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1
引言 1
第一编 与《论语》有关的成语典故学而篇第一 3
为政篇第二 9
八佾篇第三 15
里仁篇第四 19
公冶长篇第五 24
雍也篇第六 29
述而篇第七 35
泰伯篇第八 43
子罕篇第九 46
乡党篇第十 52
先进篇第十一 53
颜渊篇第十二 57
子路篇第十三 64
宪问篇第十四 71
卫灵公篇第十五 79
季氏篇第十六 85
阳货篇第十七 91
微子篇第十八 99
子张篇第十九 104
尧曰篇第二十 107
第二编 新解孔子之“四论”孔子论人生 113
(一)孔子的人生自述 113
(二)学而不厌:孔子的人生写照 116
(三)诲人不倦:孔子的人生追求 121
(四)内省不疚:孔子的人生态度 123
(五)博施于民:孔子的人生理想 126
孔子论君子 130
(一)君子之本——孝 130
(二)君子之道——仁 133
(三)君子为仁之方——忠、恕 137
(四)君子之行——义 139
(五)君子之约——礼 141
(六)君子之识——智 143
(七)君子立身之基——信 145
(八)君子之至德——中庸 147
(九)君子之完美人格——文质彬彬 149
(十)君子之独立人格——和而不同 151
(十一)君子之处世态度——敬 153
(十二)君子之精神追求——乐 155
(十三)君子之交——群而不党 157
孔子论教化 160
(一)教化之依据——“性近”“习远” 160
(二)教化之内涵——成人 162
(三)教化之目的——弘道 164
(四)教化之地位——国家基业 167
(五)教化之内容——六艺、六经 168
(六)教化之中心思想——仁、礼、乐 171
(七)教化原则之一——因材施教 174
(八)教化原则之二——启发诱导 178
(九)教化原则之三——学思结合 182
孔子论治世 185
(一)治世之理想——和 185
(二)治世之根本——仁德 189
(三)治世之基石——民心 192
(四)治世之纲要——礼乐 194
(五)治世之方略——中道 196
(六)治世之关键——举贤才 200
(七)为官之道 204
(八)天下一统 208
孔门弟子眼中的孔子形象 213
第三编 争鸣与交流 225
重温毛泽东论“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 225
关于评价孔子的几点认识 231
我们应当具有什么样的历史眼光? 239
孔子的仁爱思想因何能持久广泛深入地传承? 247
墨家的兼爱与儒家的仁爱有何区别? 252
孔子的仁者“爱人”不包括百姓吗? 254
一次讲座后的互动 257
《尚书》重现传递出哪些信息? 265
“海峡两岸儒学交流研讨会”传递出哪些信息? 267
有感于贾庆林强调继承和弘扬儒学 270
主要参考文献 273