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改革开放30年我国经济建设的巨大成就及基本经验和教训 1
第一节 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基本动因分析 1
第二节 对外开放使我国嵌入到国际经济的循环中,优化了自身的生产要素配置 7
第三节 我国对外开放基本经验的总结与未来的目标 13
第四节 深圳、苏州、上海外向型经济的发展模式和主要经验 17
第五节 改革再造了中国社会的生产组织模式,制度优化效应极大地释放了中国劳动者固有的生产经营潜力 28
第六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模式及30年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经验和教训 34
第七节 浙江省经济发展模式的主要经验 39
第二章 世界城市发展的历史经验及未来发展的创新理念综述 44
第一节 世界城市发展主要阶段的历史回顾及其基本动因分析 44
第二节 新世纪世界主要城市的发展理念和规划亮点 49
第三节 有关我国未来城市发展的一些思考 56
第三章 后发国家(区域)在经济赶超中的产业聚集理论和新兴工业园区的建设经验 61
第一节 产业转移规律和相关理论的探讨 62
第二节 如何加快实现产业聚集的相关理论综述 71
第三节 一些国家和区域发展产业集群的实践经验 78
第四节 产业聚集所需要的基本要素总结 84
第四章 河北经济30年的主要成就及存在的差距 87
第一节 河北经济总量和人均指标的增长与其他沿海省份的对比 87
第二节 投融资的增长和对比 90
第三节 投资绩效及工业经济生产要素的增长对比 91
第四节 市场主体的活力暨企业融资能力的对比 96
第五节 区域经济融入国际经济深度的对比 98
第六节 生产性服务业及工业经济结构的对比 100
第七节 主要结论 102
第五章 河北环渤海经济区发展失衡的实证分析和科学发展模型 104
第一节 强势经济区域中的弱势经济的孤岛现象 104
第二节 主要原因 106
第三节 实证检验及基本结论 108
第四节 环渤海经济区科学发展的基本要素和区域价值评估的指标体系 113
第五节 机遇、挑战、河北经济发展战略的科学定位及对策和建议 122
第六章 环渤海经济带中其他经济区的发展态势及优劣势分析 130
第一节 山东半岛的产业结构及竞争优势 130
第二节 辽宁沿海经济带的产业结构及竞争优势 133
第三节 天津的产业结构及竞争优势 134
第四节 环渤海中其他经济区主要港口的主要指标对比及分析 136
第七章 秦唐沧港口城市产业结构和产业发展方向 147
第一节 秦皇岛市产业结构和产业发展方向 147
第二节 唐山市产业结构和产业发展方向 159
第三节 沧州市产业结构和产业发展方向 169
第八章 环渤海经济区科学发展中的金融创新 177
第一节 当代金融运行规律以及金融活动对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分析 177
第二节 区域建设中投融资理念和战略的创新 179
第三节 投融资方法和模式的创新 189
后记 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