州科技特派员制度调查 52

4.1.2 农业专家大院 56

(案例3)湖南农业大学科技富民“双百”工程 59

4.1.3 农村科技合作社 65

(案例4)娄底市农村科技合作社发展调查 73

(案例5)邵阳市食用菌产业科技合作社调查 76

4.1.4 湖南科技信息“户”联网 83

(案例6)湖南省科技信息“户”联网工程调查 97

4.2 新农村科技服务模式分类 101

4.2.1 着眼于培育农村科技服务主体 101

4.2.2 着眼于整合农村科技服务资源 101

4.2.3 着眼于创新农村科技服务机制 101

4.2.4 着眼于完善农村科技服务手段 101

4.3 服务模式创新带动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 102

第五章 新农村科技服务体系构建 103

5.1 现实基础 103

5.1.1 小规模、大群体的户营经济格局 103

5.1.2 农业产业结构出现多元化 103

5.1.3 农业科技推广手段呈现多样化 104

5.1.4 “空心化”对现行农业科技推广体系造成全面冲击 104

5.1.5 取消农业税对基层农业科技推广形成了一定影响 105

5.1.6 新农村建设对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 106

5.2 构建新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创新思路 107

5.2.1 重新确立公益服务的主体地位 107

5.2.2 明确农民为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的服务主体 107

5.2.3 在服务对象上实现三个转变 108

5.2.4 与农业产业化和可持续发展相适应 108

5.2.5 以农业信息化建设为支撑 109

5.2.6 适应农业国际化的要求 109

5.3 新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创新原则 109

5.3.1 政府引导原则 110

5.3.2 市场导向原则 110

5.3.3 协调统一原则 111

5.3.4 分类指导原则 111

5.4 新农村科技服务体系构建目标 112

5.4.1 基本目标 112

5.4.2 建设重点 113

5.4.3 体系架构 113

5.4.4 规范运行 116

(案例7)桃江县泗里河瘦肉型猪养殖协会调查 119

(案例8)湖南熙可经营性农村科技服务系统调查 122

第六章 新农村科技服务效能评价研究 124

6.1 新农村科技服务效能影响因子 124

6.1.1 促进新农村科技服务的相关制度 124

6.1.2 新农村科技服务的方式和组织网络 125

6.1.3 新农村科技服务机构所在单位的支持力度 126

6.1.4 新农村科技服务机构的基本条件 126

6.2 新农村科技服务效能评价模型及指标 128

6.2.1 新农村科技服务效能评价原则 128

6.2.2 新农村科技服务效能评价模型及指标 128

6.3 新农村科技服务效能评价方法 131

6.3.1 定性指标的评价 131

6.3.2 定量指标的评价 133

6.3.3 综合评价 135

第七章 有待研究的问题和对策建议 136

7.1 政府办农业科技服务机构日渐萎缩 136

7.1.1 投入严重不足 136

7.1.2 基础设施落后 137

7.2 农村科技服务人才素质不够高 137

7.2.1 农业科技人才总量不足 137

7.2.2 农业科技人才素质偏低 138

7.2.3 农业科技人才结构不合理 138

7.3 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管理不实 138

7.3.1 体系组织覆盖面不宽 138

7.3.2 组织体系管理不顺 139

7.3.3 区域性农业科技联合体运行机制需要改进 139

7.4 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创新能力不够强 139

7.4.1 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参与度不高 139

7.4.2 农业科技服务信息化程度亟待提高 139

7.4.3 服务组织规模小,经济实力弱 140

7.5 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内部管理不规范 140

7.5.1 部分农村科技服务组织没有建立章程 140

7.5.2 多数农村科技服务组织管理不健全 140

7.5.3 农村科技服务组织的组织化程度有待加强 141

7.6 对策与建议 141

7.6.1 加强领导,统一协调 141

7.6.2 充分发挥政府投入的引导作用 141

7.6.3 完善内部运行机制 142

7.6.4 加强各类农村科技服务机构资源整合 143

7.6.5 大力发展各种科技服务组织 143

7.6.6 加快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建设 143

7.6.7 加强机构经营发展 144

附录(1982~2008年国家关于农村科技推广工作有关文件摘录):1.中共中央批转《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中发[1982]1号) 145

2.农业部、人事部关于颁发《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人员编制标准(试行)》的通知[1992]农(人)字第1号 157

3.《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1993年7月2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通过,1993年7月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5号公布) 161

4.农业部、林业部、水利部、人事部、国家计委、财政部《关于稳定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通知》[(1993)农(政)字第4号] 166

5.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九五”时期和今年农村工作的主要任务和政策措施》(中发[1996]2号文件) 167

6.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当前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通知》(中办发[1998]13号)文件 176

7.《关于稳定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意见》(国办发79号文件) 180

8.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市县乡人员编制精简的意见》(中办发[2000]30号) 184

9.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02年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意见》(中发〔2002〕2号) 189

10.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做好2002年农业和农村工作意见有关政策问题的通知》(国办函〔2002〕22号) 196

11.《关于开展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农业部、中央编办、科技部、财政部) 199

1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6]1号) 205

13.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意见》(国发[2006]30号) 217

14.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7]1号) 222

15.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中发[2008]1号) 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