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译著·讲经 3
译经 3
吉祥经 3
附:关于《吉祥经》之翻译 6
南传大悲经 17
三宝经 20
婆罗门正法经 23
罗睺罗经 28
陀尼耶经 31
阿毗达摩摄义论 36
分别摄心品第一 36
分别摄心所品第二 41
分别摄类别品第三 47
分别摄毗提品第四 53
分别摄离毗提品第五 58
分别摄色品第六 65
分别摄集法品第七 71
分别摄缘品第八 76
分别摄行境品第九 81
附:南传阿毗达摩摄义论序 89
译文 107
支那佛教事情 107
日本中外日报对于组织东亚佛教大会之记载 114
东亚佛教联合会之日本新闻 115
世界文化之大贡献 117
日本佛教徒之现代中华佛教观 121
天台宗之法系 128
支那佛教视察所感 136
日译南传大藏经之发刊辞及其总目录 144
世界佛教徒联盟 156
加拿大与美国之佛教 166
今日佛教运动在欧洲 169
组织世界政府之运动 179
对于欧洲人的一种佛教 184
讲经 201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讲话 201
本经与全系佛教之关系 201
一、金刚经在佛教中的地位 201
二、金刚经与中国佛学 205
三、金刚经与民俗信仰 205
四、金刚经与禅宗 206
释经题 207
释经文 212
第一,序分 212
第二,正宗分 214
第三,流通分 316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讲话 317
释经题 317
释经文 322
第二卷 唯识论谈 3
论著 3
唯识史观及其哲学 3
原序 3
第一编 8
第一章 今日研究佛学之现状 8
第二章 从现代思潮看唯识学 16
第三章 从中国佛学史看唯识学 31
第四章 从印度佛教史看唯识学 69
第五章 唯识学之历史概观 83
第二编 100
第一章 绪论 100
第二章 论题之建立 119
第三章 唯识大意 131
第四章 了境能变识(知识论) 150
第五章 思量能变识(人生论) 191
第六章 阿赖耶识(本体论) 205
第七章 理性的唯识论 241
第八章 实证的唯识论 274
论文 303
唯识学与科学 303
唐代唯识学派与阿赖耶识略论 337
唯识二十论讲要 349
阿赖耶缘起与如来藏缘起之研究 357
哲学的可能性与唯识学的功能力 410
第三卷 演讲·办刊 3
演讲 3
原始佛教之鸟瞰 3
太虚大师解行之特点 23
做人与学菩萨 35
怎样复兴中国佛教 83
毕业后的责任与出路问题 95
从住持佛教说到改造僧寺 104
汉藏教理院今后之教学 117
实现东方文化 127
复兴中国佛教的史的印证 139
佛教救世与救国 151
中印文化与东南亚洲之关系 159
从唯心净土说到人间净土 168
佛教与印度教 176
佛学与中国文化 181
锡兰佛教僧众的生活 188
印度人的宗教生活 194
大同思想与大乘佛教 203
从武昌佛学院到世界佛学苑 210
佛教对人生的看法 219
一个修学佛法的程序 233
佛学之真理与应用 265
佛法与大乘法 277
改革佛教的几个基本观念 291
佛教与社会人心 299
法舫法师在甬演讲 321
为何学佛与怎样学佛 324
办刊 333
十五年来本刊之贡献 333
今年的新希望 365
本刊僧教育栏投稿规则 369
《海潮音》卷头语 370
写在二十卷之末 381
给读者 385
今后本刊的生命和使命 387
《海潮音》编辑后记 400
第四卷 研学·制议 3
研学 3
学行 3
汉口佛教会六字大明七期斋天文 3
读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发愿文 5
生命的本质 8
全系佛法之密宗观 15
人间佛教史观 47
依据圣言量来建立人间佛教 80
与某居士论建立人间佛教书 133
宗教在人间 136
回头是岸挽救天灾人祸 141
谈无量寿 143
众生之苦与菩萨之悲 145
在家学佛与奠安社会 149
忠言正信与佛教党派 151
在家学佛 153
纪念观世音菩萨 157
父母与儿子 161
研考 164
佛学思想之发展及其今日之新形势 164
释迦牟尼的物质生活略谈 216
对于三宝应有的认识 222
《大乘起信论》在佛学上之价值 231
《瑜伽师地论记》著者人名考 243
大乘宗地图释后序 248
俱舍论光记二无知之研究 250
西藏文圣典与巴利文圣典之中日翻译 257
论佛法与科学 261
佛是怎样成的 281
佛和佛学 305
舍利子与大目犍连之舍利发现考 307
舍利与塔 311
研评 314
评甘地之伦理的宗教 314
评申报月刊论《中国今日文化上的佛化问题》 321
评东方杂志《佛家哲学之新体系》 337
《佛学之新评价》的批判 365
评正洪林师论密宗与佛教罪人两文 418
制议 423
僧制 423
书国府制定寺庙管理条例后的几句话 423
寺庙财产纳捐与人民公平摊派 426
全国僧尼应拥护中央修订佛教会章程草案 429
从中国佛教会史上检讨中央修正草案 432
金山会议与中央意见 441
政府的期望和我们的责任 445
我们的立场 448
僧教会 451
欧洲佛教会 451
日本的国际佛教协会 456
中日佛教学会 462
中国佛教会第七届代表大会 467
敬告本会第三届理监诸居士 472
僧教育 477
现代僧教育的训育刍议 477
学僧今后之路 491
世界佛学苑图书馆二年来之馆务概况 493
蒙藏学院与菩提学会 517
世界佛学苑图书馆馆务报告 521
闽南佛学院之前途 526
汉藏教理院今后的发展 529
世苑汉藏教理院第二期第二学年上学期教务概况 532
汉藏教理院教务报告 538
第五卷 时论·问答 3
时论 3
论时局 3
欢迎太虚大师回国 3
评第二届太平洋佛教青年会 6
日本的国际佛教通报局 12
北平党部解散五台向善普化佛教会感言 16
僧尼应否服国民兵役? 22
我们对于日本佛教的态度 25
三届泛太佛青会将在伪满开会 30
为日本侵华事告全世界佛教同志 32
非常时期的僧教育 35
怎样做救护工作 38
武汉僧众组织起来 41
现在的态度和工作 43
东亚佛教民族团结起来 46
湖南佛教救国运动 50
战时的僧教育 52
日寇是怎样摧残中国僧尼的 54
留日归国大学僧的信 55
日寇南进对佛教国之阴谋 58
日本南进与中缅佛教 65
论时教 72
佛法与世界之关系 72
佛教之辟神怪 74
二十一年度全国佛教之总成绩 84
国立编译馆派员赴印度考察佛教 92
世界和平与佛教新运动 94
佛教的新运动与今后世界和平 113
佛教在世界宗教上之地位及其价值 135
国内佛教与国外佛教之今昔观 174
一九三○年代中国佛教的现状 179
方兴未艾之华北佛教 200
论佛回二教之联合 206
欧洲佛徒望东方佛徒赞助宏法 210
闽南佛学院之前途 213
献给佛教言论界 216
统一建国与振兴佛教 221
四川佛教 225
一九三六年的中国佛教 229
湖南佛教的动向 251
走上世界佛学之路 254
暹罗佛教的展望 256
英国佛运三十年纪念 259
世界佛教纪念日 261
各地摧残佛教感言 264
在仰光之报告 265
国内佛教短评三则 276
今日之锡兰佛教运动 283
如何住持现代佛教 286
论时事 291
两个模范的僧寺和两个和尚 291
读八指头陀各传记志言 295
八指头陀殉教二十周年纪念辞 297
速组佛教古迹保管委员会 299
天津基督教青年会宗教特刊 303
论研究佛学应兼办慈善事业 310
西北文物与佛教 315
今年的几件佛事 320
日人编译西藏文大藏经总目录 326
南京栖霞乡校师生毒殴寺僧 331
论军事当局之破除迷信 337
蒙藏委员会规戒喇嘛严守戒律 341
实行庙产兴学 345
青年学僧自杀 350
佛剧与佛教宣传 353
西藏特别欢迎内地僧人学法 355
读大同世界杂志感言 359
欢迎藏文学院诸师东返宏法 364
天宁寺僧被逮与广州尼庵被封事件感言 367
读暹罗、锡兰两留学团报告书 371
今年发愿 374
喜饶格什应聘讲学 376
从限制僧侣赴印缅说起 378
从教育和宗教观点谈国产影片 381
南海读《海潮音》杂感 386
世界佛学苑海外报告 390
送锡兰上座部传教团赴中国 399
答问 409
答婴伫法师问 409
答田心培居士问 412
轮回问题析疑 421
与某居士论带业往生 425
答大鑫法师 437
答周容居士 441
答张开甫居士 444
答任敬勤居士 450
答赵尔昌居士 456
答谢归云居士论章程书 462
复孙谦居士问学佛书 465
附:孙谦居士问学佛书 466
答刘沚波居士问 467
答启愚君 469
答园俊君 470
复甘肃学院张晴麓居士书 471
附:甘肃学院张晴麓居士书 472
答太开居士王印佛来书 473
附:太开居士王印佛来书 474
访法舫法师问答记 476
第六卷 诗书·文存 3
诗作 3
座右铭 3
闻武昌佛学院被毁感句 3
依平风韵感书 4
题六字大明磬偈 4
寄友 4
怀真如将军 5
怀作家老向 5
书信 9
致函 9
致太虚大师书 9
致法尊法师书 30
致大醒法师函 35
附:大醒法师来函 42
致各地同学书 48
致世苑研究院各地同学书 55
致印锡泰缅佛教徒书 63
给一个青年僧的公开信 66
致妙吉祥居士书 74
致福善法师书 78
致钟益亭会长函 82
致胡厚甫居士函 83
致苏陈两居士书 84
致慈航法师函 86
附:慈航法师来函 96
致潘慧安居士书 101
致善胜居士函 107
致唐大圆先生书 109
复函 111
复宋慧璞居士函 111
附:宋慧璞居士来函 112
复东方文化学会函 114
复芝加哥佛教朋友会函 116
复印度摩诃菩提寺函 117
复伦敦佛教杂志函 118
附:伦敦佛教会来函 119
复恒演法师书 121
附:恒演法师来书 121
复法尊法师书 123
复胡子笏居士书 126
附:胡子笏居士来书 128
复芝峰法师书 131
附:芝峰法师来书 133
复锡兰大学马教授函 134
附:锡兰大学马教授来函 137
复印度国际大学中国学院院长跋波特函 139
附:印度国际大学中国学院院长跋波特来函 140
复东方学会会长函 142
附:东方学会会长来函 143
复妙法师函 144
复俄国希礼博士书 145
复广文法师函 147
复潘慧安书 149
附:潘慧安居士来书 150
复净严法师书 153
复巨赞法师书 156
附:巨赞法师来书 158
来函 159
太虚大师示法舫书 159
慧松法师来书 160
法尊法师来书 163
谈玄法师来书 175
白慧法师来函 176
越培元居士来书 179
德航法师来书 181
胡瑞霖居士来函 184
文存 193
武昌佛学院同人追荐唐大定居士记 193
武昌李隐尘先生追荐纪 200
修禅要诀序 204
附:修禅要诀 205
读庐山十八贤传 216
送黄慕松先生入藏 219
照空僧等一行返欧 229
欢迎法尊上人主世界佛学苑汉藏教理院事 236
誌道阶法师 244
悼汉口佛教正信会理事长王森甫居士 246
悼本刊作者智藏法师 251
送纳啰达大师 253
孙馨远被刺佛前 255
建设中国佛教中的重大损失 259
重庆之行 268
悼班禅大师 310
太虚大师飞蓉宏法记 312
悼常惺法师 321
赞圣雄甘地 328
缅甸独立 337
李逮闻居士传 339
余居士西逝矣 343
焦山吉堂上人生西悼言 345
附录 349
附一:法舫法师纪念专号《海潮音》第三十二卷冬季号 349
法舫论师造像 350
舫公示寂锡兰大学情形(照) 351
法舫法师行传 355
写下来纪念舫法师 358
祝祷法舫法师乘愿再来 366
从追悼法舫法师说起 370
无边丝雨细如愁 382
哭舫公·吊武院 392
敬悼舫公法师 402
我对于法舫法师之认识 415
未步将趋失导馆 428
哀念法舫法师 433
港九佛徒联合追悼法舫法师大会之演词 436
悼法舫法师 450
追念法舫法师 451
哭海何处寻“舫法” 455
以持戒精神来纪念法舫法师 463
法舫法师示寂情形 466
祭文 469
挽联 472
挽诗 475
附二:纪念法舫法师专文悼法舫法师 478
念法舫法师 482
追念法舫法师 489
悼法舫法师 493
附三:记载法舫法师之专文送法舫法师出国 496
法舫法师访问缅大僧正 501
仰光华侨中学请法舫法师讲佛学 502
法舫法师访问缅甸僧长 503
法舫法师参加缅甸佛诞联欢 504
欢迎法舫法师归国 505
法舫法师在马来亚弘法消息 509
法舫法师在上海和杭州 515
三湘佛教界欢迎法舫法师 519
法舫法师 523
东南亚文化与佛教 526
访名僧法舫 529
海外归来的法舫法师 533
法舫法师莅湘宏法记 536
西北佛教界欢迎法舫法师 539
中国代表法舫法师演词略誌 543
由纪念大师来说到法舫法师回国的重任 544
欢迎法舫法师 548
法舫法师即将回国 551
欢迎法舫法师早临西安 552
法舫法师在南洋宏法记略 558
法舫法师赴锡讲学 560
汉藏教理院欢送法舫法师出国 561
法舫法师海外呼声 562
法舫法师日内将返湘 563
与法舫法师的法缘 564
附四:记载法舫法师之诗词法舫法师住持三佛阁 565
赠法舫上人 565
荒园卧病寄法舫法师 566
寄海潮音社法舫上人 566
南川归途柬陈县长文藻刘主任雨若兼上法舫法师 567
同法舫又信两法师游南川金佛山 567
送白慧、达居二同学之锡兰兼简法舫上人 570
赠法舫上人 571
寄法舫上人并谢赠书 572
后记 573
译经 3
吉祥经 3
附:关于《吉祥经》之翻译 6
南传大悲经 17
三宝经 20
婆罗门正法经 23
罗睺罗经 28
陀尼耶经 31
阿毗达摩摄义论 36
分别摄心品第一 36
分别摄心所品第二 41
分别摄类别品第三 47
分别摄毗提品第四 53
分别摄离毗提品第五 58
分别摄色品第六 65
分别摄集法品第七 71
分别摄缘品第八 76
分别摄行境品第九 81
附:南传阿毗达摩摄义论序 89
译文 107
支那佛教事情 107
日本中外日报对于组织东亚佛教大会之记载 114
东亚佛教联合会之日本新闻 115
世界文化之大贡献 117
日本佛教徒之现代中华佛教观 121
天台宗之法系 128
支那佛教视察所感 136
日译南传大藏经之发刊辞及其总目录 144
世界佛教徒联盟 156
加拿大与美国之佛教 166
今日佛教运动在欧洲 169
组织世界政府之运动 179
对于欧洲人的一种佛教 184
讲经 201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讲话 201
本经与全系佛教之关系 201
一、金刚经在佛教中的地位 201
二、金刚经与中国佛学 205
三、金刚经与民俗信仰 205
四、金刚经与禅宗 206
释经题 207
释经文 212
第一,序分 212
第二,正宗分 214
第三,流通分 316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讲话 317
释经题 317
释经文 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