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 本书的内容与构架 1
第一编 脸面的概述:历史·现状&视角第一章 引子 13
文化接触的一大发现 13
华人的国民性自省与批判 16
研究取向与方法的问题 21
第二章 中外学者论“脸面” 26
早期外国人的中国脸面观 26
早期中国学者的观点 33
海外学者对脸面的初探 36
第三章 当今学者的研究状况 42
西方印象整饰的理论 42
心理人类学 46
本土化中的脸面理论 50
第四章 本土化观的再探讨 56
研究定向 56
资料与方法 60
第二编 脸面的含义:语义·定义&向度第五章 脸面的界定 69
早期界说 69
现代定义 73
现代文学中的脸面主题 79
第六章 定义的再认识 83
脸面的语义研究 83
脸面的向度与类型 92
第三编 脸面的原型:宗族·礼义&君子第七章 脸面的动力 109
祖先崇拜 109
共财同居 113
光宗耀祖 118
第八章 脸面的资源 127
家庭等级 127
社会等级 131
脸面的规模 138
第九章 脸面的内核 148
礼和仁 148
情和义 152
脸面与规矩 157
第十章 君子人格 164
君子的含义 164
做人理想与现实 168
脸面与架子 173
第四编 脸面的模式:印象·自我&互动第十一章 中国人的印象形成 183
面具 183
印象 190
表演 195
第十二章 中国人的自我 204
自卫与自居 204
掩饰与炫耀 211
荣辱与羞耻 214
第十三章 中国人的互动 227
自家人 227
脸面与互动 234
中国人的脸面互动模式 238
第十四章 脸面与文化 243
西方人的自我与荣辱 243
东方人的自我与荣辱 251
中国人脸面的特色 257
第五编 脸面的功能:个体·关系&社会第十五章 规范控制 269
守礼与虚礼 269
冲突与调适 274
越轨 281
第十六章 心理平衡 287
自我调节 287
精神胜利法 291
挽回与解脱 295
第十七章 象征 301
权势 301
排场 307
关系网 316
第十八章 人情 321
人情的含义 321
施与报 326
人情两面性 332
结语 脸面对中国人的意义 341
主要参考资料 353
主要人名索引 369
表2-1 中外学者论脸面概览 40
图3-1 中国人的生活取向(资料来源:许烺光,1990,第162页) 51
图6-1 中国人脸面连续体图式 100
图6-2 中国人脸面类型四分图模式 101
表6-1 脸的定义及其得失情况 102
表6-2 脸和面子相关得失情况 103
图8-1 五服关系(引自许烺光,1990,第67页) 128
表10-1 君子理想人格内容分类表 166
图10-1 脸面和架子关系图 174
图10-2 脸面内在关系演变的轨迹 180
图11-1 面子知觉与整饰过程(引自朱瑞玲,1988) 191
图11-2 中国人印象形成的选择途径 194
图12-1 中国人自我和脸面的运行过程 225
图13-1 脸面在中国人群体中的互动模式 241
图14-1 脸面在不同文明类型中的生成演绎图 258
图18-1 人情与面子的理论模式(引自黄光国,1988) 332
图18-2 中国人出礼平衡模式 335
图18-3 脸面连续体分离图 338
图结-1 脸面在中国社会系统运作图 345
图结-2 中国人的脸面观 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