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传统社会与乌托邦思想 1
1 古代乌托邦出现的道路 1
2 古代乌托邦的构建方式 5
3 古代乌托邦构筑的思维方式 12
二 完形状态的乌托邦出现——春秋战国时期 21
1 道家的乌托邦 21
2 墨家的乌托邦 41
3 农家的乌托邦 57
4 “大同”乌托邦 62
三 “无君无臣”原则下的乌托邦——汉至南北朝时期 72
1 何休“公羊三世说”与“井田之法” 72
2 早期道教的乌托邦 79
3 无君思潮与乌托邦思想 91
4 鲍敬言的乌托邦思想 105
5 “世外桃源”乌托邦 109
四 外来宗教与乌托邦思想——唐至元时期 114
1 “宗教公社”与《无能子》中的乌托邦 114
2 摩尼教所宣扬的理想社会 121
3 白莲教所宣扬的理想社会 128
4 元末农民起义军的理想社会 131
五 形形色色的乌托邦模式——宋至元时期 137
1 李觏的“井田平土” 137
2 康与之的“西京隐乡” 145
3 两宋农民起义军的乌托邦思想 149
4 邓牧的“至德无君” 159
5 《水浒传》中的“忠义堂” 166
六 社会新思潮涌起后的乌托邦思想——明至清(1840年前) 171
1 “聚和堂”型的“三代”理想 171
2 “均田免粮”的乌托邦 180
3 黄宗羲的乌托邦思想 186
4 顾炎武的“分权制”乌托邦 195
5 唐甄“平”的社会理想 202
6 颜元、李塨、王源的“均田”思想 210
7 《镜花缘》中的乌托邦 219
8 汪中的“贞苦堂”乌托邦 224
后记 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