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基础》PDF下载

  • 购买积分:19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梅锦荣编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0
  • ISBN:9787300126456
  • 页数:676 页
图书介绍:本书在介绍心理学的基本理论与知识的基础上,努力跟踪学科发展,反映较新的国内外心理学研究成果。全书以标准的教科书形式规范表述,并力求生动活泼。

第一篇 基本历程 3

第一章 心理学的性质 3

第一节 心理学的含义 3

第二节 心理学的解说 5

第三节 心理学发展史 6

第四节 现代心理学的观点 10

第五节 心理学的变量与规律 15

第六节 心理学研究方法 18

第七节 心理学的主要领域 24

第八节 心理学家的共识 28

第二章 行为的生理基础 31

第一节 神经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31

第二节 大脑皮质的功能 36

第三节 神经元和信息的传递 42

第四节 脑功能偏侧倾向 44

第五节 利手倾向 50

第六节 内分泌系统 52

第七节 行为的遗传研究 56

第三章 学习历程 63

第一节 学习的性质 63

第二节 经典条件作用 65

第三节 经典条件作用实例 71

第四节 经典条件作用的机制 74

第五节 操作条件作用 75

第六节 回避学习 80

第七节 操作条件作用实例 81

第八节 条件作用的生物因素 83

第九节 条件作用的认知成分 85

第十节 认知学习 88

第十一节 社会认知学习 92

第十二节 技能学习 95

第十三节 近似学习的现象 96

第四章 记忆与遗忘 100

第一节 感觉记忆 100

第二节 短时记忆 103

第三节 长时记忆 109

第四节 记忆的建构 114

第五节 信息来源的记忆 117

第六节 记忆的类别 119

第七节 影响记忆的因素 121

第八节 情绪经验的回忆 125

第九节 记忆测量法 127

第十节 记忆的障碍 130

第十一节 记忆的神经生理基础 132

第十二节 增进记忆的方法 134

第五章 感觉与知觉 138

第一节 感觉的性质 138

第二节 注意 142

第三节 视觉和听觉 144

第四节 皮肤感觉及其他感觉 151

第五节 知觉的性质 155

第六节 时间和移动知觉 162

第七节 距离和深度知觉 164

第八节 错觉和幻觉 167

第九节 刺激作用与知觉 170

第十节 知觉的个人因素 171

第十一节 超感现象 174

第六章 意识状态 177

第一节 意识的活动 177

第二节 意识的层次 179

第三节 睡眠的功用 181

第四节 快速眼动睡眠 184

第五节 睡眠周期和生物节律 185

第六节 梦境 190

第七节 睡眠障碍 193

第八节 催眠状态 194

第九节 生物反馈与意识 199

第十节 冥想 200

第十一节 药物滥用 204

第十二节 自我意识 206

第七章 情绪 210

第一节 基本情绪的性质 210

第二节 情绪的生理变化 214

第三节 情绪的神经生理基础 215

第四节 情绪的经典理论 216

第五节 生理反馈与情绪经验 219

第六节 情绪的认知因素 220

第七节 情绪对认知的影响 223

第八节 情绪的对抗过程理论 226

第九节 进化论的情绪观 228

第十节 情绪的性别和文化因素 232

第十一节 正面情绪的探讨 237

第八章 动机 242

第一节 动机的性质 242

第二节 驱力与诱因论 244

第三节 需要层次论 247

第四节 心理逆转论 250

第五节 惩罚与行为动机 252

第六节 饥饿动机 253

第七节 过度肥胖 254

第八节 进食障碍 256

第九节 性动机与性取向 258

第十节 成就动机 265

第十一节 权力和攻击动机 267

第十二节 亲和与助人的动机 272

第二篇 个别差异 281

第九章 语言与思维 281

第一节 语言的性质 281

第二节 动物的沟通方式 283

第三节 人类语言的发展 285

第四节 语言障碍及其神经生理机制 288

第五节 语言与思维 291

第六节 意象思维 294

第七节 推理历程 297

第八节 思维和决策的偏向 300

第九节 概念的性质和形成 303

第十节 问题的解决 307

第十章 成长与发展 316

第一节 遗传与环境的互动 316

第二节 脑功能的发展 319

第三节 身心的成长与发展 320

第四节 两性差异的形成 326

第五节 自我概念的发展 329

第六节 认知发展论 331

第七节 道德观念的发展 333

第八节 依恋行为的发展 335

第九节 艾里克森的生命周期观 339

第十节 毕生发展的观点 342

第十一节 纵向研究的成果 343

第十一章 心理和行为的测量 348

第一节 心理测验的含义 348

第二节 心理测验的类别和功用 350

第三节 心理测验的反应偏向 352

第四节 测验的常模 355

第五节 信度 356

第六节 效度 358

第七节 测验分数与效标的关系 360

第八节 决策与测验的应用 363

第九节 测验的偏向与不公 366

第十节 兴趣量表 369

第十一节 状态与特质的测量 374

第十二节 心理测验的应用守则 376

第十二章 智力 379

第一节 智力的结构 379

第二节 智力的多元论 382

第三节 智力的测量 384

第四节 智力的遗传因素 390

第五节 智力的环境因素 395

第六节 性别和种族的智力差异 401

第七节 智力的发展 404

第八节 智力衰退 407

第九节 弱智和天才 411

第十节 创造能力 414

第十三章 人格 420

第一节 人格的一致性 420

第二节 遗传与环境因素 421

第三节 体质与气质论 425

第四节 特质论 428

第五节 人格的五因子论 431

第六节 精神分析的观点 435

第七节 行为学派的观点 441

第八节 人本心理学的观点 445

第九节 人格的评估 448

第三篇 社会行为 457

第十四章 社会认知 457

第一节 社会的自我 457

第二节 印象的形成 460

第三节 内隐人格理论 462

第四节 刻板认知与偏见 463

第五节 归因历程 467

第六节 归因的偏向 468

第七节 虚同和虚异效应 472

第八节 态度的性质 476

第九节 态度的改变 478

第十节 态度与行为的关系 480

第十一节 态度与行为一致性的理论 482

第十五章 社会互动 486

第一节 人际吸引 486

第二节 人际关系理论 491

第三节 亲密关系 493

第四节 社会助长作用 495

第五节 社会懈怠 498

第六节 从众行为 501

第七节 依从行为 505

第八节 服从行为 507

第九节 自我表现 512

第十节 自设障碍 514

第十一节 自我监控 517

第四篇 身心健康 523

第十六章 应激与身心健康 523

第一节 应激源 524

第二节 应激的影响力 529

第三节 应激反应 532

第四节 个人控制感 535

第五节 应对方式 536

第六节 社会支持 538

第七节 人格与身心健康 541

第八节 行为模式与健康 544

第九节 心理神经免疫历程 548

第十节 心身疾病 550

第十一节 身心健康的维护 553

第十七章 心理障碍 559

第一节 心理障碍的界定 559

第二节 心理障碍的性质 561

第三节 精神健康与幸福感 562

第四节 生物和文化因素 567

第五节 焦虑障碍 568

第六节 躯体形式障碍 573

第七节 解离障碍 575

第八节 人格障碍 576

第九节 心境障碍 581

第十节 精神分裂症 589

第十八章心理疗法 598

第一节 精神分析疗法 598

第二节 行为疗法 600

第三节 认知疗法 604

第四节 人本主义疗法 608

第五节 存在疗法 610

第六节 完形疗法 613

第七节 森田疗法 615

第八节 团体疗法 617

第九节 共同运作因素 618

第十节 心理疗法的评估 620

第十一节 生物医学的疗法 623

有关国外和中国近代心理学史的重要事件和著作 627

测量与统计 632

参考文献 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