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学视阈的文艺美学探究 祁志祥论文精选集》PDF下载

  • 购买积分:11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祁志祥著
  • 出 版 社: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0
  • ISBN:9787564206635
  • 页数:253 页
图书介绍:本书作者力图从人学的视阈来探究文学美学,从历史的古今演变中梳理中国人学思想,总结传统学术即国学中的人文精神财富,自有思想史的学术价值。本书共三篇二十章,上篇为人学的拷问,中篇为文学的透视,下篇为美学的探究。

代序:走向人学的文艺美学研究 1

上编 人学的拷问 3

引论 3

第一章 “人学”的历史追溯及问题考量 4

第一节 “人学”涵义及源流 4

第二节 我之人学观 5

第二章 国学人文精神的现代传承 12

第一节 “国学”考析与“人文”辨义 12

第二节 “人性”观与“人道”观 17

第三节 “民本”观与“仁政”观 19

第四节 “法制”观与“法治”观 21

第五节 “富民”说与“自由”观 22

第六节 “和谐”观与“革命”观 24

第七节 “平等”观与个性观 26

第八节 “公私”观与“理欲”观 28

第九节 “人才”观与“大同”观 29

第三章 中国人文思想史上的六次启蒙 31

第一节 周代:“天”、“神”的退场、“人”的觉醒和“民”的凸显——第一次启蒙思潮的掀起 32

第二节 六朝:钟情任欲,适性逍遥——第二次启蒙思潮的奔突 36

第三节 明清:理欲之辨、义利之辨、公私之辨、凡圣之辨——第三次启蒙思潮的汹涌 39

第四节 近代:中西携手、共击纲常——第四次启蒙思潮的交汇 43

第五节 “五四”运动:高扬西方价值、批判专制思想——第五次启蒙思潮的激荡 46

第六节 新时期:“人性”的回归和“人权”的正名——第六次启蒙思潮的勃发 50

第四章 “人权”入宪的历史回顾及意义评估 54

第一节 新中国《宪法》与“人权”始分终合 54

第二节 “人权”入宪是新时期对“人权”认识不断深化的结果 55

第三节 “人权”入宪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60

第五章 民主、稳定与政治文明 63

第一节 “人民民主”与“公民民主” 63

第二节 “民主”与“法制” 65

第三节 “民主”与“代议” 66

第四节 政治文明、社会稳定源于民主 67

中编 文学的透视 71

引论 71

第六章 文艺创作的人学原则 73

第一节 理性的人与动物的人 73

第二节 对象的人与主体的人 77

第七章 文艺是审美的精神形态 83

第一节 非本质主义给文艺本质思考的启示 83

第二节 精神形态:文艺的基本属性 84

第三节 审美特征:文艺的特殊属性 87

第八章 文艺情感特征的系统透视 91

第一节 “情感”奥秘剖析 91

第二节 创作主体的情感素质 98

第三节 把握世界的情感方式 100

第四节 创作发生的情感冲动 101

第五节 创作过程的情感波动 101

第六节 文学文本的情感特征 103

第七节 文学接受的情感要求 106

第八节 披文入情的接受方式 107

第九章 中国“文学”观念的古今演变 108

第一节 从杂文学到美文学 108

第二节 文学概念的古今、中西比较 113

第十章 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体系建构 119

第一节 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体系的叙述结构 119

第二节 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表现主义体系 124

第十一章 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思想嬗变 131

第一节 “五四”时期的“文学革命” 132

第二节 “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倡导 134

第三节 从“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的价值转向 138

第四节 从“资产阶级革命”到“无产阶级革命” 140

第五节 从“人道主义”到“马克思主义” 141

第六节 从“人性论”到“阶级论”、从“人的文学”到“无产文学” 142

第七节 从“唯心论”到“唯物论”、从“浪漫主义”到“现实主义” 145

第八节 从“个人主义”到“集体主义”、从“个性文学”到“人民文学” 147

第九节 从“自由”到“遵命”、从“艺术自律”论到“革命工具”论 149

下编 美学的探寻 155

引论 155

第十二章 美学新变:从现成论到生成论 156

第一节 从确定到不确定与从可解到不可解 156

第二节 从求真到求效与从本质到实用 158

第三节 从直观到参与与从反映到创造 159

第十三章 美不可言与美不废言 164

第一节 解构主义美学的价值 164

第二节 解构主义自身的矛盾和局限 164

第十四章 “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献疑 166

第一节 马克思的“人的本质”观 166

第二节 “人的本质”及其对象化考析 169

第十五章 美是普遍快感的对象 172

第一节 “美”的双重语义 172

第二节 凡是“愉快的”都叫“美” 172

第三节 只有普遍令人愉快的才是真美 173

第四节 美感与快感并无质的区别 173

第五节 动物也有自己的愉快对象 176

第六节 美与真、善的联系与区别 179

第七节 美的主客观之争在此消失 180

第八节 与桑塔亚那的区别 181

第十六章 中国美学研究的拓展与深化 183

第一节 美学是感觉学 183

第二节 中国美学的横向研究与系统梳理 185

第三节 中国美学的纵向研究及历史分期 189

第十七章 中国古代美学思想系统观 194

第一节 中国古代普遍的美本质观 194

第二节 儒家美论 196

第三节 道家美论 198

第四节 佛家美论 200

第五节 中国古代的审美特征论 203

第六节 中国古代的审美方法论 204

第十八章 中国古代诗文美学的历史演进 207

第一节 先秦两汉:中国诗文美学的奠基期 207

第二节 魏晋南北朝:中国诗文美学的突破期 210

第三节 隋唐宋金元:中国诗文美学的发展期 212

第四节 明清:中国诗文美学的综合期 215

第五节 近代:中国诗文美学的借鉴期 221

第十九章 道家美学观:“至乐无乐” 224

第一节 老子:“大象无形”、“大音希声” 224

第二节 庄子:“大美不言”、“至乐无乐” 225

第三节 《吕氏春秋》:“不见之见,不闻之闻” 226

第四节 《礼记》:“至乐无声”、“至敬无文” 226

第五节 《淮南子》:“至乐不笑”、“无味足味” 227

第六节 玄学:以无御有,以寡治众 228

第七节 “无”之美的表现形态 230

第八节 经验之美的有限性 237

第二十章 佛教美学观:“寂灭为乐” 239

第一节 “美色淫声,皆是苦本” 239

第二节 “于色不乐,心得解脱” 240

第三节 “以大寂为至乐”、“以无为为滋味” 241

第四节 “法喜”与“法乐” 242

第五节 净土极乐 243

第六节 相关美学问题 245

后记 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