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 基调与挑战 1
第一节 常识心理图式的内容及其问题 2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意识论的基调与面对的挑战 5
第三节 丹尼特心灵哲学的主要特点 14
第一章 心灵研究的方法论 25
第一节 第一人称方法与第三人称方法 26
第二节 通向心灵的两条途径 30
第三节 异己现象学方法 35
第二章 心理语言的语义学 49
第一节 心理语言的“语言游戏” 51
第二节 心理语言的“逻辑地理格局” 59
第三节 心理语言的指称属性 68
第四节 从意向现象到意向描述 74
第三章 意向解释与科学解释 85
第一节 三类意向心理学 86
第二节 三种解释立场 99
第三节 意向解释的原则 108
第四章 心理内容的本质、存在方式与来源 121
第一节 心理内容的本质 123
第二节 心理内容的存在方式 138
第三节 心理语义性的来源 146
第五章 意识模型的建构 158
第一节 “笛卡尔剧场”模型及其难题 160
第二节 多草稿模型 166
第三节 自我的本质 177
第六章 解构感受性 182
第一节 色觉感受性 183
第二节 颠倒的感受性 189
第三节 黑白玛丽与知识论证 194
第四节 蝙蝠的感觉是什么样子 197
第七章 心灵的实在性 204
第一节 自然主义范式下的本体论承诺 205
第二节 工具主义——心灵类似于引力中心 218
第三节 模式主义——心灵是真实的模式 228
第八章 心灵的进化 247
第一节 产生—测试之塔 248
第二节 大脑中的进化 259
第三节 文化的举重机 265
结语 在什么意义上说有心灵 276
主要参考文献 282
后记 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