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1
第一编 比较文学的历史和性质 13
第一章 比较文学的历史 13
第一节 比较文学的诞生 13
第二节 比较文学的发展 16
第三节 中国比较文学的兴起 22
第四节 比较文学兴盛的世纪特征 28
第二章 比较文学的研究范围 34
第一节 比较文学与相关概念 34
第二节 比较文学的研究范围 37
第三章 比较文学的研究方法 42
第一节 影响研究 42
第二节 平行研究 49
第三节 比较文学的研究立场 56
第二编 比较文学理论概要 67
第四章 流传学 67
第一节 流传学的研究类型 67
第二节 流传的方式 72
第三节 流传中的变异 75
第五章 渊源学 81
第一节 渊源学的类型 81
第二节 渊源研究的途径 84
第三节 创造性误读 89
第六章 媒介学 93
第一节 媒介的历史与承担者 93
第二节 翻译 97
第三节 媒介学的其他传播方式 106
第七章 形象学 112
第一节 形象学的发展历史 112
第二节 形象学的基本概念 115
第三节 形象学的研究对象 118
第四节 形象学的基本特征 120
第五节 形象学反思与前景 123
第八章 主题学 128
第一节 主题学的历史和定义 128
第二节 主题学的研究范围 133
第三节 主题学研究的价值 138
第九章 文类学 143
第一节 文类学的特征 143
第二节 文类理论的发展 144
第三节 文类学的研究类型 148
第四节 研究文类学的意义 151
第十章 比较诗学 157
第一节 比较诗学的研究范围 158
第二节 比较诗学的研究类型 163
第三节 比较诗学的意义和前景 171
第三编 跨学科研究 179
第十一章 文学与其他艺术形式 179
第一节 文学与绘画 180
第二节 文学与音乐 183
第三节 文学与影视艺术 187
第十二章 文学与社会科学 191
第一节 文学与宗教 191
第二节 文学与哲学 196
第三节 文学与心理学 199
第四节 文学与现代语言学 204
第十三章 文学与科学技术 208
第一节 文学与科学的联系 208
第二节 科学发现对文学的冲击和渗透 211
第三节 科技优位下的文学与批评 215
跨文化的文学关系研究(代结语) 221
修订版后记 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