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法律经济学的理论进展 1
第一节 学科的渊源、形成和发展 1
第二节 学科性质、研究范围与方法 4
第三节 财产、合同和侵权行为的经济理论 7
第四节 90年代的研究进展及趋势 11
第二章 知识产权保护的经济学分析 15
第一节 知识产权:创新与激励 16
第二节 知识产权:创新与成本 18
第三节 知识产权的最优保护程度 21
第四节 知识产权和市场交易 25
第五节 知识产权和产业组织 30
第三章 计算机软件侵权的经济学分析 41
第一节 软件的经济学特征 42
第二节 软件侵权:厂商策略 47
第三节 软件保护:制度比较 56
第四节 软件赔偿:法律救济 70
第四章 计算机软件侵权的最优赔偿原则 74
第一节 软件、软件市场及软件侵权的特征 75
第二节 侵权率外生条件下最优赔偿原则设计 77
第三节 软件侵权赔偿基本模型的拓展和修正 80
第四节 研究结论与展望 85
第五章 计算机软件侵权的厂商收益损失确定 87
第一节 计算机软件的侵权特征 87
第二节 收益损失的确定原则 89
第三节 收益损失确定的模型 90
第四节 模型的计算与分析 92
第六章 计算机及个人电脑的商业模式与市场结构 96
第一节 个人电脑市场的运行机制 97
第二节 不同商业模式的竞争 98
第三节 同一商业模式内的竞争 104
第四节 个人电脑互补品市场的合作与竞争 106
第七章 产品责任制度的经济学分析 110
第一节 法学与经济学的竞合 111
第二节 合同法与侵权法的竞合 117
第三节 公权与私法的竞合 124
第四节 可测度与不测度的损失 130
第五节 研究结论与启示 135
第八章 汽车产品责任制度的经济学分析 137
第一节 中美的汽车产品责任制度 138
第二节 产品责任制度的内生决定因素 141
第三节 研究结论与启示 148
第九章 犯罪行为及其惩治的经济学分析 150
第一节 威慑效应和能力剥夺效应的区分 150
第二节 警察规模及构成对犯罪惩治的影响 152
第三节 监禁在犯罪惩治中的作用 155
第四节 堕胎合法化对犯罪率的影响 157
第五节 自然实验方法论研究的评价 159
第十章 流动人口、收入差距与犯罪的理论研究 162
第一节 收入差距与犯罪的理论与实证研究 163
第二节 流动人口、收入差距与犯罪理论研究 168
第三节 流动人口、收入差距与犯罪的经验研究 174
第四节 进一步研究展望 181
第十一章 地区间收入差距、流动人口与刑事犯罪率的实证研究 184
第一节 相关研究文献评述 185
第二节 计量模型与数据描述 186
第三节 计量结果及分析 189
第十二章 电力市场中市场力的监测 197
第一节 市场力测度的结构性指标 198
第二节 市场力监测的模拟模型 200
第三节 市场力监测的其他方法 203
第四节 市场力监测的简要评价 205
第十三章 电力市场中的长期期货合约与默契合谋 207
第一节 研究问题的提出 207
第二节 期货合约与策略性行为 209
第三节 合约与合谋的模型分析 212
第四节 研究结论与启示 216
第十四章 所有权与先占行为的挂钩和脱钩 219
第一节 塔河流域水资源占用竞争的历史沿革 219
第二节 鼓励开发塔河流域水资源的先占原则 221
第三节 运用协调方式改变先占原则的实践 223
第四节 中央政府改变先占原则的推动作用 228
第五节 研究结论与启示 232
第十五章 纵向一体化与联合所有权 233
第一节 通用收购费希尔:问题及分歧 233
第二节 专用性人力资本与联合所有权 236
第三节 研究结论与启示 242
附录:法律经济学的展望与未来&道格拉斯·G·贝尔德等 244
参考文献 271
后记 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