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德篇 管理修炼的自觉第一章 “非学无以广才”学习的觉悟 3
王国维的“三种境界” 5
学贵有恒 10
“默而识之”与“悟”道 13
“刮目相看”的吕蒙 17
第二章 “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书就是财富 21
读书与养心 24
读书与养德 26
读书与养智 29
成大事业者的读书生活 32
在经典中寻找思想的伴侣 38
第三章 励志成就自我挫折是“逆行菩萨” 42
古代圣贤励志的典范 46
林肯、邓小平的励志过程 51
第四章 至善是“德”的修炼修德是立世之基 56
修德是立命之本 63
修德是立身之道 67
明智篇 管理文化的智慧第五章 明智在于“认识你自己”“认识你自己” 75
明智才是智慧 77
第六章 古代政治思想中的文化元素文化的特征 81
文化在政治中的运用 84
第七章 文化认同的力量文化认同是“目的性的动力” 89
文化认同在历史进程中的作用 93
文化认同缺失的历史悲剧 100
第八章 古代文化中的思想智慧春秋战国与“诸子百家” 104
孔子与“周礼” 109
“四书五经”与儒家思想 117
老子与《道德经》 123
佛家的哲学思想 127
法家的政治思想 131
其他学派的思想 137
第九章 历史中的管理智慧尧、舜、周公的治理方式 141
秦国的治理方式 144
西汉的治理方式 147
唐朝的治理方式 151
清朝的治理方式 154
封建王朝衰亡的不可逆性 157
悟道篇 管理思想的“支点”第十章 管理的思维在于悟道觉悟与治政 161
管理规律与“悟道” 163
第十一章 “道”不远人老子的“道”理 166
“道”在哪里? 173
第十二章 “一阴一阳”是本源之道阴阳的哲学思想 178
阴阳思想在管理中的应用 183
第十三章 “五行生克”是平衡之道“五行学说”的系统思想 188
“五行学说”在管理中的应用 193
第十四章 “因果”“缘起”是辩证之道因果关系的哲学思想及应用 199
“缘起说”的哲学思想及应用 202
第十五章 “知所先后”是处事之道“知所先后”就是规律 206
“庖丁解牛”的启示 208
第十六章 “上善若水”是立身之道水是“道”的象征 212
水的“七善”品格 216
第十七章 “无为而治”是管理之道“无为”与“道法自然” 221
“无为”并非无为 224
第十八章 哲学思维是思辨之道哲学是什么? 229
哲学是“思想者”的智慧 233
至善篇 管理境界的追求第十九章 管理中的“霍桑效应”“霍桑效应”是管理中最活跃的因素 241
“霍桑效应”与“以人为本” 244
第二十章 “至善”管理的境界是和谐和谐是管理的文化理念 248
和谐管理与“善治” 251
第二十一章 “君子有九思”是领导者的素养“君子有九思”需“三思” 258
“九思”也是觉悟的过程 262
第二十二章 “四知”领导者不可不知“四知”蕴涵着管理智慧 266
“刚”是领导者的品德 268
“柔”是领导者的智慧 270
“密”是领导者的能力 272
“大”是领导者的胸怀 276
第二十三章 “和而不同”的辩证法晏婴对“和”与“同”的解读 281
政治上的“和而不同” 284
第二十四章 “霸王别姬”说明了什么?领导者不要做项羽 288
虚心纳言是领导者的风范 290
第二十五章 “中庸”是管理“大道”“中庸”是“道”的要求 295
谋其变,以求其“中” 298
第二十六章 “举直”才能“民服”公正比能力重要 302
用“好人”与“用好”人 306
汉高祖、唐太宗的“善任” 312
第二十七章 “为无为”的管理艺术“为无为”是智慧的运用 318
“萧规曹随”典故中的智慧 321
毛泽东的“无为”与蒋介石的“有为” 325
第二十八章 “治大国”与“烹小鲜”管理亦如“烹小鲜” 330
管理怎样做到“不折腾” 332
第二十九章 “上下同欲者胜”“同欲”凝聚力量 335
“欲动天下者,当动天下之心” 337
激情管理,必不可少 340
第三十章 “厚德载物”的胸怀包容是最伟大的力量 344
“恕道”是最大的胸怀 346
第三十一章 感恩的力量源于关爱“南风法则”的启示 349
吴起的用兵之道 351
感恩中的力量 354
第三十二章 效能在系统协调之中孟良崮战役的启示 358
效能与系统思维 361
第三十三章 培养理性的力量成败在于理性的把握 365
理性的力量就是领导力 368
克制是最伟大的品质 372
第三十四章 决策是“优化”而不是“最佳”“父子骑驴”的困境 376
优化决策就是“满意即可” 379
决策的三种思维 381
第三十五章 “变易”是领导者管理之要“变则通,通则久” 385
“与时偕行”才能“与日俱新” 3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