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与新中国同步 1
沸腾的十七年 10
建国立业 10
抗美援朝的大后方 10
解放“半边天” 15
互助合作好 18
人民当家做主 23
全民讨论宪法草案 26
进入社会主义的锣鼓声 29
“百花齐放”中的《珍珠塔》 33
竣工前夕采访三河闸 36
从“苦恼村”到“欢乐村” 41
耕作现代化 45
全民皆兵 49
江南水乡卖粮忙 54
送瘟神 57
妇女插秧大军 60
陈永康与“老来青” 64
全民动员 70
扫盲运动 70
交代不完的“问题” 74
爱国卫生运动 77
风声鹤唳的反右运动 82
两次大规模下放 87
不做“人民老爷” 93
“三面红旗万岁” 96
农田水利建设和全民积肥运动 100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105
“三土”工厂 109
狂热的“大炼”钢铁 115
钢铁是这样“炼”成的 119
五十年代陶都二三事 123
人民公社的“大锅饭” 128
公社社员上工记 132
隆重的“阶级教育”展览会 136
文革十年 144
将“革命”进行到底文革“十六条” 144
泛滥的“血统论” 148
“夺权”风暴 153
破“四旧” 159
知青上山下乡 164
工人阶级“领导”一切 169
“一花独放”的革命样板戏 172
文革中的新华日报社 176
幼儿园也“批林批孔” 181
文革中的政治明星——顾阿桃 185
全民表“忠” 190
红宝书——《毛主席语录》 190
大跳“忠字舞” 194
洪泾大队的“学毛著热” 199
“请”像章 204
全国发行《毛泽东选集》 208
全民学习“老三篇” 213
摄影生涯六十年作品轶事初学摄影 220
处女作——《海上剿匪》 225
煤矿摄影 228
第一次送展的作品 234
难忘陈老总的关怀 237
一个时代的记忆——国庆节游行 239
被贴大字报的《踏碎银波》 244
竹林深处 248
拍《渔归》遭遇尴尬事 252
盛大的援越抗美集会 256
好好“表现”拍佳作 262
“国产”的《生机勃勃》 265
重访老照片中的“小人物” 269
历史洪流中的我采访外宾 相机被扣 276
我的摄影舞台——《新华日报》 280
闪光灯突然爆炸 省府会场闹虚惊 285
不“照”不相识——我和省长管文蔚的交往 288
拍摄途中记趣 290
西山往昔 293
女摄影记者的“禁区” 297
所谓“多吃多占”的一封人民来信 301
终身遗憾的往事——回忆第1届全运会开幕式 305
下放沭阳的日子 309
谈“虱”色变 314
拍照会吸人血的笑话 317
我帮冠军解围 320
背背包下乡 拍“拥军优属” 324
1961年灌云洪水掠影 329
出海记 334
生活万象(1952— 1985
寻常百姓 342
全民健身运动——广播体操 342
话说自来水 346
昔日幼儿园 349
农村文娱活动杂忆 353
货郎担 356
农忙托儿所 359
老新郎 老新娘 362
五花八门的票证 365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春节花絮 369
从“修旧翻新”说起 374
周信芳在南京传艺 377
说说“耳机” 380
女社员“龙口夺粮” 384
赤脚医生 388
“革命化”的春节 394
生活中的“三大件” 398
专业户进城 402
乡村电影院 405
南京记忆 410
旧时的中山码头 410
新街口百货商店旧貌 415
街头小人书摊 420
一道逝去的风景——马车旅游 423
昔日雨花台 427
万里长江横渡 431
南京火车轮渡 437
中央商场二三事 441
历经风雨的孙中山铜像 448
航拍南京城 452
后记 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