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坏性创新与我国制造业国际竞争优势的构建》PDF下载

  • 购买积分:9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田红云著
  • 出 版 社: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 出版年份:2010
  • ISBN:9787542633842
  • 页数:164 页
图书介绍:本书将破坏性创新理论用于指导我国制造业的实践。破坏性创新是当前创新理论和战略管理理论研究的前沿和热点,尽管诸多学者意识到该理论对发展中国家的特殊理论价值,但是作为一个新兴的理论,更多的研究聚焦在理论自身的内容拓展和完善上。另一方面,我国制造业的发展正处于关键历史时期,增强产业创新能力是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实现产业结构升级的主要途径,而选择符合发展中国家特点和我国国情的创新发展战略是增强产业创新能力的关键。为此,本书将破坏性创新理论运用于指导我国制造业国际竞争优势的构建,在理论研究思路上是全新的尝试。

第一章 导论 1

1.1 研究背景 2

1.1.1 国际背景 2

1.1.2 国内背景 4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6

1.3 研究方法、主要内容及结构 7

1.3.1 研究方法 7

1.3.2 本书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构 8

1.3.3 研究的技术路线 9

1.4 本书的主要创新点 10

1.5 本章小结 10

第二章 相关理论研究综述 11

2.1 破坏性创新理论研究综述 11

2.1.1 破坏性创新的内涵 11

2.1.2 破坏性创新的特征 14

2.1.3 企业开展破坏性创新的障碍 16

2.1.4 企业开展破坏性创新的途径 19

2.1.5 简要评述 20

2.2 产业国际竞争优势的文献综述 21

2.2.1 产业国际竞争优势的界定 21

2.2.2 产业国际竞争优势的理论演进 23

2.2.3 产业国际竞争优势的评价与测度 26

2.2.4 我国理论界对产业竞争优势理论的研究 30

2.3 本章小结 32

第三章 破坏性创新机理与产业竞争优势的形成 33

3.1 破坏性创新的形成机理 33

3.1.1 技术替代层面的破坏性创新形成机理 33

3.1.2 商业模式破坏性创新的形成机理 39

3.2 产业国际竞争优势形成机理 41

3.2.1 产业国际竞争优势的源泉 41

3.2.2 产业竞争优势形成的内在机理 42

3.2.3 破坏性创新影响产业国际竞争优势的机理 44

3.3 破坏性创新和维持性创新对产业国际竞争优势的影响——基于贸易利益分配的视角 48

3.3.1 国际贸易中的利益分配 48

3.3.2 维持性创新对国际贸易利益分配的影响 50

3.3.3 发展中国家通过维持性创新实现赶超的可能性分析 53

3.3.4 破坏性创新对国际贸易利益分配的影响 55

3.4 本章小结 58

第四章 不同创新战略对我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驱动作用研究 59

4.1 产业国际竞争力的衡量指标及其影响因素 59

4.1.1 产业国际竞争力的衡量 59

4.1.2 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62

4.2 我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驱动因素的计量分析 64

4.2.1 解释变量和被解释变量的选取 64

4.2.2 数据的来源 68

4.2.3 模型的构建 69

4.2.4 制造业分类以及各类产业的描述性统计 70

4.2.5 基于行业面板数据的计量分析 73

4.3 研究结论与政策含义 80

4.4 本章小结 81

第五章 我国制造业行业创新破坏性特征与创新战略选择 82

5.1 我国制造业行业创新的破坏性特征研究 82

5.1.1 产业创新破坏性特征的指标选择 83

5.1.2 行业创新的破坏性特征测度 85

5.2 我国制造业行业创新能力特征 92

5.2.1 产业创新能力的测度方法 92

5.2.2 我国制造业创新能力的测度和评价 94

5.3 我国制造业行业创新特征与创新战略选择 98

5.3.1 基于行业创新特征的制造业分类 98

5.3.2 技术创新模式的分类及其特点 99

5.3.3 基于行业创新特征的创新模式选择 102

5.4 本章小结 104

第六章 破坏性创新开展与我国制造业国际竞争优势的构建 105

6.1 企业开展破坏性创新的影响因素及一般模式 105

6.1.1 影响企业成功开展破坏性创新的因素 105

6.1.2 企业开展破坏性创新的一般模式 112

6.1.3 全球化背景下企业破坏性创新的开展 116

6.2 我国制造业国际竞争优势的构建 120

6.2.1 以本国特定密集需求产业为突破口 120

6.2.2 构建破坏性创新的产业微观基础 121

6.2.3 构建维持性创新和破坏性创新协调发展的技术创新体系 123

6.2.4 发挥相关和支撑产业对破坏性创新的促进作用 124

6.3 促进企业开展破坏性创新的产业政策研究 126

6.3.1 我国技术创新政策的历史演变 126

6.3.2 促进企业开展破坏性创新的产业政策工具 127

6.3.3 促进企业开展破坏性创新的产业政策实施要点 131

6.4 本章小结 132

第七章 破坏性创新的实证案例研究 133

7.1 破坏性创新——华为成功的利器 133

7.1.1 从低端到高端的破坏性发展战略 133

7.1.2 占领新一代破坏性技术领域的制高点 134

7.1.3 战略失误源于对破坏性创新的忽视 135

7.1.4 经验总结 135

7.2 案例研究:日本制造业发展中的维持性创新与破坏性创新 136

7.2.1 日本近代制造业 136

7.2.2 日本现代制造业 137

7.2.3 破坏性创新与日本制造业竞争优势的构建 139

7.2.4 日本制造业的创新历程对我国制造业发展的启示 145

7.3 本章小结 149

第八章 总结与研究展望 150

8.1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结论 150

8.2 未来研究的展望 152

参考文献 153

后记 164

表1.1 人均国民收入对照表 5

表1.2 不同国家制造业的比较 6

表2.1 维持性创新、低端市场的破坏性创新和新市场的破坏性创新三者之间的区别 15

表2.2 渐进性创新和激进性创新的组织文化差异 18

表4.1 技术密集型产业的描述性统计 70

表4.2 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描述性统计 71

表4.3 资本密集型产业的描述性统计 72

表4.4 三类产业的面板数据分析结果 73

表4.5 不同期间技术密集型产业面板数据分析结果 75

表4.6 技术密集型产业竞争力的驱动因素变化 76

表4.7 不同期间劳动密集型产业面板数据分析结果 77

表4.8 劳动密集型产业竞争力的驱动因素变化 78

表4.9 不同期间资本密集型产业面板数据分析结果 78

表4.10 资本密集型产业竞争力的驱动因素变化 79

表4.11 不同创新模式对不同产业的影响 80

表5.1 原始数据 85

表5.2 行业代码表 86

表5.3 破坏性创新指标无量纲化以后的数据 87

表5.4 相关系数表 88

表5.5 T.L.Saaty标度法 89

表5.6 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RI的值 90

表5.7 行业创新破坏性特征表 91

表5.8 创新能力指标无量纲化的数据 94

表5.9 创新能力、创新投入能力、创新产出能力以及创新效率数据 96

表5.10 我国制造业创新能力排名表 97

表6.1 企业国际化经营战略与组织结构 117

表6.2 全球化背景下维持性创新和破坏性创新资源配置差异 119

表6.3 我国制造业国内需求增长速度及比重排序 120

表6.4 技术创新政策工具的分类 128

表7.1 日美企业成本和劳动生产率之比较(1981) 144

表7.2 美、日、联邦德国的汽车产业生产1台汽车的总劳动时数 144

表7.3 日、美、欧汽车企业的质量(缺陷率调查) 144

表7.4 日美企业制造业汽车用悬置装置配件的多样化比较 145

图1-1 内容结构图 9

图2-1 破坏性创新的形成 12

图2-2 创新概念的连续统一体模型 13

图2-3 组织结构与技术周期 17

图2-4 钻石模型 25

图3-1 破坏性技术替代的基本模式 35

图3-2 破坏性技术替代的第一种模式 35

图3-3 破坏性技术替代的第二种模式 36

图3-4 破坏性技术替代的第三种模式 37

图3-5 Ⅰ号计划的价值曲线 38

图3-6 破坏性创新的分类 39

图3-7 商业模式破坏性创新的机理 41

图3-8 产业竞争优势形成机理 44

图3-9 维持性创新和破坏性创新对产品质量的影响 46

图3-10 破坏性创新对产业竞争优势的影响机理 47

图3-11 国际贸易中产品利益分配图 49

图3-12 国际贸易中成本利益分配图 50

图3-13 维持性创新对产品利益分配的影响 52

图3-14 维持性创新对成本利益分配的影响 52

图3-15 模仿创新与率先创新成本关系图 54

图3-16 破坏性创新对产品利益的影响 56

图3-17 破坏性创新对成本利益的影响 57

图4-1 产业国际竞争力九要素模型 62

图5-1 行业创新能力综合评价结构层次模型 94

图5-2 行业创新能力排名图 98

图5-3 我国制造业行业创新特征分布图 99

图5-4 创新特征与创新模式选择关系 103

图6-1 环境、组织和创新模式关系 108

图6-2 程序、价值观与组织结构的匹配关系 113

图6-3 破坏性创新开展模型 115

图6-4 基于企业创新体系的创新资源优化配置模式 118

图6-5 破坏性创新的微观基础 122

图6-6 1985—2000年间我国技术创新政策颁布数目分布 127

图7-1 维持性创新、破坏性创新与日本制造业的竞争优势 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