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 教学研究方法城市社会地理理论与研究方法 2
1城市社会的空间视角:理论借鉴 2
1.1芝加哥学派与古典城市生态学理论 2
1.2韦伯学派和新韦伯主义城市理论 3
1.3马克思主义学派和城市空间的政治经济学理论 4
1.4全球化与信息化城市理论 5
1.5城市意象与空间感知理论 5
1.6时间地理学学派和时空制约理论 7
1.7城市社会空间结构模型理论 8
1.8基于因子生态分析的社会区理论 10
1.9社会—空间辩证法理论 11
2西方城市社会地理学理念:方法借鉴 16
2.1归纳与演绎:两种研究逻辑及其应用 16
2.2结构主义地理学理念:强调理论建构和深层机制 19
2.3人本主义地理学理念:注重对个体的关注和理解 21
2.4行为主义地理学理念:从行为和时空制约的层面研究空间 24
2.5女权主义地理学理念:关注性别和空间的关系 26
3如何开展城市社会地理调查 31
3.1城市社会调查研究方法 31
3.2数据、资料的种类、收集与处理 32
3.3问卷调查方法 36
3.4访谈、深度访谈与质性研究方法 38
3.5社会调查的技巧 40
3.6社会调查与研究的程序 44
4如何撰写城市社会地理论文 46
4.1地理研究的目标 46
4.2如何体现“地理性” 47
4.3超越“地理”和“空间”的约束 48
4.4关于论文选题和研究方法的确定 48
4.5相关研究文献的查阅 50
4.6文献综述的写法 51
4.7论文的写作技巧 53
中篇 教学研究实践Ⅰ 宏观城市社会空间研究 68
1转型期中国城市内部空间重构 68
1.1引言 68
1.2转型期中国城市内部空间重构特征 69
1.3转型期中国城市内部空间重构模式 76
1.4转型期中国城市内部空间重构机制 79
1.5城市内部空间重构的中西比较 80
1.6结论 82
2转型期北京社会空间分异重构 85
2.1引言 85
2.2基本数据与研究方法 86
2.3北京社会空间分异特征 88
2.4转型期北京社会空间分异重构 93
2.5北京社会空间分异与距离关系重构 97
2.6基于制度、市场和文化变迁的解释:一个理论框架 99
2.7结论 100
3快速城市化背景下城乡结合部发展特征与机制——以北京海淀区为例 103
3.1引言 103
3.2研究区域与数据获取 104
3.3城乡结合部发展特征 105
3.4城乡结合部发展机制分析 112
3.5结论与讨论 116
4北京“吧式”休闲场所的空间分布 119
4.1引言 119
4.2数据采集与研究方法 120
4.3北京“吧式”休闲场所的总体分布特征 120
4.4北京各类型“吧式”休闲场所的空间分布特征 124
4.5结论与讨论 127
5 20世纪90年代以来北京住宅的空间发展 130
5.1引言 130
5.2数据来源和住宅类型划分 131
5.3建国后北京城市住宅发展历程 131
5.4 20世纪90年代以来北京新建住宅分布特征 132
5.5对北京住宅空间分布的解释 138
5.6结论 140
6北京当代艺术家集聚地的演变特征与发展背景 143
6.1引言 143
6.2国内外研究回顾 143
6.3北京艺术家集聚地的发展背景 144
6.4北京艺术家集聚地发展历史 145
6.5北京艺术家集聚地的演变特征分析 146
6.6国际艺术家集聚地对比及艺术村的规划意义 154
7清代北京河湖水系分布与休闲文化空间 157
7.1引言 157
7.2现代北京河湖水系分布 157
7.3河湖水系与休闲生活空间 158
7.4清代北京各社会阶层的临水休闲生活 160
7.5对临水休闲资源保护与开发的启示 169
8北京城市老年人日常活动的时空特征 171
8.1问题的提出 171
8.2研究方法 172
8.3北京市老年人日常活动的时空特征分析 172
8.4北京老年人时空活动的影响因素分析 177
8.5个案研究 180
8.6结论 182
9北京肯德基的空间分布与区位决策 184
9.1引言 184
9.2数据与方法 184
9.3文献综述 185
9.4肯德基在全球与中国的发展 186
9.5肯德基在北京的空间分布特征 186
9.6北京肯德基微区位分析 191
9.7结论 194
10城市居民购物出行等级结构及其演变——以北京为例 197
10.1引言 197
10.2城市居民购物出行等级结构及其演变 197
10.3对北京的调查及数据获取 199
10.4北京市居民购物出行的等级结构特征 200
10.5北京市居民购物出行等级结构演变 202
10.6对北京城市商业发展和布局的启示 207
下篇 教学研究实践Ⅱ 微观城市社会空间研究 212
1中关村高校周边居住区的社会空间 212
1.1引言—— 212
1.2研究方法与调查地区 213
1.3社区演化特征 214
1.4社区的社会空间特征 215
1.5社区社会空间形成机制分析 221
1.6结论与讨论 224
2北京女性健身房使用的女性主义视角研究 227
2.1引言 227
2.2研究方法与调查 228
2.3自身属性与女性健身活动 229
2.4家庭作用与女性健身活动 235
2.5社会因素与女性健身活动 237
2.6讨论与结论 239
3酒吧街经营模式的形成与演变——以北京什刹海环湖酒吧街为例 241
3.1引 言 241
3.2基本思路及研究方法 242
3.3理论框架 242
3.4案例研究 246
3.5结论与讨论 252
4城市空间的“第三极”——休闲式书城的特色与形成背景 254
4.1引言 254
4.2研究思路、方法及研究对象 255
4.3休闲式书城特色分析 256
4.4休闲式书城形成背景分析 260
4.5结论 263
5转型期城中村社会分层和社会空间模式——北京海淀区六郎庄案例 265
5.1引言 265
5.2研究方法与实证研究地区 266
5.3社会阶层分析 267
5.4社会阶层空间分布 272
5.5结论与讨论 277
6韩国留学生社区的社会网络结构及其演变——对北京五道口韩国留学生社区的调查 280
6.1引言 280
6.2研究区和研究方法 281
6.3五道口韩国留学生社区演变过程 283
6.4韩国留学生社区的社会网络结构特征 284
6.5韩国留学生社区演变的影响因素和综合作用机制 289
6.6结论与讨论 294
7大学校园半虚拟社区的互动——以北京大学未名BBS为例 296
7.1引言 296
7.2基本概念、数据获取与研究方法 297
7.3半虚拟社区的互动者角色构成 299
7.4半虚拟社区的互动方式 300
7.5半虚拟社区的互动关系 302
7.6结论 306
8社区网对邻里交往的影响——以望京网为例 308
8.1引言 308
8.2调查研究对象 309
8.3研究思路和方法 310
8.4社区网用户群体特征 311
8.5社区网上的交流内容 313
8.6从虚拟到现实邻里关系的建立 315
8.7结论与讨论 319
9大学校园意象空间——以北京大学为例 322
9.1引言 322
9.2调查方法 323
9.3校园空间构成要素及差异性分析 323
9.4校园空间感知类型及差异性分析 325
9.5校园空间感知阶段分析 331
9.6北京大学校园空间意象地图 331
9.7城市与校园意象空间对比分析 332
9.8结论与讨论:单位制度对城市意象的影响 333
10基于老年人通勤的城市交通研究——以北京蓝旗营社区为例 336
10.1引言 336
10.2案例社区调查 336
10.3老年人通勤行为特征分析 337
10.4影响老年人通勤行为的因素分析 341
10.5老年人对交通的空间认知 343
10.6基于老年人通勤的城市交通思考 345
10.7老年人的“乌托邦” 347
附:全国城市规划专业社会调查报告一等奖作品(2007年) 352
北京四合院地区老年居民交往活动的空间特征调查报告——以交道口地区为例 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