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人口概况 1
第一节 人口增长 1
第二节 人口分布 12
第三节 性别与年龄 16
一、性别 16
二、年龄 19
三、各盟市 20
第四节 人口体质 23
一、身高体重 23
二、出生率与死亡率 30
三、残疾人 31
第五节 文化程度 31
一、全区 31
二、各地 32
第六节 职业分布 34
一、全区 34
二、各地 35
第七节 行业分布 36
一、全区 36
二、各地 38
第八节 家庭组成 41
一、户均人口 41
二、民族组成 42
第二章 解放前后的社会状况 43
第一节 迁居史 43
一、历史回顾 43
二、明朝时期 48
三、明清交替时期 51
四、清军进关后 54
五、清末至民国初 58
六、东北沦陷时期 65
七、迁居内蒙古地区 68
第二节 解放前的社会地位 77
一、政治上受凌辱 77
二、经济上受剥削 79
三、文化上被奴化 82
四、群众反抗活动 83
第三节 解放后的社会生活 85
一、建立群众自治团体 85
二、土地改革运动 89
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 92
四、社会主义改造 94
五、贯彻民族政策 96
六、民族团结 106
第三章 经济活动 109
第一节 开拓水田 109
一、开拓经过 109
二、早期生产管理及种稻技术 115
第二节 农业生产与多种经营 117
一、新发村的农业生产及副业 118
二、东光村的农业生产及副业 118
三、靠鲜村的农业生产及副业 118
四、朝鲜村的农业生产与副业 119
五、庆丰村的农业生产与副业 119
六、博克图村的农业生产与副业 119
七、红光村的农业生产与副业 120
八、鲜光村的农业生产与副业 121
九、三合村的农业生产与多种经营 121
十、古城村的农业生产与多种经营 124
十一、金刚村的农业生产与副业 125
十二、鲜光村的农业生产及副业 126
十三、两家子村的农业生产及副业 127
第三节 林业战线 129
一、从事大兴安岭林业的朝鲜族 129
二、林业勘察设计战线上的朝鲜族 132
三、从事林牧区打井事业的朝鲜族 133
四、林城建设中的朝鲜族 137
五、林区旗县的朝鲜族 137
第四节 工矿企事业 138
一、建设草原钢城的朝鲜族 138
二、把青春献给地质事业的朝鲜族 148
三、献身土地开发事业的朝鲜族 151
四、支边建厂的朝鲜族 153
五、边疆煤城的朝鲜族 154
六、雅鲁河畔的朝鲜族 154
七、自治区首府的朝鲜族 156
第五节 城市个体业 161
第四章 文化教育 165
第一节 教育 165
一、解放前的教育情况 165
二、解放后的中小学教育 169
三、乌兰浩特朝鲜族中学 183
四、呼和浩特市各大学中的朝鲜族学生 185
第二节 语言文字 187
一、朝鲜语系 187
二、朝鲜语的特征 188
三、朝鲜语的方言 192
四、朝鲜文字 192
五、“日韩合并”后朝鲜语言文字的处境 193
六、内蒙古朝鲜族民族语言使用情况 194
第三节 风俗习惯 197
一、服装 198
二、饮食 201
三、住宅 204
四、婚姻 206
五、丧葬 208
六、礼仪 209
七、民间节日 210
八、家庆日 211
九、民间游艺 212
十、亲属间称谓 214
十一、朝鲜族姓氏 215
第四节 宗教信仰 216
一、宗教信仰演变 216
二、宗教在东北朝鲜族中的传播 222
三、现在内蒙古朝鲜族宗教信仰情况 227
第五节 文化设施及文体活动 227
第六节 内蒙古朝鲜族研究会 230
第五章 人才 234
第一节 值得特别记录的人们 234
一、早年的开拓者和先驱 234
二、参加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的军人 237
第二节 干部 246
一、朝鲜民族乡干部 246
二、自治区成立初期乡村干部 247
三、自治区县处级以上干部 248
第三节 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 259
一、全国人大代表 259
二、自治区人大代表 260
三、自治区政协委员 262
第四节 专门人才 264
一、概况 264
二、个人简介 265
第五节 劳动模范及其他人物 292
一、劳动模范 292
二、其他人物 298
编后记 301
附录 303
1、县处级以上朝鲜族干部名录 304
2、各盟市朝鲜族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名录 310
3、朝鲜族高级职称人才名录 314
4、乌兰浩特朝鲜族中学一级教师名录 323
5、呼伦贝尔盟各朝鲜族中学一级教师名录 324
6、兴安盟各中小学朝鲜族主要教师名录 325
7、呼市、包头各中小学朝鲜族主要教师名录 326
8、现留在内蒙古的原内蒙古土地勘测局朝鲜族职工名录 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