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八校联合毕业设计任务书 6
教学成果中的“可见”与“不可见” 7
地块A 20
清华大学A1组(铸刻城市):陈晓兰 陈剑飞 韩少扬 高杰 20
天津大学A1组(织锦·南京):张司腾 范熙晅 厉娜 26
中央美术学院A1组(新都市预言):王禹惟 张若谷 张蕴 32
浙江大学A2组(肌理重构):宣万里 史国雷 翁佳颖 张智勇 38
浙江大学A3组(多元·体验):洪晖亮 沈鹏飞 严寅 黄东翔 43
天津大学A2组(X更新中):李振宁 朱纯瑶 48
中央美术学院A2组(共生):曾旭 王崧 魏智德 52
浙江大学A1组(市):盛锴 王则超 冯枫 56
地块B 62
东南大学B1组(织补城市):翟玉章 凌洁 张荩予 盛吉 62
浙江大学B1组(水陆港):郎大志 李永强 林再国 68
重庆大学B2组(城市拟消解):戴琼 柳楠 陈凝 74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B2组(民俗文化艺术中心):程少威 胡雅诗 79
东南大学B2组(对立·共生):闵欣 王伟实 陈海宁 84
中央美术学院B1组(震荡):唐一 铜玄庄 王钧 88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B1组(易构重生):田凯 高宇 92
重庆大学B1组(再叙|续城南):周航 李博韬 顾晓晔 97
浙江大学B2组(城南忆像):陈艳 刘宇 李迪 102
中央美术学院B2组(编织):李红 张哲姝 王朋 106
地块C 112
东南大学C3组(基础设施主义):罗海姣 陶匡义 孙明 杨宇 112
天津大学C2组(X更新中):孙志九 林姗 王洁凝 118
东南大学C2组(链接·行为):展亚东 高浩 包藏新 124
同济大学C1组(城市连接体):李晨 薛思雯 刘璟 128
同济大学C2组(漂浮城市基础设施):钟念来 杨洋 崔睿 133
东南大学C1组(上|下):马明 徐晨 李晟嘉 138
天津大学C1组(织锦·南京):徐虹 朱剡 142
同济大学C3组(“城市链”):赵铸 李论 146
地块D 152
同济大学D3组(如影·随形):邓耘园 包恺 152
重庆大学D1组(雀·巢):马劫 黄健长 吴雷 156
清华大学D1组(城南混合体):杨承涵 易尔薇 王丽莹 161
同济大学D1组(创意小城南):郑诗颖 龚思宁 166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D2组(南京百工坊):耿晓蔷 刘朋月 周麒麟 171
清华大学D2组(YOHO!青年城!):张艺凡 齐文俊 徐珂 176
重庆大学D2组(坍塌的城墙):杨熹 左雪梅 张证棚 181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D1组(城南喜事):赵冠男 朱振宇 陈佳希 186
同济大学D2组(都市农庄):周君华 郭韬 邱伟杰 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