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论 1
一、管理哲学是对管理的反思 1
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管理哲学 6
三、当代中国的发展呼唤管理哲学 9
第一章 管理本质与管理价值论 14
第一节 管理的本质 15
一、管理是什么 15
二、管理的基本特征 33
第二节 管理价值论 37
一、管理价值的内涵 37
二、管理劳动创造价值 39
三、管理劳动创造价值的意义 45
第二章 管理主体论 48
第一节 主体与管理主体 48
一、管理主体的内涵及其规定性 48
二、管理主体的构成 51
三、管理主体的当代特征及其发展趋势 53
第二节 管理主体素质 56
一、优良的政治素质 56
二、全面的知识素质 57
三、较强的能力素质 59
四、健康的身心素质 61
五、全面提高当代管理主体素质的途径 63
第三节 管理主体的行为方式 65
一、管理主体行为方式的类型 66
二、管理主体行为方式的演化 68
三、人本管理要处理好的关系 72
第三章 管理客体论 74
第一节 管理客体的内涵及其特性 74
一、管理客体的基本含义 74
二、管理客体的系统性 78
三、管理客体的基本特性 81
第二节 人的需求是管理客体系统的核心 84
一、人的需要的内涵 84
二、人的需要是管理客体的关键 85
第三节 环境是管理客体系统的重要条件 92
一、环境的内涵 93
二、文化环境 100
第四章 管理主客体论 103
第一节 管理主体和管理客体的辩证统一 103
一、管理主体和管理客体的对立 103
二、管理主体和管理客体的相互依存 104
三、管理主体和管理客体的相互影响 105
第二节 管理主客体的管理实践 106
一、管理主体的自我管理实践 106
二、管理客体的服从实践方式 109
三、创新实践方式 110
第三节 能本管理实践 115
一、能本管理实践的内涵 115
二、当代中国社会实践呼唤能本管理 119
三、能本管理在我国具有重要的意义 121
第五章 管理组织论 123
第一节 管理组织的含义与特征 124
一、组织的含义与特征 124
二、管理组织的含义与特征 129
第二节 管理组织的建构与评价 134
一、管理组织建构的原则 134
二、管理组织结构的基本类型 139
三、管理组织结构的评价 144
第三节 管理组织的创新与发展 147
一、管理组织创新与发展的意义 147
二、管理组织变革与发展的动力 150
三、当前管理组织变革与发展的基本趋势 153
第六章 管理工具论 160
第一节 管理工具 160
一、管理工具含义 160
二、工具构成 163
三、工具属性 165
第二节 管理工具的中介性 166
一、管理工具的性能 166
二、管理工具与管理主客体的关系 168
三、管理工具与管理组织的关系 169
第三节 管理工具的历史发展 170
一、体能型管理工具 170
二、机械型管理工具 172
三、自动化管理工具 176
四、网络型管理工具 178
五、虚拟型管理工具 181
第七章 管理方法论 184
第一节 系统论方法 184
一、系统和系统论 184
二、当代管理、系统论方法 188
三、系统论方法运用于管理实践的要求 192
第二节 信息论方法 195
一、信息和信息论 196
二、当代管理与信息论方法 200
三、信息论方法对当代管理者的要求 203
第三节 控制论方法 207
一、控制与控制论方法 207
二、控制论方法与当代管理 210
三、控制论方法运用的具体要求 213
第四节 战略论方法 219
一、战略与战略管理 219
二、战略论方法与当代管理 223
三、战略论方法应用的具体要求 225
第八章 管理规律论 232
第一节 管理要遵循自身的发展规律 232
一、管理具有自身的发展规律 232
二、揭示管理规律的方法论 238
三、研究管理规律的意义 244
第二节 以人为本 249
一、以人为本是管理的最基本规律 249
二、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 255
三、实践中坚持以人为本 263
第三节 相适应性 269
一、相适应性的理论与实践依据 269
二、相适应性规律的内容 275
三、管理方式的当代重构 280
第九章 管理文化论 289
第一节 管理文化概述 289
一、文化与管理文化 289
二、管理文化的基本特征 292
三、管理文化的主要功能 294
第二节 管理文化的结构与形态 296
一、管理文化的结构 296
二、管理文化的形态 299
第三节 当代我国管理文化的优化 302
一、在集体主义价值观中融入个体主义的有效内核 302
二、在情感意识中确立理性支柱 305
后记 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