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而时习之”,凭什么“不亦说乎” 1
“有朋自远方来”,乐乎?说乎? 5
“人不知而不愠”,是不知,还是不智? 7
有子立论的致命偏颇 10
曾参荦然也“三乎” 14
“贤贤易色”,究竟何义? 17
“慎终追远”,民德如何归厚 20
“礼之用”,何为贵? 23
可与言诗夸子贡 26
“为政以德”居其所 29
被百年诟病的孝道 32
远离宗教的祭祀 36
诗礼文明的自信 39
君臣关系的规范 42
超时代的批判 45
天下己任何尝择居处 48
与世俗追求的决裂 51
仁者如何能恶人? 54
“礼让为国”可行否 57
岂止“忠恕”而已 60
“你是个东西”的幽默 63
一桩睡午觉的公案 67
一壶醋的辩证法 70
“乘桴浮于海”的困惑 73
夫子志向切忌曲解 76
颜渊:求道派的典范 79
闵子骞:不合作的前驱 82
冉雍:卑贱者的榜样 84
君子跳井之辩 87
“子见南子”可对天 91
痴人说梦见周公 94
收受束修又如何 97
夫子何尝想称王 100
倡导普通话的圣哲 102
天命所归乃从容 104
轴心期的无神论 106
同姓不婚的天才禁忌 108
耳提面命上位者 111
曾子为什么战战兢兢 114
孔子并不曾搞愚民政策 117
孔子“无道则隐”乎 120
“子罕言利”辩 122
执鞭赶车乐融融 124
才艺者鄙事而已 126
“逝者如斯”的紧迫感 129
死不违礼仍从容 132
“苗而不秀”待后生 135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辩 138
“翔而后集”的深意 140
先进的野人 142
夫子为颜渊有椁 145
子路问难子不语 148
“鸣鼓而攻”的震怒 151
“善人之道”探讨 154
“克己复礼”说 157
问政子贡明白否 160
片言折狱是片面断案吗? 163
有子到底是不是帮凶 165
“成人之美”的现身说法 169
樊迟学稼的易位思考 171
“三年有成”的构想 174
父子相隐,大哉人伦 177
小人素描一幅 180
君子如何可有不仁 183
“危行言孙”何以称勇 186
夫子的寂寞 188
“以直报怨”归来兮 190
击磬于卫末之难 192
“三年不言”可信否 195
“一以贯之”者何也 197
“有马借人”说 199
谋道、忧道思虑深 201
“仁也甚于水火”析 205
不忧不惧何来三畏 209
“生而知之”有之乎 212
“其斯之谓”说景公 215
“问一得三”何足喜 217
子如不言,小子何述 220
上智下愚不移 222
“割鸡焉用牛刀”之戏 225
子欲往何必之之 228
守孝三年的错位讨论 232
女子小人谁难养 236
凤不与鸟兽同群 239
“遇丈人”的批评与反批评 243
“无可无不可”的夫子 246
三仁三黜孔子行 248
文武之道,未坠于地 250
《被误读的〈论语〉》摭拾补遗 254
“诸”解 254
“攻乎异端”,止于“也已” 256
“不足征也”,何能言之 259
禘之不知指其掌 261
“不知所以裁之 263
的无头案 263
人之生存靠正直乎 266
“人而不仁”,不可疾之耶? 268
“空空如也”知乎哉 270
“恶夫佞者”佞者谁 272
原宪问耻耻为何 274
为有为亡何所之 276
后记 279
文武之道,未坠于地 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