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 1
一、研究缘起 1
二、研究现状 4
三、史料举要 13
四、研究方法与论述框架 23
五、创新与不足 25
第一章 政策环境 26
一、日据晚期台湾的战时经济政策与战后经济情势 26
(一)日据晚期台湾的战时经济政策 26
(二)战后台湾经济总体情势 34
二、法律依据——南京国民政府的有关经济政策法规 43
三、人民团体的影响——台湾各职业团体与社会团体的利益诉求 45
四、信誉约束——民众与传媒对经济政策的反馈与监督 50
(一)民众对经济政策的反馈 50
(二)传媒对经济政策的催化与监督 53
第二章 政策主体与制度安排 60
一、台湾调查委员会时期(1944.4~1945.10) 60
(一)台湾调查委员会的设立 60
(二)台湾调查委员会的主要工作 63
二、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时期(1945.10~1947.4) 68
(一)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的制度安排 68
(二)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的主要班底 71
(三)陈仪的经济政策决策系统及权力结构 76
(四)台湾省参议会对经济政策的有限干预 82
(五)国民党台湾省党部对经济接收的争夺 86
(六)中央政府对台湾经济政策施加的影响 88
三、台湾省政府时期(1947.4~1948.12) 96
(一)台湾省政府的主要班底 97
(二)制度安排与经济政策决策系统 98
第三章 经济理念与政策目标 102
一、陈仪对民生主义的诠释及其公营经济理念 102
二、魏道明对民营自由经济的有限融通 110
三、经济政策目标的确立与调整 113
(一)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时期 113
(二)台湾省政府时期 117
第四章 政策分析(一)——财政政策 121
一、财政收入政策 122
(一)财政收入结构与规模 122
(二)税收整理 129
二、财政支出政策 140
第五章 政策分析(二)——金融政策 148
一、台币体系的建立及维持 148
二、恶性通货膨胀的前因与后果 153
第六章 政策分析(三)——管制政策 170
一、专卖管制 170
二、贸易管制 180
三、粮食管制 192
第七章 政策分析(四)——农业与工业政策 206
一、农业政策 207
(一)土地政策 207
(二)肥料配售与肥料换谷政策 215
(三)农田水利政策 222
二、工业政策 225
(一)公营工矿事业 226
(二)民营工矿事业 237
第八章 政策分析(五)——收入分配与社会救济政策 245
一、收入分配政策 245
(一)公教人员 245
(二)工人与农民 256
二、社会救济政策 265
(一)失业救济 266
(二)自然灾害与孤寡病残救济 271
(三)教育救济 274
结语 政策绩效评估 277
主要参考文献 296
后记 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