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中国钱币文化 1
一 钱币研究概况 2
钱币收藏历史 2
钱币收藏方向 5
二 古钱币鉴赏要素 6
古钱别称 6
民俗风情 8
钱中诸色 11
钱文书法 12
钱文读法 14
钱币计量 14
专业术语 15
评级标准 18
三 钱币文化的流传 19
民俗钱币 19
海外涟漪 24
第二章 先秦时期钱币 29
一 实物货币 30
货贝 30
仿贝 30
二 春秋战国钱币 31
布币 31
刀币 37
蚁鼻钱 41
圜钱 42
第三章 秦至隋代钱币 45
一 秦汉的半两钱 46
秦半两 46
汉半两 47
二 五铢钱的确立 49
西汉五铢 49
东汉五铢 51
两汉剪边钱 52
两汉五铢的区别 53
三 五铢钱的演进 53
三国钱币 54
两晋、十六国钱币 55
南北朝钱币 57
隋五铢 62
四 新莽钱币 62
金错刀 63
大小泉 64
宝货之品 65
泉、布新品及国宝金匮直万 66
第四章 唐宋辽金夏钱币 69
一 唐代钱币 70
关于“开元通宝” 70
唐代年号钱 72
二 五代十国钱币 74
三 两宋钱币 80
钱文结构 81
书体兼备 81
体分大小 81
材质多样 82
区域明显 82
数量巨大 83
铸行情况 84
国号钱 85
年号钱 86
御书钱 86
对钱 87
记年钱 88
南宋钱牌 89
四 辽、金、西夏钱币 89
辽代钱币 90
金代钱币 92
西夏钱币 94
第五章 元明清钱币 97
一 元代钱币 98
行用钱 99
权钞钱 100
供养钱 100
二 明代钱币 101
明代早期钱币 101
明代中后期钱币 103
南明政权钱币 105
三 清代钱币 107
顺治五式 107
清代“通宝”钱 108
清代大钱 111
新疆红钱 112
后金钱和三藩钱 113
四 起义军钱币 115
第六章 古代贵金属货币 121
一 先秦金银货币 122
黄金货币 122
白银货币 124
二 秦汉唐金银货币 125
秦汉的金银货币 125
三国至唐的金银货币 126
三 宋金元金银货币 128
宋代金银铤 128
金代“承安宝货” 131
元代“元宝” 132
四 明清金银货币 133
五 近代机制银圆的先声 137
第七章 近代机制金属币 139
一 清末机制币 140
张之洞与“龙洋” 140
李鸿章与“铜仙” 141
银币“两”、“圆”之争 143
四川卢比 145
“丙午”、“丁未”金币 145
二 民国机制币 146
袁头币 146
孙头币 147
纪念币、章 148
民国铜币 150
第八章 中国历代纸币 153
一 古代帝王的点金术 154
纸币的起源 154
从“私交子”到“官交子” 154
宋代纸币的演变 155
金、元交钞 157
大明宝钞 160
清代“钞”、“票” 162
二 近代新式纸币 166
清末纸币 166
民国纸币 172
日伪的“准备券”、“储备券” 176
军用钞票 177
第九章 红色政权及新中国钱币 179
一 近代红色政权货币 180
红色政权机制币 180
红色政权的纸币 181
“人民币”的诞生 184
二 新中国钱币 185
第一套人民币 185
第二套人民币 187
第三套人民币 188
第四套人民币 189
第五套人民币 190
普通纪念钞 190
普通流通硬币 191
流通纪念硬币 192
贵金属纪念币 192
收藏评级标准 193
第十章 金属币铸造和纸币印刷工艺 195
一 金属钱币的浇铸工艺 196
泥范 196
石范 197
铜范 197
范盒 198
母钱 199
二 纸币印刷工艺 200
雕版印刷 201
石印技术 202
凹版印刷 202
钞纸防伪 203
第十一章 钱币收藏与鉴定 205
一 钱币收藏要点 206
收藏者自身素质的锤炼 206
决定钱币价值的因素 207
二 钱币辨伪方法 209
纸币的辨伪 210
古铜钱辨伪 211
银锭的辨伪 215
机制币的辨伪 217
三 钱币整理和保养 220
古代金属币的清洗与保存 220
纸币的整理与保存 221
近现代硬币的保存 222
参考文献 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