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创新的制度安排》PDF下载

  • 购买积分:13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涂成林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0
  • ISBN:9787511706447
  • 页数:354 页
图书介绍:本书在介绍自主创新与制度安排的一般理论的基础上,对自主创新的概念、功能进行了研究,介绍了先进国家的创新经验,结合我国的实际,对制度安排从研发到市场化都进行了全面的阐述。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2

一、研究背景 2

二、研究意义 7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成果综述 10

一、国外文献综述 10

二、国内文献综述 18

第三节 基本内容与结构 27

第四节 研究的基本方法 33

一、文献研究法 33

二、科学抽象法 33

三、案例研究法 34

四、比较研究法 34

第二章 自主创新与制度安排的一般理论 35

第一节 创新与制度基本概念的界定 36

一、创新、技术创新与自主创新 36

二、制度、制度安排与制度创新 40

第二节创新与制度理论的历史演进 44

一、技术创新理论的历史演进 44

二、制度理论的历史演进 46

三、国家创新系统理论的历史演进 50

第三节 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的关系理论 53

一、凡勃仑和埃尔斯的“技术决定论” 54

二、诺思的“制度决定论” 56

三、拉坦的“互不决定论” 58

四、马克思的“辩证关系论” 59

第四节 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的基本关系 61

一、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的相互作用机理 61

二、自主创新需要制度创新做保障 62

第三章 自主创新的制度结构 67

第一节 自主创新制度结构的内涵 68

一、自主创新制度结构概念的演变 68

二、自主创新制度结构的主要特点 69

三、自主创新制度结构的要素构成 71

第二节 自主创新制度结构的功能与动力机制 73

一、自主创新制度结构的基本功能 73

二、自主创新制度结构演进的动力机制 80

第三节 影响自主创新的各种制度安排 82

一、产权制度 82

二、市场制度 84

三、风险投资制度 86

四、政府采购制度 87

五、企业研发制度 89

六、财政投入与税收优惠制度 90

七、合作创新制度 93

八、创新文化 96

第四章 创新主体在制度安排中的功能定位 99

第一节 创新主体的内涵与类型 100

一、创新主体的内涵 100

二、创新主体的类型与角色定位 100

第二节 不同创新主体的功能定位 103

一、政府的功能定位 103

二、企业的功能定位 111

三、科研机构的功能定位 115

四、高等院校的功能定位 117

五、科技中介组织的功能定位 120

第三节 不同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 124

一、政府制度安排对其他主体创新活动的直接影响 125

二、科技中介组织是各主体间有效合作的重要纽带 126

三、企业与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的产学研合作模式 126

四、科研机构与高等院校的合作与竞争 127

第五章 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实践与经验 129

第一节 国家创新体系的概念、内涵、结构与模式 130

一、国家创新体系的概念 130

二、国家创新体系的内涵 131

三、国家创新体系的系统结构 132

四、国家创新体系的模式 134

第二节 我国国家创新体系的发展与现状 135

一、我国国家创新体系发展历程 135

二、我国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现状 137

第三节 典型国家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经验 141

一、美国的国家创新体系 141

二、英国的国家创新体系 145

三、日本的国家创新体系 149

四、韩国的国家创新体系 152

五、芬兰的国家创新体系 156

第四节 典型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启示 159

一、保持对自主创新的高强度高投入 159

二、建立开放的有活力的创新体系 160

三、政府要发挥积极的关键作用 161

四、建立宽松的创新环境与氛围 162

五、推动企业成为真正的创新主体 162

六、发挥军民科技资源的集成融合效应 164

七、加强对高端创新人才的培养与引进 165

八、建立符合本国国情的创新体系模式 165

第六章 原始创新的制度安排 167

第一节 原始创新的内涵与意义 168

一、原始创新的内涵 168

二、原始创新在自主创新体系中的作用 170

第二节 我国原始创新的制度障碍 173

一、我国原始创新的成效与不足 173

二、我国原始创新能力不足的制度根源 178

第三节 提升原始创新能力的制度设计建议 182

一、完善创新激励机制,降低原创成果的外部性 182

二、健全评估体系,提高科技资源的配置效率 182

三、创新人才机制,构建杰出科学家“人才链 184

四、拓展开放交流合作,提高创新效率 185

第七章 集成创新的制度安排 187

第一节 集成创新的内涵与类型 188

一、集成与集成创新 188

二、集成创新的基本类型 190

第二节 我国集成创新的现状分析 193

一、我国集成创新的主要模式 193

二、我国集成创新存在的缺陷 200

三、制度缺陷的成因分析 202

第三节 加强集成创新制度建设的建议 205

一、政府层面的制度建设 205

二、企业层面的制度建设 209

第八章 引进消化再创新的制度安排 213

第一节 引进消化再创新的理论前提 214

一、技术差距论 214

二、需求资源理论 215

三、后发优势理论 216

四、技术模仿理论 219

第二节 我国引进消化再创新的背景与发展阶段 220

一、我国引进消化再创新的意义 220

二、我国引进消化再创新的发展阶段 223

第三节 我国引进消化再创新的现状分析 225

一、我国引进消化再创新的基本政策 225

二、我国引进消化再创新取得的成绩 232

三、我国引进消化再创新存在的问题 235

四、我国引进消化再创新的制度缺陷 237

第四节 我国引进消化再创新的制度安排建议 241

一、完善政府的规划引导与宏观管理 241

二、加大并落实对引进技术消化再创新的财税优惠政策 242

三、培育引进消化再创新的主体及中介组织 244

四、强化引进消化再创新的配套经济政策建设 244

五、注重国际技术合作与国内产学研合作 246

第九章 自主创新研发阶段的制度安排 249

第一节 自主创新研发阶段的内涵及其特点 250

一、自主创新研发阶段的内涵涵 250

二、自主创新研发阶段的主要特点 251

第二节 研发阶段对制度安排的要求 254

一、企业必须成为研发活动的主体 254

二、政府必须强力支持研发活动 254

三、建立完善的开放的研发联盟机制 255

四、可行的吸引人才的战略和机制 258

五、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 259

第三节 我国自主创新研发阶段的制度缺陷 260

一、整体研发投入强度不足,结构不尽合理 260

二、企业未能担当起真正研发主体的角色 262

三、政府财政研发投入明显不足 263

四、体制弊端导致研发效率明显偏低 264

五、人才激励机制缺乏导致人才外流严重 265

第四节 自主创新研发阶段的制度设计建议 267

一、建立对企业管理层新的激励与考核机制 267

二、建立政府研发资金投入机制和绩效考核机制 269

三、创新科研体制,培养创新文化 270

四、建立产学研合作开放的研发联盟体系 271

五、建立合理的研发人员激励制度安排 272

六、建立高效的研发管理体系 273

第十章 自主创新孵化阶段的制度安排 277

第一节 自主创新孵化阶段的内涵及模式 278

一、自主创新孵化阶段的基本内涵 278

二、自主创新孵化阶段的主要模式 279

第二节 孵化阶段对制度安排的要求 283

一、有完善的孵化器制度,具有良好的孵化平台 283

二、有完善的风险投资体系,种子资金充足 284

三、有政府强有力的政策支撑与扶持 286

四、有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 287

五、有门类齐全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 288

六、有勇于创业、容忍失败的良好社会环境 289

第三节 我国自主创新孵化阶段的制度缺陷 290

一、孵化器管理的制度性缺陷造成较低孵化能力 290

二、风险投资发育不善导致孵化融资困难 291

三、科技体制的制约造成创新成果与市场严重脱节 292

四、激励与保障制度缺失致使成果孵化动力不足 293

五、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尚不完善 294

第四节 自主创新孵化阶段的制度设计建议 295

一、大力发展企业孵化器,构建良好的创业平台 295

二、建立并完善风险投资体制,拓宽投融资渠道 298

三、建立和完善知识产权制度,保护创新的合法权益 299

四、完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推动创新成果的孵化进程 300

五、继续推进科技体制改革,改革创新成果评价体系 301

六、合理分摊孵化成本,构建良好的创业生态 302

七、强化创新主体合作,构建“官产学研金”合作体系 303

第十一章 自主创新成果市场化阶段的制度安排 305

第一节 自主创新成果市场化的内涵与特点 306

一、自主创新成果市场化的基本内涵 306

二、自主创新成果市场化阶段的特点 307

三、影响自主创新成果市场化的主要因素 308

第二节 市场化阶段对制度安排的要求 309

一、具有市场化初期风险投资的有效介入机制 309

二、具有多层次多渠道的资本市场体系 310

三、具有完善的中小企业征信担保服务体系 311

四、具有完善的税收优惠政策体系 313

五、具有公共财政采购创新产品的制度安排 314

六、具有严格的专利保护制度体系 315

七、具有推进可持续的研发的制度安排 315

第三节 我国自主创新成果市场化阶段的制度缺陷 316

一、科技金融结合成效不明显,企业获得银行货款困难重重 316

二、资本市场发育很不完善,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融资难 318

三、风险投资发展差强人意,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318

四、税收优惠政策存在一定缺陷,对企业支持力度和广度有待加强 320

五、公共财政采购政策没有给予自主创新产品有效支持 321

六、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低,随意性与家族化管理倾向明显 323

七、漫长的专利审批和维权诉讼制度,专利产品保护不尽人意 323

第四节 自主创新成果市场化阶段的制度设计建议 324

一、组建科技开发银行,创新担保制度,发挥商业银行的融资功能 324

二、继续发展风险投资,为初创企业提供有效的原始资本筹集渠道 326

三、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提升高新技术企业的再融资能力 327

四、完善税收优惠政策体系,减轻高新技术企业经营压力 330

五、不断完善公共财政资金采购制度,降低自主创新产品的入市难度 331

六、加大专利产品保护力度,严打盗版、仿冒等侵权行为 331

七、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提升创新企业管理水平 332

八、重视创新产品的衍生产品研发,确保企业可持续发展 333

第十二章 结语 335

参考书目 341

也算后记 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